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4-02庞鹏沙王仰东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城成渝高新区

魏 颖,张 军,曹 方,庞鹏沙,王仰东

(1.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 100045;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846)

1 研究背景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逐渐形成以五大重大国家战略为引领,以四大区域板块为支撑,优势互补、交错互融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8年党的十九大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上升到新时代7 个国家重大战略之一[1]。新世纪前后,为解决日益凸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陆续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即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总体来看,“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旨在推进四大地区的协同发展,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3 个重大战略主要强调集聚和极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更侧重生态保护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

成渝地区是除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城市群外,国内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近年持续受国家重视。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地区(四川省加重庆市)拥有1 亿多人口和7 万多亿元经济总量,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承担着拓宽我国经济空间、改变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历史使命[2]。2019年,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专门谈及成渝城市群。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成渝城市群”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提法变化,客观反映了党中央对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客观尊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对于优化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布局,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推动成渝乃至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3]。

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为活跃、创新资源最为集中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承担着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历史使命[4]。截至2019年,成渝地区共有12 家国家高新区,其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出口总额分别占我国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整体的32.7%、37.6%、48.5%1),是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应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特别是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核心区,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营造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加强资源整合,构筑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进新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之后的国内经济增长第四极[5]。

2 文献综述

关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已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余泳泽等[6]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既是数量扩张的过程,又是提高质量的过程,是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的统一。辜胜阻等[7]认为,推动核心技术创新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与抢占全球科技发展先机。

跨区域协同是经济、科技发展到新水平,市场化发展到更高程度的必然要求。关于区域协同的研究,柳建文[8]认为,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多领域性的特点,当区域协同发展日益深化时,仅靠政治调控已不足以应对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问题(见表1);姬兆亮等[9]从治理和协同治理的概念分析出发,提出以政府协同治理克服体制变革路径的困难,从而实现政府由传统范式治理向协同治理的角色转变;方力等[10]认为,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我国存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不平衡、动力活力不充分以及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等深层次问题,应当搭建区域科技创新对接联动机制、营造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环境、推动区域科技优势企业产业互动。

成渝地区相关概念经历了若干次变化,从2003年《中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中“成渝两大都市中心”“双核城市群”的提法[11],到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再到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形成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念,说明成渝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研究,钟海燕等[12]认为,在成渝城市群基础上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念,更有利于发挥成都和重庆两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潜能。根据钟海燕等[12]的研究,成渝双城“东进西拓”且彼此串联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的科学选择和实践建设的大势所趋。彭劲松[13]认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

综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下和区域协同发展趋势下的重大战略,但至今尚未有学者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高新区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及下一步发展建议进行深入探索,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3 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整体情况

3.1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拥有良好区域依托

从科技创新依托看,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成都和重庆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分别排全国第5位、第8 位[14]。四川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实力较强,重庆市在产业技术应用领域基础较好,成渝地区共同构成基础研究创新、应用研究创新和产业发展创新的创新分工格局。2018年,重庆市全社会研发投入410.2 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01%;四川省全社会研发投入737.1 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1%2)。

从产业发展依托看,成渝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和摩托车(以下简称“汽摩”)、生物医药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在互联网医疗、数字文创、航空航天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了若干爆发点,具备共同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共同体的产业基础(见表2)。

表2 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统计 单位:家

从创新主体看,成渝地区拥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和创新载体。2018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 000 家,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 000 家,有“双一流”建设大学8 所、中央在渝院所27 所,国家重点实验室14 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 家;重庆市科技型企业达到16 918 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 141 家,新增超声医学工程、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2 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获批建设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儿童健康与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799 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61 家(见表3)。

表3 2018年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标统计

3.2 呈现双核引领、多园崛起局面

成渝地区共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1 家,其中国家高新区12 家、省(市)级高新区19 家1),各高新区作为区域内对经济增长贡献最突出、创新资源与要素最集聚、科技企业成长最快速、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地方,已成为区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抓手。

成都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是成都市、四川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之一。重庆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庆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创新驱动新引擎,纳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正加快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同时,成渝地区其他经济实力、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区正在加速崛起,这些高新区瞄准新经济发展风口,加快推动布局一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区域内培育创新创业生态、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引擎(见表4)。

