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斯洛理论下《蝴蝶梦》中“我”的心理分析

2021-04-01李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蝴蝶梦自我实现马斯洛

李璇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小说中叙述者“我”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叙述者“我”各时期的心理变化,深入探索叙述者“我”这一角色的成长,启发现代女性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追求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生活。

关键词:马斯洛 心理变化 自我实现

一.引言

(一)小说《蝴蝶梦》及其作者简介

英国著名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出生于1907年5月13日。自1922年起,达芙妮·杜穆里埃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蝴蝶梦》是其成名作。

《蝴蝶梦》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英格兰的康沃尔郡,当时的社会环境主要表现为:父权制当道;女性地位低下;女性意识觉醒。小说以年轻怯懦的无名女主人公“我”为叙述中心,讲述了发生在一个叫曼陀丽庄园里的故事。小说开始介绍这座闻名于世的“曼陀丽庄园”,接着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交代了女主人公“我”是个孤女,在给范霍珀太太做侍女的时候爱上了德温特——著名庄园曼陀丽的主人。婚后回到了美丽辉煌的曼陀丽庄园。婚后的日子里,叙述者“我”过得并不幸福,感到德温特前妻——溺死在大海里的吕蓓卡似乎阴魂不散,丈夫时常对“我”大发雷霆抑或不闻不问,怀疑丈夫还思念吕蓓卡,这更使“我心情抑郁。

“我”主动提议举办化妆舞会,让大家觉得虽然曼陀丽庄园换了女主人,但其他的还和以前一样。我有心取悦丈夫,却中了丹弗斯太太的诡计,在舞会上把自己打扮得很吕蓓卡一样。当“我”出现在丈夫眼前时受到了严厉的呵斥。有一天传来海底发现沉船和吕蓓卡遗体的消息,德温特被怀疑是杀害妻子的凶手,这将小说推入了高潮。但最后真相水落石出,德温特无罪释放,可女管家不甘心这样的结局,放火烧毁曼陀丽。曼陀丽庄园从此消失,“我”终于也放下了心理负担,和德温特过上了幸福平静的生活。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概述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马斯洛的动机理论也称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早期他将该理论分为5层,主要有:

生理需求,指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主要有衣、食、住、行等,是首先要得以满足的需求;

安全需求,指不受失业的威胁,生命财产得到保护,社会环境安全,人身、健康、道德、家庭均有保障从而产生的需求;

归属和爱的需求,指被朋友、家人、爱人等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等的需求;尊重需求,指获取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包括自我尊重、被尊重以及尊重别人等;

自我实现的需求,指在精神上臻于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最大程度。

二.叙述者“我”的心理历程变化分析

(一)叙述者少女时期及其安全需求分析

1.叙述者的少女时期

叙述者“我”的少女时期是范霍伯太太的侍女,她时刻带着自卑和胆怯的羞态。范霍伯太太总是把她当作与人搭讪的诱饵,或者让她捎口信、打听情况,“我极厌恶这类差使”,“我讨厌自己非得在她的诡计中扮演这样的角色”①。这一时期的“我”丝毫不敢對别人的行为说“不”。但这时候的叙述者每年领着范霍伯太太支付的九十英镑的薪水,这笔钱可以维持她的基本生活,免除衣食住行的困扰。

2.安全需求分析

这一时期的“我”安全需求表现为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所以最基本的生存和生命需求是满足的,但此时的“我”感受不到尊重。只能够满足生理需求,她真实的想法和做人的基本权利是不被允许的,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生理需求被满足后,紧接着的高一层次的安全需求产生并会主导叙述者的生活。

(二)叙述者恋爱时期及其归属和爱的需求分析

1.叙述者的恋爱时期

真正让叙述者彻底离开范霍伯太太是德温特的出现。初遇德温特时,德温特邀请“我”一起入座。“他大概看出了我为难的处境,用温柔的声音对我说话,问我是否再加一点咖啡”②,向来受到别人冷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热情和温暖。两次见面之后,叙述者就已经感觉到了一直憧憬着、渴望得到的爱感觉。两人相处的愉悦和幸福此时已经完全挣脱了范霍伯太太这一牢笼的束缚,“我”和德温特闪电结婚,贫穷、怯懦的侍女转眼间成了德温特夫人,成了著名的曼陀丽庄园的女主人,成了和范霍伯太太一样有金钱和地位的贵妇人。

2.归属和爱的需求分析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她的安全需求满足后,归属和爱的需求开始被激发了。

“我”厌恶范霍伯太太的尖酸刻薄、势利粗俗,在遇到德温特之后,“我”欣赏、崇拜这种绅士的文明,想努力融入这种文明的生活圈,因此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言行举止优雅得体,能够与德温特相配.“我”想获得德温特的认可,归根结底是想得到这个圈子的认可,从而满足归属感。以婚礼为标志,“我”的归属和爱的需求基本满足。

