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大概念”为导向的美术教学
2021-04-01陈德娴
【摘要】核心素养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也是教育的培养目标。核心素养需要以学科的学习为媒介,才能最终沉淀为人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各个学科的知识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但学科本身知识繁多且杂,我们如何选择最有价值、具有统领性的一部分知识来有效培养核心素养是教学的关键。在学科知识中,大概念可以担此重任。大概念是一个学科的核心、思维认知地图、学科的思维方式,网络状的特点可以像一根红绳将知识串联,跨学科融会贯通,方便学生在未来问题情境中迁移,顺利解决问题。大概念帮助教师实现少而精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思维方式迁移能力,是最能转化为核心素养的知识。
【关键词】大概念;美术核心素养;美术教学;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2-063-03
【本文著录格式】陈德娴.浅议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大概念”为导向的美术教学[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2):63-65.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美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人类适应21世纪多变的社会而应该拥有的素养,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时的高级能力。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要求学生能够解决现实综合性的问题,这是教学培养的目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美术课程修订组根据我国学生特征和美术独有的学科价值,所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所独创。
(二)大概念
大概念亦称大观念,英文Big Idea。“大概念”起源于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各个学科所拥有的最内在有价值的内容。如果说各个学科的知识像洋葱的结构,大概念就位于洋葱的最中心, 其他学科知识都一层一层排列在外围,一切外围内容的学习都让学习者不断更贴近内核知识,是帮助学生最终将内核知识理解、消化的助跑器和垫脚石。
二、大概念的独特性与角色扮演
(一)大概念的独特性
大概念是学科中具体又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从学科内容中主动提炼,如何区分并理解大概念,便是教师使用大概念帮助教学的关键。大概念的独特性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大概念不是一个单一的知识点
不是单独的知识点,所以無法通过一次学习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持续理解无数个基本问题和小问题才得以形成,持续理解的过程贯穿整个学科。
2.大概念可以形成认知地图
每个学科提炼的大概念数量有限,有限的大概念组成了学生头脑中学科认知地图,在未来生活问题情境中,可以通过学科大概念地图灵活提取与运用知识,融会贯通,顺利解决现实问题。
3.大概念是一种学科思维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会产生三种学习结果:一种是对知识感兴趣,并记忆深刻,随时应用;二是知识学会后发生遗忘,在特定场景刺激下能回忆起;三是知识没有记住,但形成了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学科思维方式。大概念的教学目的也包含第三种教学结果,即使学科具体的知识发生遗忘,也可以带着通过学科学习形成的大概念去理解未来所遇到的新鲜事物,让陌生事物变熟悉,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
大概念的特点可以总结为:网络状,包括学科内网络和学科间网络,有效模糊学科边界。可迁移性。随时间推移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问题情境中,毕业后迁移到校外。中心性,大概念类似于一个文件夹,可以归档无数小概念,一个学科有限的大概念就可以构成学科整体的框架。持久性,是学生在具体知识发生遗忘后还存留的核心概念。
(二)大概念在核心素养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在教学中,核心素养是教师的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学科学习才能逐渐形成,并最终沉淀为学生身上最有价值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教学中,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师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知识,怎么组织知识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使我们重新思考斯宾塞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要教授好的有价值的知识,首先要将教材中琐碎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使之指向学科核心,有利于学生建构生成面对未来社会中问题情境时迁移学科知识的能力。
那我们该如何有效整合学科知识,整合的依据又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学科大概念。根据大概念的独特性,培养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载体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大概念,它能够将学科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使之指向学科本质。大概念指向学科结构的中心, 与学科核心素养有着潜在的相互联系,并最终促进其落实, 大概念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大概念上接核心素养,下连学科知识,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大概念培养美术核心素养的优势
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使用大概念培养核心素养有什么优势呢?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美术教学与以“大概念”统整的美术教学的对比来分析。具体通过知识横向、知识纵向、能力培养三个层面:
(一)知识横向层面
(1)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注重单一线性的知识结构,停留在学科边界内,知识过多,琐碎,缺乏联系,在具体问题情境中难以迁移,融会贯通。
(2)在以大概念为主的教学课堂中,大概念促进学生发生知识联结,发展适应能力。大概念形成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结通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遇到问题都可以相互融合,适应来自社会多方面的挑战。
(二)知识纵向层面
(1)传统美术教学中学习限于浅层,难以实现对本质的理解,缺乏对知识的深入思考与探究,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
(2)以大概念为主的教学课堂中,大概念可以促进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形成学科观念。一是因为大概念具有中心性,可以统整小概念,二是大概念可成为整本书整个学段知识的一条连接线,需要在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持续理解,在持续理解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加深对大概念的理解,对大概念的理解加深了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它所统整的小概念。学生在学校中最应该获得的是知识背后的知识,也就是观念。比如鉴赏内容的大概念“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运用,显示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和品位,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学生持续理解了这个大概念,在以后看到同一艺术家不同的作品,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不同的视觉感受。