表4 川渝地区国家高新区发展水平比较

其中,自贡高新区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加快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正加速建设西部科技绿色新城;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充分利用本地钒钛资源优势,强力推进钒钛综合利用科研开发和产业化,全力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资阳高新区凭借产业发展和区位优势,正坚定信心建设“中国牙谷”和临空高地;宜宾高新区贯彻落实科教兴市战略,高标准建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成为四川全省唯一的“产教研城”一体化试验区(见表5)。

表5 川渝地区国家高新区主要产业发展情况

综上所述,成渝地区协同创新一体化迅速发展,国家高新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围绕协同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后,成渝地区进一步深化了协同创新落地实施,签署了《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科技创新合作进入以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打造创新共同体为特征的发展新阶段。

4 成都、重庆高新区是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锋示范

4.1 区位环境有优势

成都高新区东区在国家向西向南内陆开放新格局中,具有承接核心城市功能和发展要素外溢、联动周边区域支撑成渝中部崛起的区位优势,是成都“东进”与重庆“西扩”相向发展的核心承载地和关键节点[15]。重庆高新区位于成渝城市群发展主轴,通过成渝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渝遂城际铁路以及多条高速公路,与两江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和成渝地区的四大机场相连,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区位优势,是重庆市“西拓”的前沿阵地,也是成渝地区合作的桥头堡[16]。

4.2 产业升级有成效

成都高新区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火车头”,利用规模效应增强综合竞争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优势区域共同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知名度和显示度高的世界级产业集群。2019年,成都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 285.6 亿元1),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稳居中西部重要一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 361 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形成500 亿元的产能规模;新经济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 000 多亿元,大数据和网络安全、5G 与人工智能、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等细分领域迅猛发展。

重庆高新区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业态崭露头角,形成了以笔记本电脑及其配套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汽摩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开始涌现。其中,西永微电园集聚了一批以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联合微电子中心(CUMEC)为代表的特色、专用芯片企业,落地SK 海力士研发中心、华润功率半导体创新中心、博世工业4.0 创新技术中心、英特尔FPGA 中国创新中心等一批集成电路优质产业创新平台[17]。

4.3 科技赋能有基础

2018年,成都高新区的多项指标稳居成渝地区12 家国家高新区首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 578家,科技人才6.6 万人,均超过其他11 家高新区总和的一半;建有院士工作站26 家,数量上高于其他11 家高新区院士工作站数量总和;企业研发投入179.4 亿元,是其他11 家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总和的1.1 倍1)。成都高新区持续做强各类创新要素汇聚承载功能,协力推动原始创新策源供给和产业创新成果转化(见表6)。

重庆高新区是重庆市高校资源最密集的区域,拥有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一批新型创新组织,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纳入教育部“十四五”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2018年拥有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3 家1),其中国家级4 家,全市获评A 类的2 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均在重庆高新区(见表6)。

表6 2018年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创新资源情况

4.4 科学城建设有支撑

成都提出建设升级版成都科学城,将成都高新区所辖四区全域纳入成都科学城范围,包括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高新东区和高新西区,使成都高新区成为成都科学城的建设主力。其中,新经济活力区是成都市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天府国际生物城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东区在智能制造、航天装备产业发展方面潜力巨大;高新西区是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核心载体。

重庆科学城是重庆市与四川省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的核心载体,是未来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也为重庆高新区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重庆高新区按照“独立成市”理念布局了大装置、大平台、大院所、大产业,谋划了科学会堂、科学公园、科学城生态水系、科学大道等标志性项目,促进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城市功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脉相协调,使重庆科学城成为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15]。

4.5 应用场景有市场

作为成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地,成都高新区依托成都新经济活力区,聚焦5G 通信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等领域,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场景供给,每年设立2 亿元新经济场景专项资金[18],聚焦新经济发展应用场景打造的关键堵点、痛点,大力扶持新经济应用场景项目建设,围绕“AI+教育”“AI+医疗”“AI+园区”“AI+社区”“AI+政务”五大应用场景,建立新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发布机制。

作为重庆市西拓的重要承载空间,重庆高新区城市建设、产业转型等应用场景丰富。在城市建设场景方面,综合交通体系、文化展馆设施、生活商业设施、生态绿地维护、城市智慧管理、智能生活服务等建设将释放大量新产业新技术应用场景;科学公园、科学会堂、国际赛事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为智慧展示展览、数字文创等新产业提供应用示范。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场景方面,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产业升级将释放海量场景,为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消费终端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提供市场机会。

