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三个智慧”育人共同体的实践

2021-04-01李罗兰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智慧班级疫情

【摘要】本文论述构建“三个智慧”育人共同体的策略:开展智慧教学,用制度引力,用实践助力,用名师传力;建设智慧团队,组建教务团队、班主任团队、班级教师团队、家长团队,达到个人价值与团队绩效的双赢;实现智慧发展,从学生的课余生活、心理疏导、中考动员、生命教育等方面谋发展。

【关鍵词】智慧教学 智慧团队 智慧发展 育人 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5-0077-02

“三个智慧”是我校一直倡导的育人核心,即智慧教学、智慧团队、智慧发展。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校积极践行“让每个孩子成长得更好”的教育使命,把学生的快乐成长和长远发展放在首位,有效构建“三个智慧”育人共同体,走稳走好教育之路。我校始终坚信,与国家定能取得“抗疫战争”的全面胜利一样,智慧的种子定能发芽生长,长成参天大树。

一、实施智慧教学

(一)紧跟防控任务,用制度引力

我校行政领导班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学校复学工作的通知》(桂新冠防指〔2020〕40号)《玉林市玉州区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玉区教〔2020〕7号)的精神,面对新形势开拓先行,多次召开视频会议,研讨制订适合本校实际的导学方案、计划。我校自上而下地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进行:一是教务处根据学校的导学方案、计划,布置科组和教师制订导学计划,及时推送学习内容方式,推荐线上教学软件,科学推进导学工作;二是各科组长组织教师进行线上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学习各种直播软件(腾讯会议、钉钉等),分工制作导学案,积极掌舵学科航向;三是教师转换角色,自学新技术,制作微课指导学生,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

(二)聚焦线上教学,用实践助力

线上学习辅导完全颠覆了以往由一支笔、一本书、一个课件构成的传统课堂,可再难也难不倒我校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的教师员工。在线上学习辅导初期,我校教师尝试利用微信群、QQ群推送导学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掌握腾讯课堂等软件的应用方法后,开始自制教具,最大限度地还原原生课堂,“网红主播”上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慢慢地积累了经验后,教师熟练应用课堂派、问卷星等软件,化身教学小能手,如今已能随时随地进行课堂检测、互动答疑等线上活动,各年级、科组统一步调进行学科考试,进行网上阅卷、评卷,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狠抓教学质量,用名师传力

我校教师注重打造精品课堂,其中陈业权、王芳琼、卢静等教师的优秀课例被玉林市教育局选入“停课不停学”平台进行展播。因为封村,初三化学老师冯武英滞留在农村,仅凭一部手机、一支笔和信笺纸,做到了既可以用练习题图片与学生共享板书,又可以用视频完美呈现写在纸上的解题过程,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赞赏。为保障抗疫期间学生学习不中断,还在休产假的英语学科老师黄怡君、刘规芳顾不上襁褓中的宝贝,立即投身于直播课堂。我校教师在关键时刻敢挑担子,在责任面前不回避、推诿、退缩。

二、建设智慧团队

(一)突出教务团队

对学校教务处而言,线上学习辅导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校教务领导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通过“三思三阶”模式(“三思”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三阶”是理论研究阶段、实践应用阶段及总结推广阶段),以有效教育为引领,搭建集教学、培训、科研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一是分年级管理教学工作。由蒋党培、罗云分管九年级教学工作,由黄传波、李罗兰分管八年级教学工作,由吴夏宁、韦超分管七年级教学工作,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科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根据各年级的特点与任务,科学制订各种方案、计划;二是每周推送各年级学生学习计划安排表。由各科组长填写下周学习辅导的内容,到各教务分管领导汇总,再到学校公众号及时推送,精准而科学地指导着每周的教学工作;三是通过多次研讨提高线上学习辅导、作业效率的方式方法,始终以“学习求效率,辅导不急进”为指导思想;四是认真制订《任课教师登记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表》《班主任汇总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表》,通过掌握相关数据,切实把握学生动态,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各科组、各班级以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五是组织线上、线下学科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做好质量分析,作为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

