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无名之辈》中鬼畜剪辑的艺术表现力

2021-04-02

现代电影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弹幕

(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鬼畜剪辑是一种视频制作手法,典型特点是画面和声音重复率极高,且富有强烈的节奏感。鬼畜视频来源于日本,诞生于弹幕网站,与弹幕文化一起被称为二次元文化,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是青年尤其是青少年个性表达的一种方式。从AcFun 弹幕视频网(简称A 站)到Mikufans 弹幕视频网(后改名为bilibili,简称B 站),由此推广开去,成为中国网络流行文化中颇受瞩目的一种视频文化形态,从而催生了大批鬼畜视频的制作者和制作单位。

1 鬼畜剪辑的起源

2008 年,日本弹幕视频分享网站NICONICO 推送了一部名为 《最终鬼畜蓝蓝路》的视频短片,被中国的二次元爱好者转载到AcFun 弹幕视频网(简称A 站),在中国该片名被简称“鬼畜”,从而得名。NICONICO 原本的名字是音MAD,以音频为主重新演绎。而中国网民则认为视频中画面快速的重复带来的搞笑效果以及洗脑性声音更吸引人,并由此认为这就是这一视频类型的本质和特色。鬼畜视频的传播最早仅局限于A 站、B 站之类的弹幕网站,随着B站的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兴起,最终形成了鬼畜文化这一亚文化类型。现在的鬼畜视频制作越来越复杂化,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断帧、调音,已经开始转向特效、抠帧、连续剧集式的制作方向发展。

2 鬼畜剪辑的理论基础:戈达尔的“跳切”理论

鬼畜视频中快速重复的画面、魔性的节奏打破了视听觉的连续性,不断通过重复、声画高度同步来加强受众的印象。在剪辑理念上与戈达尔的跳切理论一脉相承。

1960年上映的电影《筋疲力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采用了一种“反传统”的剪辑方式,打破了看不见的剪辑风格,即连续性剪辑的束缚,意外地获取了更具有表现力、冲击力、感染力的视觉效果。跳切在镜头组接过程中省略无关紧要的时间和空间,只保留与叙事、情绪相关的关键部分,从而使剪辑更注重戏剧性。这种简洁扼要、节奏明快的剪辑风格更适合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维模式。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每天处理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明显加重了脑力劳动的比重。人们在繁忙的生产生活之余,渴望更为直观、更为简单的娱乐方式让大脑放松,文化消费出现快餐化,表现为图片化、视频化和碎片化。戈达尔的跳切可以使影视作品简单明了、直截了当,以密集的频率传送给受众关键的信息,正契合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收视行为习惯。

合理的跳切并不会影响观众的理解。根据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的“完形心理学”理论,又叫格式塔心理学,当人们观察到一个不完整的形态存在,视觉和心理层面都会引发强烈的完整、良好趋向,不自觉的利用图形背景法则、接近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和连续法则弥补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完整,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创造力。这个完形的过程是一种潜在的互动,通过猜测、联想和想象把创作者和受众紧密联系在一起,非常符合互联网时代文化交互的心理需求。

鬼畜剪辑基于叙事,但不拘泥于故事的完整性,更多的是表意,在抽搐式的视听觉体验中制作笑料,缓解观众的紧张情绪,从而达到让观众放松解压的目的。目前,鬼畜剪辑不仅仅应用于B 站,而是作为一种剪辑手法应用在很多娱乐综艺栏目和影视剧中,下面以电影《无名之辈》为例解析鬼畜剪辑的基本技法和艺术表现力。

3 鬼畜剪辑在电影《无名之辈》中的呈现方式与功能

电影《无名之辈》讲述的是一对低配的劫匪、一个落魄的保安、一个身体残疾却性格彪悍的毒舌女以及一群生活在社会不同轨迹上的小人物,因为一把丢失的老枪和一桩当天发生的乌龙抢劫案,被阴差阳错地拧到一起,发生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喜剧。

电视新闻里播放对两个劫匪“眼镜”和“大头”偷手机监控视频的鬼畜视频后,一心想做大事业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眼镜”彻底崩溃,倒地打滚哭喊着“你来抓老子坐局子,你干嘛恶搞老子”,而此时另一旁的马嘉祺在轮椅上失禁,每个人的自尊都被完全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尊严被无情的践踏。这段鬼畜视频成为针锋相对的人物和解的转折点,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这段鬼畜剪辑视频的原始素材是手机店的监控摄像头,固定的镜头位置和监控镜头的成像特点让镜头的表现方式比较单调,表现内容也很平淡,但是通过鬼畜剪辑让观众忍俊不禁,然而观众在前面笑得有多灿烂,后面的心痛就有多彻底。所谓笑过之后是满眼泪水,无论是笑还是哭,背后都是真实的生活。

