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效价在具体词与抽象词加工中的差异

2021-04-01李荣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具身认知抽象情感

李荣美

内容摘要:前人研究发现,抽象情感词(积极和消极)通常比中性词辨别速度快。最近研究表明,情感效价虽然通常被视为一个单一语义属性,但在具体和抽象词汇中可能具有不同表现。虽然现有研究明确探究了情感效价和具体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研究结果却呈现不一致性。前人研究分别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假说来解释情感效价在具体词汇和抽象词汇加工中的作用,分别为“表征替代”假说和“多通道感应”假说。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前人对情感效价在具体与抽象词汇加工中的差异研究,探究情感效价与词汇具体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情感 具体 抽象 词汇判断 具身认知

1.引言

最近大量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积极或消极词汇(如战利品、毒药)通常比中性词(如篮子)识别得更快(Kanske&Kotz,2007;等)。然而,这种情感效价优势的本质仍不明确。一些研究者认为情感效价效应本质上是注意力凸显的,在词汇加工的早期阶段就被激活。也就是说,情感效价词可能会引起额外的注意,要么是因为它们激活了食欲厌恶的动机系统(Lang等人,1997),要么是因为它们与生存密切相关(Estes 和Adelman,2008;等)。其他研究者认为,情感效价效应可能反映了情感体验的激活,并落在一个词的语义上(Barsalou 和WiemerHastings,2005;等)。虽然情感效价常被视为一个统一的语义属性,但在具体和抽象词汇中,情感效价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词汇(如道路、镜子)是指时间和空间中的具体实体。抽象词汇(如职责、方面)更能代表概念或思想。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具体词汇主要通过感知运动经验进行表征(Barsalou,2008),而抽象词汇则更多地依赖于情境和情感等内省信息进行表征(Barsalou&Wiemer Hastings,2005)。前人研究分别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假说来解释情感效价在具体词汇和抽象词汇加工中的作用,分别为“表征替代”假说和“多通道感应”假说。(The “representational substitution” and“multimodalinduction” hypotheses.)

2.表征替代假说和多通道感应假说

“表征替代”假说认为,情感因素在抽象词汇表征中起着更为核心的作用,并预测抽象词汇加工中的情感效价效应比具体词汇加工中更大。Kousta 等人(2011)提出,一旦考虑到语境可及性和可具象性的差异,抽象词往往比具体词更具情感价值,从而抽象词汇相对于具体词汇而言更具剩余加工优势。Vigliocco 等人(2014)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到,与具体单词相比,在视觉识别抽象词汇过程中,喙前扣带回皮质(rACC;一个与情感处理相关的区域)的激活程度更高。因此,情感效价对抽象词汇加工比对具体词汇加工贡献更大。重要的是,抽象词汇中的情感效价效应可能被个体激活情感的能力所调节。例如,述情障碍(情感难言症)是一种人格特征,其特征是难以识别和表达情绪、缺少幻想和外向的思维(Sifneos,1973)。因此,述情障碍程度高的人可能会表现出对抽象词的识别障碍。

相比之下,“多通道感应”假说认为具体词相对于抽象词更具情感效价优势。它认为具体词汇情感效价效应可及性更高,原因在于在具体词汇加工中,通过激活相关的感知运动经验,情感可以很容易地被激活(Niedenthal, 2007)。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情感的概念表征本质上是多通道的。在感知情感刺激(如笑脸、“微笑”一词)、模拟与情感相关的身体状态(如激活自己的微笑肌肉)和体验情感(如感到快乐)时,高度关联的感知、运动和情感系统都会参与其中(Niedenthal,2007)。例如,研究表明,对动态面部表情的感知可以影响一个人自身情绪状态(Hess&Blairy,2001);反过来,右侧躯体感觉相关皮质的损伤会影响识别面部情绪表情(Adolphs等人,2000)。相关神经区域的部分激活(例如,看到笑脸,阅读“微笑”一词)可促使神经相关区域的其他部分的互补激活(例如,感到高兴)。换言之,看到一张笑脸会使人感到高兴。因此,由于具体词汇与感知运动信息的关联性更强,情感效价效应在具体词汇加工过程中可能比在抽象词汇加工过程中更为显著。这一假说还认为,不管具体程度如何,具有更高可具象性的单词可能会显示出更强的情感效价效应(可具象性即,诱导形成心理图像的容易度;更高可具象性至少说明一個单词与感知运动信息部分相关。)

