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特点及教学策略

2021-04-01梁立宇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戏剧文本教材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活动·探究”戏剧单元为例,论述部编版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特点及教学策略,认为部编版语文教材具有紧扣课标理念、强调单元整合、以任务为导向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验戏剧表演,并围绕学习活动展开评价。

【关键词】部编版 语文教材 “活动·探究”单元 编排特点 戏剧表演 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95-0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设置了“活动·探究”单元,然而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探究”单元时没有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对该单元的教学规律认识不足,导致在教学中容易走入误区,或是对“活动·探究”单元的每一篇课文进行讲解,变成一般的讲解课,或是虽然按照课标开展教学,但是“活动·探究”的过程不完整,如对学生的探究结果没有给予教学评价。对此,教师应明确“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特点和目的,根据该单元的编排特点和目的开展有效教学。笔者现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戏剧单元为例,论述“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特点及教学策略。

一、“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特点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活动·探究”单元分别出现在八年级上、下册以及九年级上、下册,每册安排一个单元。例如,八年级上、下册分别设置了新闻、演讲单元;九年级上、下册分别安排了诗歌和戏剧单元。“活动·探究”单元安排的阅读内容丰富、多元,对提升初中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紧扣课标理念,注重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把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实际上,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设置“活动·探究”单元时正是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教学目标。

在“活动·探究”单元,“活动”主要指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部编版语文教材编者给出的活动操作流程有:“任务一”是学习课文,“任务二”是活动探究,“任务三”是进行写作。其中,“任务一”以阅读课文为主,“任务二”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主要有听、说、读、写等任务,“任务三”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为主。“探究”是指研究、探讨,学生在学习“活动·探究”单元时,需要用心地观察、发现,勇于思考和表达,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教材设置“活动·探究”单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静态的阅读走向动态、多维互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探究活动中领会语文内涵,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强调单元整合,以群文阅读的形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活动·探究”单元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是阅读课文,实际上也就是实施群文阅读的过程。所谓“群文阅读”,是指为了一定的阅读目的,将一组有一定关联性的文章进行组合阅读。群文阅读打破了单篇文本阅读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整体建构语文知识,形成多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一共设置了四个“活动·探究”单元,教材编者在每一个单元将四五篇同种文体的文章组合在一起,这些文章其实就是群文阅读的素材。以九年级下册“活动·探究”单元为例,这个单元安排的是戏剧,一共有三篇,即《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这三篇戏剧文本作为独特的文学体裁,将文学与音乐、表演等联系在一起,具有“文学性”“舞台性”双重特征。

该单元也有三项学习任务:一是阅读与思考,二是准备与排练,三是演出与评议。这一系列学习任务旨在促使学生在阅读不同剧本的基础上深入解读剧本,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理解台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养成在课内外涉猎剧本、欣赏戏剧文本的阅读习惯。语文教材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鉴赏戏剧,培养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体验戏剧艺术和戏剧创作,把握戏剧的创作特点,从而对戏剧创作产生兴趣。

(三)以任务为导向,提示具体活动策略及步骤

在“活动·探究”单元中,教材编者均设置了学习任务单,并对每一个学习任务进行简要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每一步的目标、做法、结果。任务与任务之间相互联系而富有层次性,显示出螺旋上升的编排特點。“活动·探究”单元突破了以往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独立成块的状况,为学生构建综合、立体、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平台。

例如,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活动·探究”单元,教材力求体现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活动步骤,“任务一”侧重文本阅读,明确提出这一任务的要求——把握剧本的文体特点,理解人物形象,品味戏剧语言,并给出了具体的剧本阅读策略,如“注意厘清任务关系,通过人物的言行理解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任务二”以活动任务单的形式呈现,给出了明确、具体的提示和要求,意在让教师和学生明了怎么组织活动,如何利用活动学到剧本中的知识精华。“任务三”让学生写一写对剧本和表演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将对剧本的认识由感性升华到理性。

总的来说,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设置的“活动·探究”单元通过完整的活动探究,让学生对某一类型的文本进行阅读和理解,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时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单元课文的阅读和鉴赏,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表达,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二、“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策略

部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戏剧单元选入的戏剧作品主要是话剧作品,话剧作品以独白、对白、旁白为主要表现手段,融合了文学、表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文艺成分。教师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戏剧单元教学中应以教材中的活动任务单为基础,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探究”单元的学习任务,并在学生的活动探究中实施组织管理、示范引导、建议和评价。

(一)明确阅读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在这个单元教学中,教材已经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包括梳理戏剧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了解舞台说明、熟悉故事背景。教学时,教师既不能让学生简单、孤立地阅读戏剧文本,也不能逐一讲解这几篇戏剧。“任务一”主要以阅读戏剧文本为主,教师要根据教材已经给出的提示重新制订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戏剧的人物形象、情节冲突等元素,打破孤立阅读戏剧的局面,构建戏剧阅读体系,掌握阅读戏剧的方法。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①自主阅读三篇戏剧,分析戏剧情节冲突的表现手法。②品析三篇戏剧文本的语言风格,体会戏剧中的台词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③总结三篇戏剧文本中出现的舞台说明,分析舞台说明的作用。这样设计教学避免了逐一讲解课文的做法,促使学生主动阅读戏剧文本,能够有效实现“阅读与思考”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二)进行分工合作,体验戏剧表演

教材出示的“任务二”学习目标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依据选择的剧本收集资料,明确分工,进行排练和表演。在学习“任务二”时,学生需要依据教师的指导,根据教师制订的学习活动目标开展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首先,在确定选取剧本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表演的方向,学生再设定表演情境,学会理解剧本的主题。其次,在分工筹备时,剧中的角色要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或能力,比如:导演要熟悉剧本,了解人物性格,设计舞台;演员要理解台词塑造戏剧人物形象的意义,设计人物的动作、语言等,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说话表演和肢体动作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让观众有代入感;剧务要注意舞台说明,等等。最后,在排练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学习填写戏剧排练表,从中习得语文知识。

(三)围绕学习活动展开评价

“任務三”设计了以下两个学习活动:一是师生共同评选出戏剧表演中优秀的演员;二是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戏剧的看法,写一篇文章。结合“任务一”和“任务二”开展的阅读实践活动和戏剧演出,教师可以围绕这个实践活动拟定如下学习目标:①思考戏剧文本的主题、人物形象、舞台说明、故事情节等内容,记录学生进行戏剧演出的整个过程。②尝试对戏剧表演进行评论或评价,结合戏剧表演发表看法和观点。评议任务是对“任务一”和“任务二”的拓展与升华,需要学生结合前两个任务进行独立判断,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在学生阅读戏剧文本、演出戏剧、创作戏剧这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都要进行相应的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从中获得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一般而言,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达成“活动·探究”的学习目标,二是学生的活动探究成果是否指向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总之,评价应围绕语文学习进行,并且贯穿于戏剧文本的阅读、演出等活动始终。例如,在“任务二”里,学生需要掌握戏剧要素,这是学习目标,也是评价的内容。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需要根据戏剧各个要素,对学生的戏剧表演进行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对“任务三”的评价是比较多样化的,但是教师也要以学习目标为依据,采取交流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评价,引导学生对演出进行有效评价。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将阅读、习作、实践学习置于情境当中,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养成群文阅读、研究问题的习惯,同时学会在活动情境中逐一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单元学习目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体现了语文教学开放性、综合性、立体型的特点,将阅读、表演、评价、创作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梁立宇(1973— ),女,广西贵港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戏剧文本教材
有趣的戏剧课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