3.1 鬼畜剪辑的呈现方式

表1 影片中14秒22帧鬼畜视频片段的分解镜头

3.1.1 高速重复

通过表1内容可以看出,镜头的重复频率相当高,8个镜头有6个镜头画面重复,有的镜头甚至重复6 次之多,单个镜头内容的持续时间短到10帧,即营业员的一个抱头动作,如此高频的剪辑率大大提高了该片段的节奏。在操作过程中,以动作的开始和结束作为剪辑点,多次复制一个动作的片段进行组接。

3.1.2 变速播放

8个镜头中有6个镜头是快速播放,一个镜头是慢放镜头,还有一个是定格画面,还有倒放的镜头,可以说每个镜头在播放速度上都改变了实时播放速度,这种播放速度改变了人们正常观察世界的方式,制造出一场速度奇观。

3.1.3 定格、画中画、符号元素的应用

“眼镜”举枪指着营业员,定格放大到营业员,营业员扭头加问号。在这个镜头中,营业员的表情定格处理,表现被抢劫者的错愕和惊恐,本来紧张的抢劫氛围被营业员扭头加问号的画面破坏了,这是网友的再创造。“大头”朝摄像头招手的镜头画面上还叠加了“大头”抡大锤的小画面,树立了“大头”又蠢又可爱的形象,在观众心里他成了街头杂耍的卖艺人,带给人们许多笑料。

3.1.4 声画节奏高度同步

该片段选择阿里郎《隔壁泰山》作为背景音乐,该音乐本身就有很多简单且重复的旋律,节奏感非常强。在画面剪辑上,镜头的剪辑率与音乐节奏一样迅速,镜头的切换与音乐节奏点高度重合,实现声画的高度同步。

3.1.5 伴生弹幕

如果说鬼畜视频是制作者的产品,那么弹幕就是观看该视频的观众的产品。该事件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手机店被抢劫事件,通过网络已经演变成一个群体性的热点事件,通过弹幕更多的人参与到此事件中来,诸如报警、楼下手机店等,还有更多的观众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他们总是让我想起动画片恐龙战队”,引发的是每个受众个体的记忆,表达的是独有的个体感受。于是该事件就跨越了法律范畴而变成了一个全民娱乐的社会事件,充分体现了视频制作者与传播者、受众的深层次互动。

3.2 叙事与表现功能分析

根据内容的叙述和表现形式,蒙太奇分为两大类: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单从鬼畜剪辑的技巧上来看,它应该归属于表现蒙太奇,打破流畅剪辑的原则,切入事件的深层,去表现表象下更深刻、更有哲理的内容,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在《无名之辈》电影的开头就有两个带头盔的劫匪抢劫手机店的情节,从两人进入手机店开始共计9个镜头叙述抢劫的过程,内容有回答“打劫”、“大头”吓一跳、“眼镜”举枪、店员害怕、“大头”砸玻璃柜,9个镜头重在叙事,告诉观众这里发生了一起持枪抢劫手机店的案件。同样是这件事,在电视新闻里重现这一事件的时候,不再是以叙事为主,重点是在于表现网友对劫匪的嘲讽。影片中两处对于同一事件采用了不同的剪辑手法,从表面上来看是表达网友这一创作者对抢劫事件的娱乐态度,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劫匪人格的侮辱,而深层次上却体现了影片创作者对网友行为的反思,当观众进行换位思考时,便会对人物产生强烈的同情心。为后续情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主题的表达具有深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段鬼畜剪辑又有其独特的叙事蒙太奇特征。

3.2.1 突出动作

整个抢劫过程有必要的物理时间,但是片段中只选择了整个过程中的关键动作镜头:“眼镜”举枪、“大头”砸锤、营业员举手投降拉抽屉,把过程性镜头内容全部舍弃,为的就是突出抢劫的事实,且在这场抢劫中眼镜的初衷:成为英雄。开头段落里当店员问两人有什么需要时,“眼镜”豪气万丈地说出“打劫”二字。“眼镜”“大头”和营业员的动作持续时间虽然短,但是高度的重复率一遍遍的影像强化,以洗脑的方式让观众印象深刻,记住了该事件的几个关键动作。

