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陆犯焉识》中陆焉识的形象特征

2021-04-01潘玉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形象

潘玉梅

内容摘要:《陆犯焉识》是严歌苓在20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与其以往的作品相比,《陆犯焉识》中,作者不仅把写作角度更多的放在了男性的刻画上,而且还是以20世纪中国这样独特的历史年代来思考知识分子的命运。本文着重探讨作品主人公陆焉识的形象特征。

关键词:《陆犯焉识》 陆焉识 形象

严歌苓在以往小说中,对男性形象着墨不多,而2014年出版的《陆犯焉识》,就是以她祖父为原型的长篇小说。作者不仅把写作角度更多的放在了男性的刻画上,而且还是以20世纪中国这样独特的历史年代来思考知识分子的命运。这部小说“是严歌苓第一次将深刻的目光转向了自身家族史,特别是转向了祖父这一代知识分子。”[1]

小说中的主人公陆焉识,大高个、一头卷发。一块欧米茄、一件英国毛呢大衣、一个蓝宝石的领带结,是他的标配。然而这样的陆焉识到底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呢?

一.怜悯善良的陆焉识

陆焉识,一个大户人家的长子,在其十四岁时父亲去世,在看到恩娘,也就是嫁给父亲才八个月的冯仪芳,因为要被退回到娘家哭得像个泪人似的。他最见不得女人流泪了,因此十四岁的他坚定地对恩娘说,不会把恩娘送回去的,他会赚钱来养活恩娘的。这就是陆焉识骨子里的善良,对他人有怜悯之心。怜悯一个孤苦女人,怜悯一个被命运摆弄了的女人。

陆焉识十八岁时,恩娘又带来了她的侄女冯婉喻,陆焉识和婉喻的第一次见面看到的就是一个小恩娘,当他知道那个冯婉喻是恩娘要剥夺他爱情的自由,而强加给他的妻子时,焉识的内心非常痛苦,那么和婉喻的交流自然只能是敷衍。当恩娘开始说自己为他、为这个家有多辛苦的时候,陆焉识感到不耐烦,因为恩娘总是会将自己的贡献扩大,让你觉得你已经欠了她很多。因此焉识为了摆脱这个局面,说要出国留学。这是陆焉识将了恩娘一军,但是陆焉识又怜悯女人,陆焉识对女人的怜悯是他的致命伤。当陆焉识一说完去美国留学,恩娘那落泪而变形的脸,让他一阵悲怜:恩娘好可怜,已经被父亲摆布了,现在想做媒婆也只是想少受一点摆布。女人的可怜也让他这样的男子没有出息。最后陆焉识做了让步,同意和婉喻结婚,这也是基于对恩娘的同情。陆焉识虽然妥协,但是又不甘心,不愿将一个男人仅有的一次爱情自由拱手让出,所以不与婉喻同房,他认为可以牺牲自己,其实这种牺牲原本可以避免,但因为他的善良和他对女人的怜悯,让他无法做出避免这种事情发生的举动。这也体现出他的教养,陆焉识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受过高等教育,这样的背景也不容他忤逆长辈。

在他成为陆犯之后,在大西北的荒漠上依然没有流失自己的悲悯善良情怀,在大饥荒时代,不仅犯人吃不饱,就连看管的人,也是一个个饿得脸上浮肿。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时候,看到梁葫芦——他的一个少年杀人犯狱友,被加工队长“加工”掉半边脑袋,他把自己每天的定量食品分一半给躺病床上的梁葫芦,并且把自己藏下来的稀有的糖精片也搭进去了,亲自喂给梁葫芦。在被教管干部邓指恼怒地拿着手枪逼问他自己的妻子到底去没去过毕队长那里的时候,陆焉识在吓掉半条命的情况下做了伪证,保全了邓指妻子的性命,陆焉识这样做既是对女人的怜悯,也是内心的善良所致。在贫瘠的大荒漠上,陆焉识没有贫瘠掉内心的善良,依然保持着善良和怜悯的情怀。

二.慷慨大度的陆焉识

陆焉识确实是个非常慷慨的人,但和其他人的慷慨有不同,他是那种真正的对钱不在乎,拿学费给近视的大卫·韦买了一副昂贵的眼镜,在国外留学期间,更是呼风唤雨的请客吃饭,帮助别人,给所有熟人买醉,不介意自己的吃亏,也不介意任何人向他索取。大卫·韦就是每周都会来他住的地方,让他请客吃饭,他反而还挺喜欢大卫·韦的到来。陆焉识的慷慨不仅表现在对朋友们仗义疏财、大方接济上,还表现在对恩娘和婉喻的善待。陆焉识在留学期间享受了五年的自由而放浪的生活,回国后见到了恩娘与婉喻,回想自己的生活,再想想恩娘和婉喻,又从心中怜悯起她们来。而这种怜悯,正是慷慨所驱使的,他同情弱者,见不得人家可怜。于是以一种同情并施舍的姿态与婉喻圆房,即使是施舍,也是因为陆焉识内心的慷慨大度。

