APP下载

新时代治水文化重塑的思考与对策

2021-04-02黎协锐韦广龙

广西水利水电 2021年2期
关键词:重塑文明时代

黎协锐,韦广龙

(1.广西财经学院,南宁 530003;2.广西南宁市水文站,南宁 530008)

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更是生命之源。但水也具有利害二象性,水能润泽万物,利及众生,而如果发生洪水那也会祸害人类,摧毁文明。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治水一直是人类生存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治水的文明史。千百年来,在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由于中国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国土广袤,水资源的时序、季节和地域时空分布都极不平衡,历史上洪涝和干旱灾害彼落此起,对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产生极为不利影响,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正是因为这种自然缺陷和环境挑战,激发了华夏儿女蓬勃的生命力。古往今来,治水功臣前仆后继,励精图治,使水患变为水利,不断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造福桑梓。中国历史上连绵不断的治水活动不但创造了浩如繁星的治水物质遗产,更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塑造的重要载体,孕育凝炼出了我国丰富独特的治水文化,推动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绵延向前。

1 治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演变

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积淀了各种应对自然和社会挑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这些文化成果反过来成为人类不断进步的基础和驱动力。在浩浩荡荡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一个个古老文明早已灰飞烟灭,当今的印度已非古印度文明的延续,古埃及文明只剩下一座座金字塔在诉说着她过往的辉煌,古巴比伦文明如今更不知身处何处,唯我中华文明能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绵延五千多年而屹立不倒,正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引领的结果。所以说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必然伴随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承的。文化的创造和文化的作用贯穿于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过程当中,文化是我们前进的指南,是引领我们得以不断前行,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走越顺的基础和驱动力。昨天的文化决定今天的造化,今天的文化决定明天的命运。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传承、积淀、创造和塑造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保证。

古往今来,治水总是针对一个时代面临的水情困境而改变山河面貌,造福子孙后代,使人类能够永续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农耕文明所创造的治水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4000 多年前,中华文明的远古,大禹治水的悲壮传说是中国治水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凝炼。大禹在历经前人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汲取教训,积极而为,总结出洪水宜疏不宜堵的治水思路,更塑造了“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顾大家、公而忘私、持之以恒的精诚治水精神。大禹成了中华民族治水兴农之先师,是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腾之一,激励着一代代华夏儿女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砥砺前行。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古,有李冰父子开凿修建都江堰的传奇故事,把桀骜不驯的滔滔岷江之水,非涝即旱的“泽国”古蜀大地,变成“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鱼米之乡,造就了从此至今天府之国的旷世美景和千古传奇,这是我国古代又一座治水成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丰碑。现代,更有以黄淮海河流域、长江流域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全国各流域的全面综合治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情困境,成就了国土一步步变成绿水青山、江河安澜的壮美画卷。当然,我们也曾经历尽生态环境的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几经转圜,切感生态不治,旱涝交替,洪水频发,民不聊生的惨痛记忆。我国治水文化历经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积淀,博观约取,与时俱进,厚重而勃发,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治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或地方政权对国家治理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人口的激增,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们面临“趋紧的资源约束、恶化的环境污染、退化的生态系统”的严峻形势,这当中,水资源的极度短缺,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水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洪涝与干旱灾害频发是最突出的表现,这是我们当前治水面临的新时代困境。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们对国家建设新的基本文化认知,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建设的最美好愿景,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什么样的治水文化才能引领新时代的治水大业?如何传承、积淀、创造和塑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治水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治水文化的重塑,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治水价值理念和先进文化形态,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思考。

2 新时代治水文化重塑的思考

人类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开拓未来,治水大计,文化先行。面对新时代的水情困境,可以从5个层面开展治水文化的积淀、创新和重塑。

2.1 要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重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5大建设”优先的地位,并贯穿“五大建设”的全过程,这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对国家建设新的文化认知。而水是生态之基,生态之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在治水。因此,我们的治水大计必须围绕国家的这个顶层设计,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做好治水文化的传承、积淀、创造和重塑,利用先进的治水文化引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步步落实,顺利开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共同梦想。