(三)叙述者婚后生活时期及其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分析

1.叙述者的婚后生活时期

婚后的“我”不再是个卑微的侍女,而是著名庄园的女主人。可诸多现象表明,所有人都不认可、尊重这位新的女主人,首先,庄园到处摆放的是已经亡故的吕蓓卡的遗物;其次,女管家丹弗斯太太百般刁难;最后,丈夫德温特喜怒无常,常常独自发呆。加上仆人对吕蓓卡的赞赏,这让“我”觉得丈夫德温特心里始终想念亡妻吕蓓卡。

这让“我”陷入极端的痛苦之中,她朝着大家认可的方向去改变,结果却徒劳无功,“我”在悲痛到极致时突然意识到应该成长,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为了重振女主人的威望,也为了博得丈夫的欢心,“我”用心地举办了一次化妆舞会,希望通过这次舞会让大家觉得曼陀丽虽然换了女主人,但是还是和以前一样。然而遗憾的是,“我”的精心准备却中了丹弗斯太太的诡计——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后来吕蓓卡及其船被发现后,“我”终于知道了真相。在经历了之前的种种挫折后,“我”开始变得成熟了,在这件大事上,和德温特一起坚强勇敢地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困难。无论是主持曼陀丽的各种大小事,还是与各方面的人物交涉,“我”已经能应对自如。

2.尊重需求分析

叙述者归属和爱的需求基本满足后,此时更高层次的需求——尊重需求出现并主导者“我”的行为,此时上一层次归属和爱的需求对“我”的成长仍然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我”想要被尊重的欲望更加强烈。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如果需求是不被满足的,应该会采取一些行动,使目前占主导地位的需求得以满足。此时“我”已经迫切地产生了尊重的需求,那么必将采取行动来满足,小说中最明显的事例为化妆舞会的举行。虽然她的梦想在丹弗斯太太的诡计下失败了,然而重要的是努力的过程。化妆舞会失败后,面对着巨大的打击,“我”没有悲伤得失去理智,而是开始审问丹弗斯太太,战胜了内心的怯懦,赢得了自尊。除此之外她还赢得了男性的尊重,与塞尔上尉的谈话的例子显示了她的巨大进步。在知道船长有急事要找德温特的时候,她表现出了一个成熟的女士的一面,这使得他们谈话顺利进行。“我的恐惧,我的自信,我的羞怯,我绝望的自卑感,现在必须被征服,如果我失败了,我会永远失败”,③到现在,叙述者终于认识到了她自己的地位,价值和自尊,并在同一时间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

3.自我实现需求分析

沉船事件后“我”知道了吕蓓卡和德温特婚姻的真相,吕蓓卡的形象和“我”自己创造的恐惧瞬间完全颠覆,逐渐走出了吕蓓卡的阴影,这对叙述者的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时期“我”的自我实现需求起主导作用,这也是需求层次的最高境界。“在我身上毕竟已出现了某种先前没有的东西,”④,“先前没有的东西”指的是叙述者新增的勇气、自信、从容和自我肯定。叙述者终于明白,她没有理由害怕吕蓓卡和其他任何人,她是新的女主人。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人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欲望。在她丈夫告诉她他杀死了吕蓓卡并且面临着法律的制裁的时候,整个家庭都被焦虑和恐惧笼罩着,与德温特的恐慌和焦虑相比,“我”的表现平静,镇定和智慧,“我”想与丈夫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此处是“我”心理历程的一个巨大变化,这表明“我”的内心世界越来越成熟,有能力控制现在的局面,实现自己的自我需求。至此,“我”呈现出来的形象已经和原来完全不同了,现在的“我”是被所有人认可的新德温特夫人,是拥有独立意识的新女性。

三.结语

“我”的成长体现了作者对女性主义的不断追求和感悟,系统分析其在各个时期的成长变化及其付出的努力,从单纯的“我”闪婚时的自卑天真到婚后遇到种种挫折时的迷茫彷徨,从顿悟之后到最后迎来人生的柳暗花明,“我”的成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她内心的需求和外部的刺激,这使得想要成长及变得完美的欲望不断膨胀,正是因为有追求有欲望,她才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蝴蝶在破茧而出之前,只是一只丑陋的毛毛虫,毛毛虫在茧中挣扎的过程正是它成长的过程。人的成长与破茧成蝶一样,也是与挫折交战,与失败抗衡,与磨难拼搏,只有蓄积内在的力量,将人生的底蕴积累、沉淀得厚实而凝重,在“挣扎”中领悟飞翔的真谛,才能使自己走向成功。達芙妮·杜穆里埃笔下的叙述者,尽管和当时大多数女性一样被生活所困,地位卑微,但只要内心有所追求,就大胆地朝着自己的追求努力吧。

参考文献

[1]达芙妮·杜穆里埃.蝴蝶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2]曹静.《蝴蝶梦》和《简·爱》中哥特式写作手法的比较[J].镇江高专学报,2007(03).

[3]曹晓东.《蝴蝶梦》中女性形象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4]陈蔚.从女性哥特主义传统解读《蝴蝶梦》[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05).

[5]陈曦.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

注 释

①②③④达芙妮·杜穆里埃.蝴蝶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蝴蝶梦自我实现马斯洛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Analysis on Two Female Figures in Rebecca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关于“自我实现”的刚性需求
摄影作品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论体育教师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