(三)能力培养层面
(1)传统美术教学中设置的情境问题单一、固化,阻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难以培养面对现实社会时所需要的多种能力。
(2)以大概念为主的教学课堂中促进学生自我建构、自我进化,指向终身素养。大概念在组织完知识后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不断迁移扩展,学生在这样无终止的循环建构与进化中获得的素养必然是终身的。
所以,教学中使用大概念在培养美术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了大概念,在以后的问题情境中,遇到相似的问题,就可以利用学科形成的学科思维,将那些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孤立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学科大观念,将零碎的知识统整起来,形成整体的学科地图,促进知识整体的建构;另一方面,在深入的研究中,学生可以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创新,不断加深对学科大概念的持续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起来的“学科大概念”将成为新知识的成长点,学生依靠学科大概念进行知识建构,在学习研究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主动角色承担,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
四、美术大概念教学实践
(一)寻找《美术鉴赏》教材中的大概念
美术教材有不同版本,笔者以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为例,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新版本美术教材与旧版本相比最明显的变化:大概念统整专题与单元。
以“文艺复兴”专题为例,在旧版人美美术教材中,有关文艺复兴的内容分布于各个单元,将文艺复兴下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分开讲述,这样的教材设计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分别理解绘画、雕塑与建筑各自的概念,却打散了“文艺复兴”这一主题,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理解文艺复兴这一美术史中重要的阶段。而在2019年新版人美美术教材中,文艺复兴这一主题统整到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下的主题三: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中。在这一单元,从西方历史的起源到变革发展再到西方现代艺术,用主题大概念统整,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艺复兴”大概念,学习文艺复兴美术的历史背景与艺术风格特点。
(二)美术“大概念”教学案例解析
民间美术与中国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民间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将民间美术资源运用于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扬传统文化。在新版人美美术鉴赏教材中,民间美术也是重要的教材内容。第五单元淳朴之情——民间美术下的两个主题统整了民间美术的内容,讲述了民间美术的来源、艺术特点、文化形式、艺术传承。
以《民间玩具》为引,我们可以尝试围绕民间美术这一大概念来设计单元课程。
大概念:“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
该单元划分为三课时:
1.课时一
基本问题:民间美术是什么?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西方艺术等美术形式有独特的特色吗?
小问题:民间美术初印象?民间美术的造型为什么常常是夸张与变形的?民间美术的色彩如何搭配?
教学活动: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民间美术的界定、种类。
2.课时二
基本问题:民间美术与传统民俗有什么关系?如何反映劳动人民思想情感、审美趣味,显示智慧和艺术才能?
小问题:为什么民间美术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民间美术对传统民俗的传统有何作用?民间美术的造型与主题内涵源于哪里?民间美术的创作者为何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体?
教学活动:认识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了解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象征寓意,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3.课时三
基本问题:如何通过民间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发挥其价值?
小问题:我们应当怎样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你想采用什么方式在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教学活动:选民间玩具、剪纸、皮影等,尝试学习制作工艺,传递自己的情感,深入了解民间美术,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在这三课时中,始终以“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这一大觀念线索串联,汲取民间美术文化的精髓。每节课通过基本问题,划分出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小问题,对大观念持续理解,已达到对民间美术这一概念的理解与内化。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观, 尊重中华传统文化,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进而树立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提高美术核心素养。
五、结语
学科大概念是学科中最有价值、最能转化为素养的知识,帮助学生毕业后带走的是适应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能力,而不是装满了知识背不动的书包。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利用好美术学科大概念进行教学设计,持续理解美术学科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概念,便逐渐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
我们可以看到大概念教学的许多益处,但在使用中也存在困难。在一线教师具体教学中可能会存在对大概念的片面理解、大概念难以提炼、难以打散学科知识再使用“大概念”统整教学等问题,还需要每位教育教学研究者的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4-11.
[2]李刚,吕立杰.大概念课程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课程架构[J].教学发展研究,2018(15):35-42.
[3]王喜斌. 学科“大概念”的内涵、意义及获取途径[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8(8):86-88.
[4]张翰.“大概念”:一个不容忽视的课程新理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6):31-33.
[5]尹少淳.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融入“大概念”[J].美术,2018(7):18-19,21.
作者简介:陈德娴(1997-),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