2.2 要结合国家的环境现实进行重塑

目前,我们国家面临的环境现实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的污染、水生态系统的退化,洪涝与干旱灾害频发。我们对水的保护还有严重缺失,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工农业生产的无序发展导致水污染事件还时有发生。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对水的利用还不充分,特别是雨水、洪水,甚至污水的资源化利用还有很大空间。大规模的国土开发、城市化建设和矿产资源开采严重压缩侵噬着自然生态空间,面临曾经记忆犹深的大自然报复威胁。针对这样的环境现实,我们必须打造破解当前水情困境相应的治水文化。

2.3 要结合国民的水环境意识进行重塑

充分利用各地的治水历史文化遗存,建立各种形式的水情教育基地,开展公众的治水文化教育,重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治水文化。意识影响行为,人的水环境意识越高,越容易采取积极自觉的水环境保护行为。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水环境问题,我有责”的文化自觉和担当,治水的经济社会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刚刚从温饱逐步走向富裕的中国,人们的水环境意识与行为不总是完全对应,有时是相悖离的。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水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由政府承担,导致公共水污染问题时有发生。没有意识到,“水环境问题人人有责”,离不开每个人的自觉和爱护,更离不开企业的责任和良心。公众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唇齿相依的水环境利害关系,导致政府疲于奔命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这是水环境治理问题的公众参与困境,更是一种治水文化困境。因此,政府要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治水历史遗迹和重大事件,开展公众的治水文化教育。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个水环境命运共同体当中,水环境问题由我们每一个个体不良的不友好的水环境行为不当引起,每一个人都要对在生产生活中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从改变生产生活这一源头做起,树立强烈的保护水环境意识,为水环境的改善做出每个人的贡献,只有这样整个大生态系统才能获得由坏向好转圜的态势。每个人都是水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建设者、分享者。要正确认识当下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树立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理念,积极参与水环境的保护行动,确保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绿色的,环境友好的。例如,“选择污染最小的环保产品”、“使用无磷洗衣粉洗涤衣物”、“用温水洗刷碗筷,少用洗洁精”、“尽量循环利用资源”等等,使之成为一种治水文化自觉。

2.4 要结合全球的气候变化规律进行重塑

很多迹象表明,由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温室气体超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阻止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剧,早在1992年联合国就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15 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更进一步签署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巴黎气候公约》,期待通过全人类采取行动共同应对挑战,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实现气候变化的有效转圜。公约明确指出,全人类都应该通过实行受限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我国国务院2020 年12 月21 日甚至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提倡生活用品的循环重复使用,比如购物,要禁止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转为使用固定的购物袋。要按照绿色、低碳、循环这样的生活方式重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通过每个人的具体行动,逐步强化形成一种治水文化自觉。

2.5 要结合治水的制度建设进行重塑

治水的制度建设是治水文化重塑的重要方面,要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紧的水资源约束和水污染问题的现实,制定水安全保障的战略,做好用水、管水、治水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治水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健全治水的执行机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严明。流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水环境系统,要从全流域治水的高度,实施全流域性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开展治水活动。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的治水理念,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五水共治”,形成一个拳头,发挥合力治水的力量和效率。浙江的“五水共治”突出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治水”这个根本,通过治水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使浙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美好生态家园的新时代发展目标,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值得借鉴。

3 新时代治水的探索与对策

要从工程治水和文化治水两个层面,相互配合才能有效实施新时代的治水大计,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美好愿景。

