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益项目可持续经营的探析
2021-04-01王璐瑶张维
王璐瑶 张维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公益项目的认知以及好感不断增加,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具有公益性质的产品来表达自己的爱心,抒发自己的公益情怀,在不断优化的公益环境中,公益项目的持续经营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文章主要以“宝贝回家”公益环保袋为例,对公益项目的发展状况、经营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及改善策略。
关键词:公益;可持续经营;宝贝回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媒介信息技术的革新及公益环境的不断优化,人们对于公益事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逐渐提高,新时代背景下,政府对于公益事业更加开放包容,这种浓厚的公益氛围激发了人人公益的热情,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公益行动里。现如今,人们对于丢失儿童现象日益关注,“宝贝回家”公益环保袋通过将丢失儿童信息印在环保袋上,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范围,为公益寻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由于组织内部管理能力不足,外部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大众参与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许多公益组织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经营模式,亟待找到一条可持续经营的道路。
一、公益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多元化发展
(一)公益项目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在救助弱势群体、帮扶困难群众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公益就是捐钱”等传统的思维模式已经逐渐转变,支付宝、微博等网络平台迅速崛起,为公益事业加入了互联网元素,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之快以及传播范围之广为公益事业凝聚了更多的社会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现如今,政府对于公益事业更加支持,许多民间公益组织应运而生。民间公益组织使得公益更加全民化,人人都能成为公益的参与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为了增加社会公众的支持力度,促进公益项目的持续经营,使社会公众从被动的接受公益信息逐渐变成信息的传播者,公益项目需要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公益项目的多元化发展
1. 公益模式多元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愿意选择具有公益性质的产品来抒发自己的公益情怀,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影响巨大,公益的传播范围和渠道更加宽阔,带有互联网元素的公益项目更能激发全民参与公益的热情。以往人们“公益就是捐钱”的传统思维模式已经改变,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公益助学,使用公益环保袋进行公益寻子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在教育助学、社会关爱、宝贝回家等各个领域进行志愿服务,人人都能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从用公益廣告感染人到用公益活动带动人,再到用可持续思维聚合人,多元化的公益模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参与公益、实现社会价值的机会。
2. 参与主体多元化
在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大力支持下,公益项目日益丰富,多元化的公益活动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公益活动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吸引了普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广大网民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获取到困难群众的信息,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或在网络平台进行一对一帮扶;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传递公益信息,为公益活动助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开展或参与公益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帮扶困难群众;大学生通过校园公益活动以及社会志愿者协会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使得公益活动更加丰富,公益力量更加强大。
二、探析公益项目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宝贝回家”公益环保袋项目为例
(一)公益模式多元化背景下的缺陷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在自己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逐渐把目光转向了他人,公益活动丰富多元,参与公益的社会公众及志愿者不断增加。多元化的公益模式为企业、社会公众以及广大志愿者提供了更多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的机会,为公益项目的持续开展凝聚了更多力量。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导致许多利用公益信息欺瞒诈骗的行为发生,在这个网络诈骗盛行的年代,法律制度并不十分完善,政府对于多元化的公益模式监管不够严格,公益诈骗事件的多次发生,导致公益组织的公信力不断下降,公民对于公益活动的参与热情逐渐降低。
(二)参与者缺乏持续关注公益的意识
随着公益模式的逐渐转变,社会公众对公益项目的参与热情有所提高,但延续性不强,且缺乏分享公益和服务公益的意识,导致许多公益项目因社会支持不足而难以继续开展。现如今,随着人们对丢失、拐卖儿童现象的日益关注,宝贝回家公益寻子计划广受欢迎,有上万名志愿者参与到公益寻子活动中,“宝贝回家”公益环保袋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寻子产品,更容易唤发消费者内心潜在的公益情怀,但通过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并使用了环保袋后,往往不能持续关注环保袋上的公益信息,甚至有些是“走马观花”式的对丢失儿童进行帮助,公众无法持续并深入地参与志愿活动,导致受助群体不能持续获得帮助,因此项目很难持续开展。
(三)公益项目本身缺乏持续创新能力
