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有效性探究

2021-04-02何文江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员培训起重机械特种设备

何文江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漳州分院, 福建 漳州 363099)

0 引言

起重机械种类繁多,分布作业地域广阔,小到工厂企业,大到矿山港口码头,设备作业环境恶劣,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屡屡发生安全事故。换言之,作业人员的操作规范程度、专业能力强弱、安全意识警惕性高低直接影响起重机械使用安全, 加强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的有效性对确保起重机械安全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加强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有效性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之中, 各行各业对起重机械的运用日益广泛,推动起重机械作业朝着自动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 现阶段起重机械在工民建、石油化工、港口码头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得到普遍使用, 和人力劳作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然而起重机械是具备中断指令的一种重复动作设备, 在作业过程中进行高频次的水平、旋转和升降运动,加上受到人员因素的制约,安全事故屡禁不止,造成恶劣影响[1]。 起重机械结构繁琐、品种众多、运用很广,虽然近年来国内起重机械快速发展,但在产品规格参数、生产效率、质量稳定性、安全装置灵敏度、自动化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和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蕴藏较多危险因素,成为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较大的典型特种设备之一。所以预防起重机械发生安全事故,提供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这是非常重要的。

起重机械属于特种设备, 在作业时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现场操作不熟练等。 目前国内已经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特种设备作业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但是起重机械作业培训存在师资力量普通、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对培训考核的重视度不够大、 没能真正意识到现场培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问题,导致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因此, 保证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的有效性已成为确保起重机械安全作业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

2 加强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有效性的策略

2.1 明确培训内容,夯实培训基础

自从国家颁布特种设备持证上岗目录以来, 全国各地的培训机构依旧没有完全统一的培训大纲、培训教材,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却全国通用,这给作业人员培训带来不便。 针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有的培训单位就是自编、自印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大多沿用以往的标准、规范、工艺等,没能和现阶段的新标准、技术规范等接轨。培训计划也是根据培训教材制定的,缺少合理性。为此,建议尽快规范编写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新的起重机械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完善安全操作技术,补充相关法律法规,适当融入事故案例,例如起重机械的碰撞、坠落等,提升作业人员的理性认识,促使他们不断增强安全意识。 如果条件允许,还应成立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协会,促进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的市场化,不仅要为作业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职业规划培训等,还要定期组织会议,方便针对新技术展开交流,在培训中引进最新的起重机械操作知识和技术等内容,为优化作业人员培训有效性夯实基础。

2.2 丰富培训形式,保证培训有效性

对于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的强化, 需要在明确培训内容的基础上使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保证提高培训效果。

第一,实施“震撼教育”,结合时下经典案例协同培训,以血淋淋的事故案例现场画面震撼作业人员,警醒今后的作业操作。在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中要科学筛选培训的内容和技术类型,立足于实际情况选择贴合度高的经典案例现场画面为作业人员讲解,也就是现场事故人员伤害场景。 例如组织作业人员观看经典案例的视频,产生直观的体会,重点突出血淋淋的警醒作用,从各类小细节的安全隐患拓展到对应的安全危害,促使作业人员以后在操控起重机械时更加认真、仔细,将安全摆在第一位,将珍惜生命,珍爱家庭挂在心上,从而获得良好培训效果。

第二,以顺口溜或短语提升操作技术记忆,提高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契合度。在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中要增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效果,在积极借鉴、引用国内外先进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的同时结合起重机械的实际生产情况、安全生产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培训实践中革新,确保提高作业人员培训的效率,更有效地调动作业人员参加培训的热情。长此以往就能产生自主学习和提升积极性, 在起重机械操作中谨记培训所学操作方法、操作技术,形成脍炙人口的顺口溜或短语,特别是指挥作业,顺口溜或短语使作业人员容易记忆和传颂。 例如快车之前先警铃,观察两侧及通道,吊装作业危险大,物体打击把命要。上塔前,听我言,啰嗦几句莫心烦;莫带物,两手空手脚利索身体轻等等。最终将感官体验和思想记忆提升为理性操作[2]。同时要定期总结设备操作经验,因为起重机械的生产要求在持续发生变化,当生产模式有所调整时必然提出新的生产环境要求, 应在培训之前整合分析相关资料,结合实践状况做出调整,确保陈述观点的对比性,重点突出当下培训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部分,使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越来越完善,提高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时效。