陆焉识的慷慨还表现在,他无法坐视别人的窘境。在回国后,大卫·韦也回国了,却是困窘不堪,连妻儿的温饱也不能照顾。陆焉识在看到大卫·韦如此落魄后,想到的就是要接济他们,尽管那时的他家境不如从前,还是很慷慨的、真诚的去做这件事。所以那个晚上,他就亲自去了大卫·韦家,虽然扑了空,没做成,可这份慷慨的心意已经表露出来了。尽管后来的大卫·韦恩将仇报,他也没有去恨大卫·韦,反而同情他。这就是慷慨大度的陆焉识。严歌苓在小说中描写道“从他记事开始,他就为了不让别人为难,常常做别人为难他的事,做别人要他做的人。他做了别人要他做的人,得到‘随和大度、‘与世无争的评语,甚至大咧咧、心不在焉的好意嗔怪,他是满足的。”[2]也许这就是陆焉识的慷慨大度的原因了。

三.清高孤傲的陆焉识

当大卫·韦被辞退回国后,穷困潦倒,找到陆焉识让他借篇论文给他,好让他在国内谋份教授的职业,好养家糊口,这时的陆焉识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很同情大卫·韦的处境,但论文不能借,因为他认为论文造假是可耻的行为,而且他陆焉识就剩下书里学问这么一快福地了,怎么能就这么给糟蹋了呢?当大卫·韦斥责他变了,不像以前那样慷慨了,陆焉识只能再次诚恳道歉,他可以再给他买昂贵的眼镜,买多少副都可以,但是论文真的不借。这正是他骨子里清高的体现,他是陆焉识,是知识分子陆焉识,所以他做不出弄虚作假的事,也不愿做这种可耻的事,学问就是学问。也正因为这份清高孤傲给他日后带来了祸患。

后来因为陆焉识的一篇文章提到日本语言的发展,在抗日战争期间,提到日本的语言,无疑撞到枪口上。这也是他的清高惹的祸,展示才学却不考虑时局。因此陆焉识被骂成“汉奸”,而在背后骂他的人正是大卫·韦。这时的陆焉识依然没有与之对骂,而是心平气和地解释:语言就是语言,就算打世界大战,人类的语言还是妙趣横生。这就是知识分子的清高。然而这样文绉绉的对答,让对手更加找到了证据。其实,语言从来就是一些人奴化另一些人的手段。就这样,陆焉识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会馆里,已经不招人待见了。当一个好心人告诉他要有自己的群众,要善于投靠对手的对立面,还要拉对手的对手做朋友,并给他留下了一家杂志社的地址电话和几个人名。然而陆焉识不是立刻去找到自己的“朋友”,而是研究起这家杂志社来,认为杂志社有些骂手骂的比较风度翩翩,不骂人时,小说、诗、论文写得也挺不错。因此,他并没有立即去找对手的对手。

1945年底陆焉识从重庆一无所有的回到上海,陆家因为战争已经开始败落了。陆焉识不得不再谋份教职的工作,当听到要考核时,陆焉识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因为考核的是他在重庆时坐过牢的政治污点,虽然说考核是为了证明他的忠诚,但却抵消了他自认为应该坚持的东西,那就是作为一个文人知识分子的学术自由。因此强烈的自尊心迫使他放弃了这个考核,转而去找凌博士帮忙。然而作为一个清高而孤傲的陆焉识,其文人气息很浓,就连送礼都变得局促不安。虽然说这场战争让他有了一些改变,不是那个“为任何事也不会求人”的陆焉识了。但文人骨子里的清高和孤傲是不会因为战争而被磨灭,尽管他很有才学,善良而且慷慨,可是在钻营的生活中,在乱世中,却始终只是个没用场的人。追溯起来,“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缺乏自觉独立的群体意识。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政统要求学统为其服务,从而使学统依附于政统或是最根本点。”[3]也正因为陆焉识的清高孤傲,才让他这样的文人知识分子没用场。

通观陆焉识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出,陆焉识的性格特征微妙的体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他就是一個清高、慷慨、潇洒但又不失善良和怜悯之心的知识分子。他的遭遇让我们明白了个人在时代里的渺小与无奈,也深刻体会到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顿。而这,恰恰也是作品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丁扬.严歌苓:以“家族史”写作折射知识分子命运[J].中华读书报,2011,9:21.

[2]严歌苓.陆犯焉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43.267.

[3]汤一介.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前途[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43.

(作者单位: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形象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