4.6 对外开放有实力

2019年,成都高新区外贸进出口逆势保持18%以上高增长,总额突破4 000 亿元(两江新区1 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26 亿美元;区内入驻世界500 强企业128 家,占比为四川省(352 家)的36%、成都市(301 家)的43%;助力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超2 900 亿元,新增外资企业228 家3)。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实施,成都高新区优先享受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国别合作园区等政策红利,制度型开放优势更加突显。

重庆高新区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始发地和综合保税区优势,在全市率先开展保税研发、进口整车保税存储,天利保税检测中心落户,博世物流分拨中心、东盟冷链食品(重庆)分拨中心投运;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建立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市场化招商机制,签约美国GE、韩国BINEX、德国施耐德和国内华为鲲鹏、浪潮科技等项目125 个,总投资额超1 054 亿元4)。

5 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发展面临的五大新挑战

5.1 缺少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新赛道爆发

成渝高新区建设经济中心,必须有产业爆发点和经济增长点。相对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上海市汽车产业、武汉市光电子产业,成渝地区主导产业还比较薄弱。如重庆高新区以外向型产业为主导,产业根植性不足,本地产业以汽摩、软件服务为主,缺乏行业话语权,内生高成长企业培育不足,缺乏一流领军企业,2018年高新区瞪羚企业仅有33 家,没有独角兽企业[19];成都高新区同样面临新赛道爆发不足的问题,新经济价值尚未爆发、优势赛道尚未开发,对适应新经济企业的新规则、新制度探索不够。

5.2 缺少引领型与科技型高成长企业

从纳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看,2018年成渝双城不足0.547 6 万家(重庆1 996 家、成都2 405家),2020年重庆3 105 家、四川5 594 家(其中成都4 078 家),而2018年京津冀地区超过2.3 万家、广东省超过3.3 万家,2020年京津冀地区超过3.7万家、广东省超过4.9 万家[20]。从独角兽企业看,2019年成渝地区拥有独角兽企业6 家,数量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1]。从科创板上市注册企业来看,到2020年7月,科创板累计申报企业四川有10家,而江苏和广东分别有69家[22]。2019年,世界500 强企业中,落户成渝地区为0 家;中国互联网100 强企业中,落户成都市仅有2 家[20]。

5.3 创新动力相比发达地区支撑不足

成渝地区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2020年“双一流”建设大学(含“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学)数量较少,仅有10 所,而长三角地区拥有35 所、京津冀地区则为41 所,其中北京31 所、江苏15 所、上海14 所[23];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偏少,国家级创新载体数量少,2020年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量共计分别为53 家、104 家,而京津冀地区分别为127 家、289 家,长三角地区分别为370 家、379 家,差距较大1);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2 个,远低于长三角地区的34 个1)。2017年,成渝城市群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1.81%,远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的2.75%、珠三角城市群的2.62%、京津冀城市群的3.3%;在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方面,成渝城市群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3 件,分别比长三角城市群低12.3 件、比珠三角城市群低13.7 件、比京津冀城市群低12.4 件,新旧动能转换和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发展相对缓慢[24]。

5.4 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水平不高

近年来,成渝两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加速落实,技术市场交易工作取得较大进步。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为1 621.3 亿元(成都1 355.07 亿元、重庆为266.23 亿元),但交易额总量仅约为京津冀地区的1/5、长三角地区的1/32)。同时,成渝地区缺乏科技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没有共建的科技成果研发和转移转化基地,科技资源整合、信息开发共享互动、技术成果交易服务的力度仍不够,影响了地区技术市场融合进程。

5.5 一体化推动机制亟待加强

近年来,川渝两地合作逐渐密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重庆、成都两个核心城市的协调合作机制还不够健全,高端发展平台的谋划和建设竞争大于合作,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协同创新统筹仍不足。具体主要表现在:一是成渝地区尚未成立统一的协同创新领导机构,尚未出台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规划。二是成都高新区和重庆高新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性不强,12 家国家高新区在全国国家高新区评比排名差距较大,仅有4 家高新区进入前100 名1)。三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联合实施、创新链互通互补等科技创新活动尚缺乏整体规划,科技创新资源不能有效流动。

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高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

