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演变探析
2021-04-02张玉洁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有着众多关于城乡思想的论述,但是并没有建构出系统的理论,导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思想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领导人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观的理论思想进行科学实践,使我國城乡矛盾关系得到了缓和。但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城乡关系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追本溯源,重新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观,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城镇化;现代演变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4-0009-03
城市不是从来就有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才产生的,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由于商品、货币的产生与出现,以血缘、亲属为纽带的原始部落逐渐演变为以物品交易为中心的“城市”。随着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大规模生产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力。在这一阶段,城市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问题。马克思认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关系在资本主义时期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发达的社会主义时期才能实现城乡融合。
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认为,城市和农村作为两个空间主体构成了矛盾的两个方面。他通过分析资本主义时期城乡关系的发展,剥离出其内在本源,指出城乡发展的矛盾主要是资源分配不均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城市的出现是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城市”这个词本身就代表着资本、生产要素、人口的集中。相对于落后的手工业,18世纪产生于欧洲的工业革命才真正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历程。城市人口集中,生产效率提高,欧洲短时间内便成为了资本和生产要素的集中地。以1865年的英国为例,它的GDP相比1800年增长了45亿英镑,城市就是不断地从资本主义的生产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动力,它的产生是必然的。
(二)城市是社会劳动分工细化的结果
“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1]它是把握社会发展的一个切入点。首先,分工导致了城市的产生,随后也导致了城乡分离和对立。“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1]其次,分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状况。分工的发展就是所有制的发展,古代社会以群居部落为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形成了乡村。现代大工业产生后,城市就替代乡村的存在。马克思认为,分工虽然促进了人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由人的异化产生的,只有分工的消失才能消除城乡之间的对立。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关于城乡融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恩格斯通过实地走访研究英国社会的现状,一方面指出是因为工业革命才导致英国工人被压榨的悲惨命运,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的推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大批农业人口放弃耕地来到城市工作,给城市造成了就业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直到《对民主主义者莱茵区域委员会的民主审判》一文中马克思揭示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独裁,提出了“权利平等”观点,指出封建等级制度维护的实质上是封建贵族的利益,由此导致城乡对立。从这一时期,马克思正式开始关注城乡融合问题。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兼顾城乡关系发展的思想
城市要发展,首先工业就要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了提升国家经济增长,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路线,逐步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再进一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成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次,毛泽东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还重点体现在对于解决城市住房、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环境的问题上,提出了在当时尤为超前的思想:控制城市人口。
毛泽东对于城乡关系的探索是立足于现实实践的,他与马克思主义城乡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追求工业化的路径不同。他认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不能一味注重城市的发展,把农村发展排除在外,使农村没有以主体身份参与到工业化的进程中来,这是行不通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人口更是占全国人口的4/5,农村不仅仅是作为城市发展的后备市场,还要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才能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的城乡互动思想
毛泽东坚持把“城乡兼顾”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工业化、资本比较欠缺的情况下进行的,“城乡兼顾”的指导方针在实践中就体现为“以农助工,以乡养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吸取了“城乡兼顾”方针的经验,同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生动实践,提出了“城乡互动”思想。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成为了邓小平关注的基本问题,他认为“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和谐互动的基本前提,只有农村发展了,中国社会才能发展,“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2]消除城乡差别,是一项长远且艰巨的任务,要把工农业相互支持作为实现城乡互动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邓小平十分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他认为乡镇企业一边连接着城市,一边连接着农村,只有把乡镇企业看作城乡发展的载体,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实现城乡功能的升级与优化,才能完善城乡建设网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三)江泽民的城乡统筹思想
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江泽民提出要注重城乡资源的调配,使城乡管理和建设相统一,这个思想也是在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产物。
江泽民的城乡统筹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推进农村各个领域的建设,生产力是第一要素,始终要坚持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提高生产工具的科技含量,加强城乡人口的精神文明教育,保护农民的政治权益,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来促进社会发展。第二,江泽民认为,要让中国特色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内容促进农村发展,建设好农村、保护好农业,让农民体会到切实的实惠才能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他还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建设农村中的巨大成果,强调要把农村的基层政策坚持和完善下去。
(四)胡锦涛的两个“趋向”论断
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两个趋向”思想表明,胡锦涛在前几代领导人的基础上再次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发达的工业国家,不管是前期的农业支持工业,还是后期的工业反哺农业,其目的都是为了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即使是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也不能把二者隔离开来,要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这里的平衡并不是绝对性的平等发展,而是本着提高效率的要求,实现二者的互补与合作,强调在工业发展迅速的时期也不能忘记反哺农村。一方面,如果农业长期滞后,必然会影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或者无法完成现代化;另一方面,如果工业没有农业的支持,这种二元化的结构也无法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五)习近平有关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从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出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权益平等化、收入均衡化、发展融合化,形成双轮驱动[3]。习近平认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做到“以人为本”,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未能解决的关键在于农民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因此,要把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好农民权利,把实现其全面发展作为促进城乡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要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使用权。一方面,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来源,要严格审查工商企业租用农户土地的相关手续,制定监管制度。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让农民享有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可以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农村龙头企业等等,实现家庭经营的升级。
城乡一体化并不是把农村归于城市发展,而是要从本质上突破二元化结构,实现二者之间资源的合理分配。习近平认为,要保障农民同工同酬,在岗位上根本消除对待农村人和城市人薪酬不同的不合理偏见,把落户在城市的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最主要的是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做到宏观把控,微观调整,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农村流动[4]。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我国城乡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中国的城镇化过程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实现的,国内外城乡建设的经验表明,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一旦打破这个规律,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5],在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认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道路上,我国遵循马克思主义城乡思想发展的理论原则,借鉴吸收西方城镇建设的经验,城镇化一定要遵循城乡发展的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要立足当代,发展高質量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城市的背后是资本力量的推动,必然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自身阶级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城市对乡村的掠夺来实现城镇化。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场域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大不同,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
1.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过去的城市建设是农村在政府的推动下,在农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迫地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民一时间面临的是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是在已经为农村人口解决了社会保障、就业、医疗等情况后的综合性安排,把人自身的满足感作为了衡量的标准,让全体人民共享一切社会成果,好的城镇化能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实现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这无形中就造成了贫富分化现象,也造成了城乡贫富差距,对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研究也逐渐明确了方向,首先是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破除城市与农村的隔阂,其次实现利益的均等化分摊,前者克服我国城乡发展的阻碍,后者为城乡发展提供了动力。要警惕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向输出,要把具备返乡能力的人才吸引到农村发挥价值,以免过度集中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三)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这其实对我国城乡发展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城市化发展之初,中国的城镇化沿用的西方国家先发展工业的思路,但城镇化得到发展的同时,“城市病”“农村病”问题也频频发生。
中国的城镇化刚起步之时,社会学家费孝通就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这一提法并不是把特色城镇作为主导来发展,而是强调要多维发展、因地制宜,一部分学者认为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正是因为忽视了费孝通的这一理论。小城镇相比大中型城市的发展相对较晚,建设特色小镇一方面缓解了城市的人口压力和资源消耗,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城市投资,把科技引进农村,让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促进农业现代化,解放农村的发展。我国目前还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还需要适应时代,探索多元城市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141.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9.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门户网站,2015-02-02.
[4] 姜长云.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J].区域经济评论,2018,(3):114-116.
[5] 李辰.马克思协调城乡发展理论的逻辑嬗变与当代价值[J].理论研究,2019,(1):11-16.
[责任编辑 毛 羽]
收稿日期:2021-01-26
作者简介:张玉洁(1998-),女,陕西铜川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