3.2.2 形成巨大的反差

首先是在形式上形成反差。除了这段鬼畜剪辑,其余部分都是基本遵循流畅剪辑的原则,这段就显得“鹤立鸡群”了,通过处理方式在形式上凸显出这段视频内容的与众不同。其次是在故事内容上形成反差。本来很紧张严肃的抢劫过程通过鬼畜剪辑,从声音元素到画面造型元素都严重消解了抢劫事实本身的紧张氛围,通过重复、定格、画中画、符号、节奏等影视处理手法变成了一场闹剧。“眼镜”抢劫的初衷是获得别人的认可成为英雄,“大头”的抢劫初衷是得到一笔钱可以带着他心爱的人回家过日子,两人的初衷都是无可厚非的,是每个普通人的真实愿望,只是选错了方式。而在这段鬼畜视频的作者、弹幕网民和传播者心中“有追求的两人”成了供人取乐的小丑,极尽讽刺之能事,导致“眼镜”彻底的崩溃,倒地痛哭。

3.2.3 推动剧情发展

“眼镜”是一个十分看重尊严的人,看到网友们做的鬼畜视频,他难受得想死,即便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也有着不容别人践踏的尊严,可命运却给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而此时绝望的还有坐在轮椅上失禁的马嘉祺。两个同样为了尊严而抗争的人在此时此刻和解了,虽然他们之前针锋相对,其实都是一样为了自尊而不断抗争的人,为后面两人之间的患难与共的情愫做好铺垫。

3.2.4 唤起观众对人物深深的同情

对于观众来说,看到这段鬼畜视频先是笑得很开心,笑完之后,又一阵心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小人物,太平凡,平凡到有时候就想维系自己最后的尊严,可能在别人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却可以轻易地被击溃。正是这样的共鸣引发了观众对剧中人物深深的同情。

3.2.5 引发网民的反思

任何一部电影从来不是纯粹的讲一个故事,而是在娱乐的同时教育观众,颂扬美好的风尚和理想。鬼畜剪辑的处理手段拉近了作品与青年受众的距离,尤其是90后的青年人,用他们习惯的表达方式让活跃于网络的青年人开始思考:鬼畜视频及其鬼畜文化的边界在哪里?使用鬼畜的初衷也许只是为了娱乐和自我减压,殊不知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他人的隐私,伤害了他们的情感。如果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那个视频中的人物,“我”的心里感受会是怎样的?这要比强制的规章制度来的更有教育意义,更能有效引导青年群体价值重塑,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古有孔子云:“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出自《论语·为政》),相较于法律和行政管理,道德教化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也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出自《通书·文辞》)”意思是文章要有思想,就像马车要有人乘坐才有意义。如果马车没有人乘坐,装饰再华丽也只是个空壳而已。20世纪20年代,许多电影人开始强调中国电影的国民性与民族精神。比如春愁在《银光》上发表的《中国电影事业之前途》,他提出了“中国片应注意于中国国民性之表现”“取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事迹、使阅者肃然起敬、且助长中国国民性之养成也”。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的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影视作品的内核是文化,要以影视艺术特有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才能达到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目的。

4 结语

鬼畜剪辑的“鬼畜”两字源于二次元文化,但是作为一种视频剪辑方式,应该是中性的,没有天生的好与坏的本质属性。如果不是用“鬼畜”两个字,而是换成比较中性的词语,如重复剪辑、快速剪辑等,也许就不会再有好与坏、善与恶的争议。不管名称是鬼畜剪辑,还是重复剪辑、快速剪辑,其理论核心是戈达尔的跳切理论,通过镜头的剪辑方式制造幽默、提供娱乐,实现自我解压,平衡和消解社会生活中经济与社会资本的不均衡。在《无名之辈》中的鬼畜视频片段中让观众看到了赤裸裸的嘲讽,引发集体反思,教育观众正确的使用鬼畜剪辑,理性消费鬼畜文化,这也正是这部影片应用鬼畜剪辑的用意所在吧。

猜你喜欢

弹幕
我们为什么爱弹幕
《2019优酷年度弹幕报告》出炉
你见过最搞笑的弹幕是什么
微弹幕技术在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及研究
银屏戳笑点,弹幕知我心
脑内弹幕
搞笑弹幕一箩筐
别让弹幕把荧屏搞得乌烟瘴气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弹幕小能手养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