3.1 发挥治水的国家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充分依靠科技的力量,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综合国力,实施象“南水北调工程”这样强有力的工程治水措施,开展全流域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实现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污染治理的综合目标。最近几年,在我国部分城市开始试点的海绵城市的建设计划,极大地改善了这些城市的生态环境,使得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宜居,市民的幸神感指数大大提高,初步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如中国绿城—广西首府南宁市,通过投资数百亿元对南宁的母亲河邕江和市内各条内河的海绵化综合治理,实现了“天长蓝、水长绿、树长青、地长净、人长寿”的生态发展目标,创造了“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幸福生态家园,正朝着习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伟大宏愿迈进。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计划的成功实践,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把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逐步推广到国土的生态治理上来,树立国土海绵化的新理念,这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一种新的治水文化认知。大力开展流域海绵化建设,构建多样化的流域海绵体,优化下垫面结构,建设一批具有调蓄洪水、防洪抗旱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用的重大水利工程。国土海绵体包括森林、草原、水库、湖泊、湿地和各种水利设施等等。特别是,根据科学测算,森林截留水量可达年降水量的20%~30%,因此,持续开展造林绿化运动,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和郁闭度,恢复植被自然生态,是治水非常关键的一环。根据统计,2020 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23%左右,而和我国国土面积差不多的加拿大是44%,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笔者开展科研项目考察到过西江流域不少地方,沿路沿岸两边还有很多应绿未绿的空间。如果再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努力,发扬造林绿化的“塞罕坝”精神,把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可以想象这会产生多大的防洪和抗旱生态效益。特别是洪涝灾害频发的长江流域,黄淮海河流域,珠江流域等涉及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重点防洪区域。要根据流域的降雨量情况及流域历史极值洪水,统筹布局建设各种数量的国土海绵体,以流域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刚性控制指标来规划流域的海绵体建设,吸纳超量洪水,以底线和红线思维严格控制国土生态空间。通过流域国土海绵体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释水等作用,实现洪水的有效防控和资源化利用。

要进一步通过当下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乡村振兴和小城镇化建设,进行撤村并镇,开展乡村生态整治。把乡村目前存量的非居住危、旧、残民宅进行集约化治理和整理,人退地进。把那些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收益的低效农业空间转换为生态空间,退耕还林、还湖、还湿,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尽可能拓展国土海绵体和生态空间。如西江流域所在的西南地区很多山区乡村,由于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而且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笔者从小生活的西江流域的小支流黄华河一带,有很多山区小村子,经过最近几十年的人口转移,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基本都到城镇务工,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在坚守,耕地不耕,土地撩荒,逐渐变成了空壳村。象这种情况,可结合扶贫搬迁和避灾搬迁,进行撤村并镇,拓展国土生态空间,恢复自然生态。

3.2 文化赋能新时代治水

一定的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行基础和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通过对文化的积淀、塑造和对文化的认同,可使人的行为具有文化自觉性。治水,从技术层面看,只需要对水生态系统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如清除垃圾,对水体进行化学、生物等处理即可。从制度层面看,治水只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经济等多种手段强制执行。但再强有力的治水工程措施和法制手段,都不如众人的一个良好自觉习惯更有效。因为,任何外部的作用都不可能影响到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要靠人的自我约束,要重塑人的价值观,改变人的意识和行为,也就是要通过文化的力量,发挥文化的作用,形成治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可称之为文化治水。文化治水就是要通过重塑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治水文化,进行治水文化赋能,树立大众的治水文化自觉达到治水的目的。这首先要构建和重塑大家认同的适应新时代治水的先进治水文化,树立象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五水共治,国土海绵化,撤村并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治水文化认知,要通过这样的先进治水文化引领治水大业。文化是一种非强制制性的影响力,是一种无意识的自觉,达到“行为止其所当止”。工程治水和法制治水都是治水的硬手段,硬措施,要把工程治水和法制治水的实践成果,逐步转化为治水的精神文化成果,形成治水的文化自觉。文化治水是治水的最高形式,是最和谐、效率最高和成本最低的治水形式。先进的治水文化也是生产力,它可以真正促进人水关系和谐,先进治水文化形成和发挥作用之时,才是治水真正成功之日。

4 结语

新时代治水应该治什么?如何治?大家首先想到的治水不就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解决当前的水情困境吗。当然,现代的治水问题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国家的综合国力。但治水要能够成功,治水的文化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先进的治水技术必须与先进的治水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文化的进步不断前行,物质和文化历来是人类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两方面都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物质方面表现为先进的生产力,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还创造了我们如何战胜自然的一种文化和精神意识的东西,就是我们一般所指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基础和驱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我们就要积淀象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五水共治,国土海绵化,撤村并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这样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治水新理念和新举措。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物质和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未来,治水大计,文化先行,物质和文化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在现代治水的过程中,要根据当代治水问题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治水文化的积淀、创新和重塑,重构先进的治水文化。通过先进治水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重塑文明时代
重塑未来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
对不文明说“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