3.实证研究

以下三项研究明确地考察了视觉词汇加工中情感效价与具体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Kanske 和Kotz(2007)在两个词汇判断任务中考察了具体和抽象德语积极、消极和中性名词的表征,并记录了反应时(RTs)和事件相关电位(ERPs)。积极名词和消极名词比中性名词具有更高的唤醒度。第一个实验同时使用了单词和非单词按键反应,而第二个实验则使用了按键/不按键(单词/非单词)范式。他们的反应时数据证明了具体词优于抽象词,积极、消极词优于中性词(以及右视野呈现优于左视野呈现)。虽然对积极词的反应速度也快于对消极词的反应速度,但情感具体性交互作用表明,这种差异只对具体词汇有效。

Palazova、Sommer和Schacht(2013)使用ERPs和词汇判断任务,重新探讨了情感效价和具体性对德语动词的相互作用。Palazova 等人(2013)发现,相对于中性动词加工,受试对抽象情感词(积极、消极词)反应时较慢;具体动词中没有情感效价效应。他们认为,这种“相反的”情感效应可能是由于他们使用动词作为目标,与情感研究中通常使用的其他语法类别的词相比,这些动词需要更多的语义处理。Palazova 等人(2013)分析了刺激开始后连续、不重叠的50 ms 时间窗中的ERP,以评估不同的效应时间。情感因素的主要影响(积极、消极与中性)始于250 毫秒,这要先于具体性,具体性的主要影响开始于500毫秒。然而,在早期(250-300毫秒)和后期(400-450 毫秒)时间窗中都发生了显著的情感与具体性交互作用。前一个窗口显示了与反应时相反的模式,情感效价效应(积极、消极和中性)只存在于具体动词中,而不存在于抽象动词中;后一个窗口显示了情感效价效应存在于两种动词类型中。他们认为,与其他研究一样,早期效应反映了词汇语义加工。

Sheikh 和Titone(2013)用眼动技术研究了句子阅读过程中目标词的加工。目标语在词频(高和低)和情感效价(积极、消极和中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具体性上一致的。在注视持续时间中,他们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LMMs)发现,相对于对中性词加工,受试对情感词(积极和消极)的注视时间更短,但这仅限于频率较低的抽象词。具体词与抽象词相比,注视持续时间也有优势,但仅限于低频中性词。由于影响仅限于低频词,作者认为低频词的较弱表征在识别时需要更强的语义贡献,而高频词则可以在没有更强语义参与的情况下就得到充分的识别。

4.总结与展望

尽管之前的三项研究都证明了情感和具体性相互作用,但这种互动的模式和性质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一些研究仅在抽象词汇中证明了情感效价效应支持“表征替代”假说。另一些人的研究则证实了具体词汇而不是抽象词汇具有更强的情感效应,支持“多通道感应”假说。这些差异可能归因于目标词(名词、动词)的语法类别、实验任务要求(偏侧呈现、按键/不按键词汇判断、按键词汇判断、句子阅读)、使用的测量方法(RTs、ERPs、眼动测量)和测试语言(德语、英语)的差异。尽管所有的研究都控制了具体性、情感效价和词频的刺激变量,但不同的研究中,唤醒度是不同的。其他可能影响结果但上述任何研究都没有考虑的词汇变量是熟悉度和习得年龄,这可能解释了积极消极词之间的不对称性加工。因此,关于情感效价是更有助于抽象词汇加工还是具体词汇加工,仍然需要严谨的实证实验去探究,并且实验应当充分考虑实验材料、相关变量会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Altarriba, J., Bauer, L. M., & Benvenuto, C. (1999). Concreteness, context availability, and imageability ratings and word associations for abstract, concrete, and emotion words.

[2]Kanske, P., & Kotz, S. A. (2007). Concreteness in emotional words: ERP evidence from a hemifield study. Brain Research, 1148, 138–148.

[3]Yao, B., Keitel, A. , Bruce, G., Scott, G. G., O'Donnell, P. J. and Sereno, S. C. (2018) Differential emotional processing in concrete and abstract word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44(7), pp. 1064-1074.

[4]王振宏,姚昭.情緒名词的具体性效应: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2,44(2):154-165.

[5]颜学新,陈宛月,郭晶晶.中性抽象词和具体词情绪信息获得的差异[J]心理科学,2018,41(3):514-519.

本课题由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抽象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身体对心智的塑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