第三,在培训过程中糅合信息技术,指导作业人员采用先进科学办法镶入起重机械安全操作, 科学避免事故发生。处于当下信息化建设进程越来越快的时代,传统培训模式难以满足生产所需,特别是网络及手机APP 的不断普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开展培训活动时应加强对计算机辅助方式的运用, 把文字的理论与动手实践的效果转化成数字数据的形式,更直观地为作业人员讲解。也可以采取音频和视频软件结合动漫制作的方式, 对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性知识进行具体的演绎,避免传统培训枯燥乏味[3]。 例如结合计算机里面的Flash 软件和3D 效果模拟现场情景,命名两个吉祥卡通动物作为师徒带领大家走进起重机械安全操作的世界。 或者直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作业人员模拟起重机械操控,帮助作业人员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培训就体现出显著的有效性特点,有助于深化培训主题,在改变传统灌输式培训的同时强调培训教师和作业人员之间的交流, 方便作业人员提出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的可行性、针对性,教师再按照普遍性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并跟踪回访落实解决措施的程度、使用效率等,真正优化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流程。教师还可以指导作业人员采用先进科学方法配合起重机械安全操作,比如起重机械事故一部分源自作业人员疲劳操作,可采用先进的眼睛虹膜识别技术, 一旦作业人员眼睛出现疲劳,立刻警铃提醒,终止操作。

2.3 强化培训考核,提高培训有效性

考核是确保培训有效性的最后一道关口, 如果把控不严格,难免造成作业人员“有证无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包括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这种人员的不固定是一种专业人员损失, 也是引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加强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考核与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各单位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起重机械操控岗位的特殊性和危险性,确保人员稳定[4]。所以加强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培训考核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逐渐得到各单位的认同,从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来看,把握培训结业质量大关、树立证书权威,让培训合格证书成为保护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坚实屏障, 这将是培训的重中之重。 例如在培训考核中要突出基础的、必需的、关键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对没能完全掌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人员坚决不能发放合格证,否则遗患无穷。在理论和操作考核中还必须强调安全意识, 确认人员熟悉起重机械作业操作规程的程度和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范的程度等,着眼于人员安全生产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2.4 落实上岗前现场培训,提供安全保障

经过培训的作业人员在进入起重机械操控现场之后要继续接受教育培训,以便巩固培训效果,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现场培训的重点主要涉及到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保护装置完好与否、起重机械使用管理,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上岗前宣誓等。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操控起重机械时大多是履带吊塔式、门式,大型工程生产现场往往要使用十几台起重机械, 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或安全保护装置损坏就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对于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针对新的起重机械, 必须对司机和安装拆卸人员等加强安全技术教育,至少要确保他们熟悉关键性的安装拆卸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5]。例如在生产现场针对大型履带吊塔式工况的组装通常要在副臂后支撑架防后倾杆的安装中按照主臂长度对支撑架防后倾杆的具体长度进行调整, 防后倾杆的安装销孔一般有3 个, 运输位销孔和主臂长度是21~33m,长度为36~61m 时安装销孔是2 个。 因为新设备的安装方案缺乏操作性, 如果作业人员没有认真查看说明书,可能会忽视安装销孔的位置,例如主臂长48m 时销孔安装位置应在36~61m 处,却在21~33m 的位置上安装销孔,司机起扳之后将导致后支撑架变形甚至损坏。后支撑架一旦损坏, 必须即刻降臂, 如果处理不当会十分危险。 如果司机起扳以后未细致检查履带吊臂杆的状况马上直接开展吊装作业,极有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对于保护装置, 起重机械最常用的安全保护装置主要有力矩和重量的限制器、幅度和高度的限位器等,在操作人员失误时保护装置可以保护安全, 需要在现场培训中突出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方案的重点和操作性, 技术交底准确、清楚,作业人员培训到位。例如起重机械的司机、专业的安装拆卸人员、 技术负责人等都要熟练掌握关键工作,并对起重机械的使用加大巡检力度,司机和维护人员更要仔细检查安全保护装置和钢丝绳等; 逐一检验检查表格, 避免设备检查流于形式; 定期维护老旧起重机械,需要拆检的必须分解检查,彻彻底底地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保障现场起重机械安全作业。

3 结束语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保障培训效果的有效性和设备安全作业有直接关系。同样地,控制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重点也在于作业人员,他们是起重机械的操作者, 他们的能力与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在起重机械作业中是否容易发生操作不当、 操作失误等行为。当然,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又是充满变化与发展的过程, 尤其是随着特种设备政策的调整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中务必要不断创新培训理念,改进培训方式,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生产与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人员培训起重机械特种设备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层次分析法在起重机械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以能力建设为基础的销售人员培训实践与思考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接地的理解与检验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分析
起重机械电气设备接地的理解与检验
网络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培训认证探讨与实践
西部特种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