(二)突出班主任团队

在教师队伍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人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负责组织班级学习等工作,还架起了学生、家长和任课老师间的桥梁,是推行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一切为了学生”,我校班主任肩负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工作中。首先,不定时召开线上家长会。尤其是在第一次线上家长会上明确共同目标、学习内容、监督方式,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了充分的动员准备。其次,有效组织班级教学工作。班主任不仅要把每天的学科任务推送到学生群和家长群,用电话通知无网络条件的学生,还要组织学习情况的检查和与家长间的沟通联系。最后,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线上学习辅导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实现新技术优势的最大化,又不可避免地存在无法实时监测学生学习的弊端。我校由教务处主导,各班主任活用教务处制订的《××班××科停课不停学情况登记表》,安排任课老师填写学生每周的上课出勤、作业上交等情况,汇总表格,上交至教务处,公布到学生群、家长群。就这样,班主任针对异常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

(三)突出班级教师团队

我校各个班级教师团队以班级存在的管理或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为基础,尤其是针对如何提升各学科线上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经常利用微信群或QQ群进行共同讨论和研究,以提高班级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语文教师通过网络以文学作品中动人心弦的思想情怀感染学生,这时,会听到书声琅琅,看见笔耕不辍,感受到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数学教师积极发挥聪明才智,让学生看到教师一步步周密的推算过程,提问、验算、解答、展示,完整而充实的课堂通过网络得到了精彩的呈现;英语教师时刻思考如何让讲解更加声情并茂,有效地调动网络另一边的学生高效地学习,大胆开口读英语,用外语的风采、轻松的学习跨越时空,架起知识的桥梁……班级教师团队建设打破了“单打独斗”的状态,切实提高了班级管理质量。

(四)突出家长团队

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不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需要积极参与家校共育的家长团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我校针对线上学习辅导无法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这个问题,先是由各班主任与本班家委多次召开视频会议,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聘请“家长老师”参与线上课堂管理,由家长轮流值日负责考勤,让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假”学习的学生在家长的监管下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家校共育取得良好成效。只有家校合力、齐抓共管,教师、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事半功倍。

三、实现智慧发展

(一)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校每周都会推送一些小实验、唱歌、跳舞等综合实践课程,为学生打开通往科学、艺术的大门,学生则利用自己的专长为疫情期间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同时,我校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针对学生居家学习期间不方便出门的困难,组织学生在家做操、跳绳等,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抵抗力。此外,我校组织防疫知识手抄报比赛、劳动小能手比赛等,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校合理设置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学生的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我校组织全体学生、家长收看玉林市玉州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疫情下“宅家”的亲子教育》,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增进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感情;我校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圆圆精心录制了《缓解焦虑,冲刺中考》微课,从察觉焦虑、认识焦虑和调节焦虑三个方面,专门为九年级学生、家长制作了一碗心灵鸡汤,而后,她又制作了《从自由到自律》微课,为全校学生、家长讲述如何从营造氛围、任务启动、量化推进三个方面维持自律;我校公众号每周按时推送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知识,向学生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看待疫情的观念,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健康,为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注入精神力量。我校心理疏导课程给疫情之下居家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会他们科学减压和放松心情,引导他们以平稳的情绪应对疫情,合理开展在线学习,为学校2020年春季期的开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的中考动员擂响战鼓

我校七年级学生制作了美篇《玉州八中19级居家学习效果检测》,用实际行动为师兄、师姐加油打气;八年级学生制作了美篇《学海千里迎会考,风鹏正举创辉煌——玉州区八中八年级全体教师为18级同学会考冲刺助力篇》,打好地理、生物会考这一仗,为明年的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九年级学生距离中考已不足百日,他们拿出了真学的实劲、敢学的狠劲、善学的巧劲、常学的韧劲,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争抢时间,提高效率。他们把学习的每回打卡都当作对梦想的一次次回应、对信念的一次次致敬,努力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把疫情带给中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四)学生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堂恩曾有这样的诗歌片段:“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在生命教育的课堂中,学生开眼看世界,不仅重新感受了“小家”的味道,而且重新审视了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奇迹。同时,学生还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偶像是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把自己培养成国之栋梁。

我校教师团队相信,经历全校师生的努力之后,埋下的智慧种子定会萌芽和成长,逐渐长成参天大树。我校凝聚每一位教师的力量,发挥只争朝夕、守望相助的精神,将会在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上走得更宽、更远。

作者简介:李罗兰(1986— ),女,广西玉林人,大學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智慧班级疫情
战疫情
班级“四小怪”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