面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特别是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的引领性作用,勇当经济增长极、创新主引擎和改革开放先行区,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6.1 优化成渝地区高新区协同机制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川渝起草签订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协同创新发展协议、规划、工作方案等文件,形成共同推动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合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四川省科技厅、重庆市科技局牵头,联手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讨、协调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共性和关键问题,细化实化工作方案,对区域合作进行协调、引导、监督、仲裁等。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指标体系,为有效监测、跟踪和引导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6.2 加快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围绕“共争、共建、共享”,加深成渝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依托重庆高新区建设重庆科学城、支持成都高新区推动建设天府科学城,共建重大基础设施、高新区联盟、高校联盟等,共享人才、平台、仪器设备、资金等资源,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强化成渝创新支撑;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结合成渝在核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前沿医学等具有深厚产业、人才积淀的优势领域,争取国家相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型研究性大学布局在成渝地区高新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成渝地区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布局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高端交流平台。

6.3 打造成渝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带

以产业协同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做强主导产业支撑,整体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聚焦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围绕“中国芯”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整合成渝电子信息产业互补优势,发挥成都高新区电子科技大学、华为成都研究所等科研资源优势和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电子科技大学-京东方联合创新研究院、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等重大功能平台示范作用,在成渝地区规划布局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的万亿元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围绕创新药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借成都高新区和重庆巴南区获批国家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契机,联合眉山、资阳等地,借力成渝地区高新区内国家级新药创制成果转化基地、百年聚集团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功能平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协作带,共同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6.4 打造成渝科技创新大走廊

发挥好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引领带动作用,依托成渝高铁南线、成绵乐城际北段等轨道交通线路,联动德阳、绵阳、自贡、内江、泸州、荣昌、永川、璧山等国家高新区,共同打造成渝科技创新走廊。争取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支持,由四川省科技厅和重庆市科技局联合组织,由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建设成渝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成渝研发、周边转化”的产业协作网络,推动形成区域空间合理分布、上下游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创新推出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升级版,以产业生态圈理念向外推动“园中园”“共建园”等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存量不动+增量分成”利益分享机制,以投资合作的形式共建产业新城。

6.5 支持国家高新区做强做大

支持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推动重庆高新区融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积极推动重庆、成都国家自创区与重庆、四川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交叉覆盖、叠加发力,并逐步推广至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省(市)级创新园区实施。率先探索在国家高新区建立完善符合新经济跨界融合特征的、以人为本、包容创新、混业监管的全新审慎监管制度,对制度冲突和缺口采取场景共建、共同协商、试错迭代的方式进行大胆改革;探索新型治理模式,加快在国家高新区开放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智能交通、数字文化等领域公共资源,鼓励和支持民营新经济企业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跨界创新、智能化应用、无人设备等新产品新模式采取包容态度,给予其发展“观察期”。

6.6 强化技术及创新能力转移转化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围绕技术成果产品化、技术权益资本化、技术转移模式多样化、技术服务能力专业化,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水平,打造一批成果转化集聚区。探索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弹射中心等新型组织模式,联合或鼓励社会资本资助具有市场化潜力的技术成果产业化。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成果中试、熟化平台,推动成果二次开发,提升转化效率。加快技术权益资本化,促进技术自由流动,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行业需求构建各具特色、层次多元、开放互通的技术市场网络,优化全国技术市场布局,提升技术市场交易规模和活跃程度。推动技术转移模式多元化,持续推动运用高校技术授权办公室(OTL)模式开展技术成果专利运营、成果转化投资,降低成果转化的信息不对称和风险不对称,带动社会机构、社会资本参与成果转化,促进技术服务专业化发展。

7 结论

综上,本研究从成都高新区和重庆高新区引领区域高质量创新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指出当前成渝高新区发展面临着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新赛道爆发的缺乏、引领型与科技型高成长企业缺少、创新动力相比发达地区支撑不足、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水平不高、一体化推动机制亟待加强等新挑战,进而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如何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特别是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的引领性作用,有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希冀能为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注释:

1)数据来源于科技部火炬统计中心。

2)数据来源于四川省、重庆市《2019年科技统计年鉴》。

3)数据来源于成都高新区网站。

4)数据来源于重庆高新区网站。

猜你喜欢

双城成渝高新区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成渝客专提质达速接触网改造施工技术研究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遂宁高新区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成渝双城到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