近年来,公益项目日益增多,公益形式也更加丰富,但对于某些领域的公益项目还存在着重复或短缺现象。许多公益项目仅仅通过捐钱、捐物、无偿献血等传统思维模式重复地组织活动,并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想要表达自己爱心的强烈需求,导致社会公众对于公益项目的持续参与热情不是很高。现今社会拐卖儿童现象依然严峻,且找回丢失儿童的概率小之又小,基于宝贝回家公益寻子计划研发的“宝贝回家”公益环保袋,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寻子产品,吸引了很多志愿者,通过环保袋传递寻子信息,速度快、范围广,能够有效提高找回丢失儿童的成功率。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日益提高,市场上的公益产品越来越多元化:我国第一家民间志愿者公益寻子网站——“宝贝回家”寻子网,已帮助成千家庭重新团聚;河南一景区将丢失儿童信息印在万张门票上,并鼓励游客转发朋友圈,为宝贝回家增添了一丝希望;青岛的矿泉水瓶上印有丢失儿童信息,摆放在显眼位置,为找回丢失儿童增加了一条渠道;河南郑州拖鞋批发商户蔡磊4年卖出800多万双标签上印失踪儿童信息的拖鞋……
一个项目的持续经营离不开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这些多元化的宝贝回家公益产品从不同角度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都为找回丢失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久而久之,人们出于猎奇心理往往愿意选择更具有新意的公益产品,重复性强的公益活动很可能使志愿者失去耐心和激情,造成志愿者流失以及社会公众支持不足等困扰。公益项目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以更加新颖的产品吸引社会公众和志愿者的参与。
三、公益项目可持续经营的对策
从“宝贝回家”公益环保袋项目的持续发展中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公益项目的发展现状以及遇到的难题,针对公益项目在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应对策略。
(一)加强志愿服务监管,提高公益项目公信力
一个良好的公益环境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监管,对利用公益信息进行网络诈骗的组织或个人应严查严审,对不符合要求的公益项目应予以惩罚并出台相应整改措施,保障公益项目真实有序开展。2011年发生的“郭美美事件”对公益事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度上演,各类公益组织应当及时公开资助流程走向,保证财务信息公开透明,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行政管理,对志愿者进行严格的信息登记,避免不法分子窃取公益信息进行诈骗。公益组织还应加强公益项目的宣传力度,增强自身公信力,为志愿者服务提供更优质的公益环境,让社会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公益项目,从而放心地参与志愿服务。
(二)加强公益项目推广,有效联动社会公众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公益事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将线上与线下公益项目进行有效融合,运用网络平台以及实物产品向社会公众推送公益信息,不断加深社会公众对公益信息的印象与关注。让社会公众可以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随时看到志愿公益的信息,了解到受助对象的实时动态,在生活购物中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公益产品参加志愿服务。在这种浓厚的公益氛围下,公益组织要不断加强项目的推广,拓宽公益信息的推送渠道和范围,用更新颖、更具正能量的公益项目联动社会公众,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让人们随时都能看到公益,随处都能参加公益。
(三)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凝聚持续志愿意志
公益项目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能力和广大志愿者的持续参与,项目组织者要切实了解受助群體的特定需求,针对需求研发并创新自己的公益服务项目,从而实现更持久、更深入的帮扶。随着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公益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通过把日常生活用品赋予公益性质,从而将公益信息传递到每个人手中,如“宝贝回家”公益环保袋等,虽然公众参与公益的方式更加便捷了,但人们对于出现的公益信息却往往“视而不见”或者“走马观花”式的提供一下帮助,并没有较高的热情持续参与进来。因此,公益项目应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完善公益模式,创新公益产品,用更具新意的公益项目激起公众的参与热情,将公益信息更规范、更深入地传递给公众。同类的公益项目应加强合作,尽量减少公益项目领域的重复或短缺,用持续的公益思维聚合社会公众,不忘初心,将志愿服务有始有终的做到底。
四、结语
在个人参与、人人公益的浓厚氛围下,公益项目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自身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公众的持久参与。通过对“宝贝回家”公益环保袋项目进行探析,发现了许多公益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公益项目应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并完善公益模式,加大公益覆盖范围,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公益信息、更持久地参与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的持续经营对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具有持续深远的意义,通过公益项目向社会传播更多的正能量,让公益精神温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参考文献:
[1]王晓波.从公益项目到公益产品: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企业化转型路径探索——以佰特教育为例[J].长江丛刊,2017(26):148-149.
[2]罗雅丹,魏宇轩,丁皓,范语,邹霜.网络公益多元互动综合传播模式的研究与运用[J].新财经,2019(07):80-81.
[3]苏欢,崔灏,谢志戬,李月.我国公益事业现状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市场,2020(03):20-21.
[4]谢红翠,黄江胜.“互联网+”背景下志愿公益活动策略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8(02):58-59.
*基金项目:通化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宝贝回家公益环保袋——‘袋你回家”(项目编号201910202022)。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