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擦边球”也是好球

2021-04-01焦仁贵

杂文月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擦边球圈内人好球

焦仁贵

啥叫擦边球,词典的解释是: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喻以贬义:按规矩办事,禁止打擦边球。

首先,这比喻风马牛不相及,无性可比。这喻意是有违本意的。物理的擦边球,是竞争中胆识和运气的体现,能赢得褒扬、获得掌声的。不管是篮球擦边球,足球擦边球,乒乓球擦邊球,都是以掌声雷动、呼喊叫绝而收场的。而且,相对于规规矩矩的进球,这跌跌撞撞,歪歪扭扭,连滚带爬进去的擦边球,往往更令球迷惊讶狂喜,它更多体现出一种追求极致和自信的精神。这正是观众看好和欣赏的。

试想,如果球场上否定擦边球,观众以正中球论英雄,会是什么结果?队员持球,一步三思,投不投,投了中不中,中了会不会擦边,擦了边得分还是丟分,恐怕持球途中,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别说正中,连擦边也无望了。

物理的擦边球,判之有线,断之有边,衡之有界,界限分明,一目了然。擦边了,只要进球,就是好球。足球、乒乓球仍是它的一分,篮球仍是它的二分或三分,没人会减它半分,更没人宣布擦边球无效。有人会因它的悬乎勉强,小瞧它,藐视它吗?没有。一样的掌声送给它,甚或更烈。

喻出来的擦边球就不一样了。一旦被指为擦边球,指责、训斥、谴责、藐视、禁止都来了,而且是不容质辩的。你想弄清哪儿擦边了,他会说你狡辩抵赖;你想弄明白啥时擦边的,他会说你强词夺理。总之,擦边球这事,只可受之,不可辩之。说你擦边了你就擦边了,没擦边也擦边了。因为本就没边没界,全凭嘴说呢,你岂敢跟他较真。

被比喻为打擦边球的人有多少呢?大凡制度、规章、法律、条文、规定、规范、章程要求人所遵守,或不可违反的,都可能有擦边球出现。凡被戴上擦边球这顶帽子,便成了狡猾的人、偷机的人、钻空子的人。他那擦边球,便被疑出花花肠子,析出各种动机,他便成了所在范围危险的人,不得不防之,交往谨慎之。

赛场上众目睽睽之下的进球谁也不敢否定,胆敢有人判擦边球无效,观众都不答应。喻出来的擦边球,猛一听似乎并没有否定,但就怕有人从动机上慢慢否定,如说动机不纯呀,个人主义呀,缺乏大局呀!你说这擦边球还是个好球吗?

这样一来谁高兴呢?当然是那些打球不沾边的人,欲进球而无胆识的人,甚或不打球而炫耀球技的人,他们可有了讽刺挖苦的噱头,哈哈!擦边球,有水平!那些跃跃欲试者,那些冲攻猛打者,那些自信满满者,那些勇往直前者,无不警而戒之,教训铭记。

擦边球打错了吗?他们应该如此被否定吗?如此对待他们,公平吗?首先在逻辑上讲不通。否定打了擦边球的人是以正中球来作范的,意思你不应打擦边球,应打正中球。猛一听似乎没错,但否定擦边球,其实是一种形进实退的做法,后果是危险的。

假如生活中有一个治者所盼、民众所向的圈,我们称之为文明圈,圈内的人享受着各种荣誉称号,圈外的人被以批评、教育、训斥、指责、处罚,甚或各种手段强其入圈。那入了圈的擦边人,该享受哪种呢?是享受尊崇呢,还是被训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前者,而不应是后者。因为他们是圈内人,尽管被视为擦边的圈内人,也终是圈内人。有些人的善意大摡是把他们往圈中赶赶,圈边危险,容易出圈。如果用这种“鞭打快牛”的方法赶,大概赶不到圈中,怕是会赶到圈外去的。

擦边球是一种贬低、歧视的比喻,喻之于生活更乏恰当。凡入生活文明圈的人,其目标是文明,擦也只是迈向文明的过程,这样的目标不应被怀疑,更不应该被嘲笑。应该用对待物理擦边球的态度和方式,对待生活中的擦边球。相信鼓励的作用会大于嘲讽,而文明期待的是掌声。

猜你喜欢

擦边球圈内人好球
美疫情救济款被“圈内人”瓜分?
送我一个好球
“圈内人—圈外人”关系与博物馆的社会生成(上)
“圈内人—圈外人”关系与博物馆的社会生成(下)
安全莫打擦边球
诺贝尔经济学奖最佳人选
诺贝尔经济学奖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