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对傣族佛寺壁画的影响
2021-04-01王雯禄
【摘要】小乘佛教传入云南后形成了以傣族为代表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壁画作为佛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播宗教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集小乘佛教文化与民族艺术于一体,傣族壁画按照题材和思想划分有三类,即佛经故事类、民间习俗类、神话传说类。傣族佛寺壁画表现形式感强,具有独特的民族审美特色和宗教特征。
【关键词】小乘佛教;傣族壁画;壁画艺术;宗教文化;傣族佛寺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2-173-03
【本文著录格式】王雯禄.小乘佛教对傣族佛寺壁画的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2):173-175.
一、傣族原始宗教文化
傣族地区的原始文化最初是由朦胧的宗教意识和民间习俗构成,其产生和发展的演变历程与人类起源一样,生存环境的变化和民族的社会风气都影响着民族文化的诞生,这是一定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审美文化有利于民族精神的传播,宗教反过来对傣族社会的审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傣族原始居民与其他区域的先民一样相信“万物有灵”,对于神灵的信仰是出于对其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崇拜,由此演绎出图腾崇拜、信赖巫术等。先民敬仰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也敬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与人为善”的思想也就从远古流传下来。小乘佛教传入后与本土初始文化产生了碰撞并逐步融合,汲取了傣族宗教文化的精髓,进而取代了以神灵信仰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对傣族聚居地区宗教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佛教传入傣族地区
约在公元前600年,佛教在古印度诞生,继而分化成两大支系,分别是北传大乘佛教和南传小乘佛教,南传佛教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称作小乘佛教。《佛陀之教史话》中记载,公元 661 年,祖腊历纪元前二十三年,佛教自泰国勐闰,又经缅甸景栋传入中国云南,在西双版纳建立了第一所佛寺。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主要在佛寺和佛塔,这是信众们心中的圣殿。傣族审美随着佛教教义的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以宗教艺术为核心的、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小乘佛教这一宗教信仰自缅甸和泰国通过边境交流进入中国云南后,现主要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临沧等地方流传。由于小乘佛教这一佛教派别在我国的滇西南地区流行,又因为云南地处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心,使得中国与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拥有了区域共生的文化血缘,在该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皆受到小乘佛教的影响,因此中国小乘佛教具有国际性、边疆性;寺院林立,信众人数多,也凸显了其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
三、傣族佛寺壁画
壁画作为小乘佛教佛寺特有的建筑装饰绘画,普遍分布于小乘佛教佛寺中,即当地人口中的缅寺。壁画以传播佛教教义和民间风俗为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审美艺术、文化发展。选用的题材和内容糅合了小乘佛教教义故事和极富傣族民族风情的艺术特征,具有浓郁的人文特色和艺术文化气息。
(一)佛寺建筑
“佛寺”一词在德宏傣语被称为“奘房”,在西双版纳傣语里称作“洼”。在傣族地区村村皆有佛寺,佛寺又由寺门、佛殿和僧舍、藏经亭等建筑组成。佛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塑像,佛殿四周装饰以壁画,佛殿的建筑往往采用砖木结构的材料。而僧舍顾名思义,是和尚住宿和上课的地方,比如在曼宰竜,僧舍的内墙和外墙上都有丰富的壁画。又比如,位于景洪市的西双版纳总佛寺(图1)是当地最早的南传佛教寺院,与曼听公园相连,也是西双版纳佛寺中最高级别的佛寺,更是西双版纳信徒朝圣的中心,因而在傣族人民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作为小乘佛教朝圣的圣地闻名东南亚。在摆着大鼓的平房内墙上也绘有佛本生题材经画图像。在傣族佛寺的柱子横梁上还可以看到金水漏印图案,色调主要是白色和金黄色,体现庄严肃穆之感。
藏经亭造型也十分精美,功能有藏经诵读、举行僧侣晋升仪式。形式十分多样,三角亭、四角亭、六角亭和八角亭。位于勐海县的景真八角亭(图2)就是一座多边塔形式的八角亭,该亭为木结构,高15.42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据当地村民叙述,其外形是仿照释迦牟尼佛的帽子而建造的。内外饰有各种植物、动物和人物图案。
(二)佛寺壁画
傣族壁画主要绘于小乘佛教寺庙的墙壁上,砖墙用石灰浆涂抹平滑,以绘画、雕刻或金水漏印等工艺手法呈现。高徽南在其著作中将绘制内容划分为佛经故事类、民间习俗类、神话传说类。具体图案除了人物还有自然植物、神兽图腾等。粉墙壁画即指绘制于墙面上的画,也是佛寺壁画的主要形式,另有一些绘于木板墙,但傣族地区处于热带不利于壁画的长久保存,这也影响了寺庙建筑所用材料。
傣族佛寺壁画没有固定的尺寸,具体大小根据建筑墙面的大小而定。除了主殿内墙和外墙,也可以在内殿的天花板和佛像背后看到壁画。壁画表现技法有线条勾勒填充和金水漏印。在绘画颜料方面,用矿物颜料调和胶水,绘画时一般先用墨笔勾勒,然后设色,程序相当于重彩壁画,独具本土化风格。金水漏印图案(图3)则是傣族佛寺中常见的一种装饰性图案。制作方法是,预先在将要绘制图案的梁柱、墙壁上刷一层黑色漆当作打底,漆干后涂上红色油漆直至调出暗红色底面。再运用类似于刻纸的技法,刻出佛像建筑、佛塔、人、动植物等图案,将图案模板用金色漆漏印在梁柱和墙面,可以看到一单元的金水图案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规律地重复出现。
壁画内容涉及到了大量的佛教经典故事和民间文学,佛传故事类画以描绘释迦牟尼生平事迹为主,将传记性情节图像化,以传播佛的思想。最常见的壁画题材是佛经和佛本生故事,这些故事根据《贝叶经》的内容得来,比方说《召西塔》《维先达腊》,一些著名的壁画《释迦成佛图》《佛祖巡游记》等都被画家临摹过。“古达玛”即释迦牟尼,宣传教义采用题材通常以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长--成家出家--成佛”为中心线索,形式类似于连环画,有人物、故事和情節,以完整的故事描述佛的一生(图4)。通过释迦牟尼身披袈裟、艰苦行善、觉悟而成佛的故事,说明只有秉持坚韧的毅力和笃定的信念才可以达到佛的思想境界。
另外,一些题材则是傣族民族特有的传说、神话、故事。图案以人物传说与瑞兽图腾为主。在滇西南地区,傣族是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主要群体,小乘佛教和傣族本土宗教一起构建了傣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社会心理、行为习惯,使傣族社会得以运转和发展下去。神话传说类壁画有《神牛的故事》《人首鸟身的孔雀》《白神象的故事》等,民间习俗类的著名壁画有《召勐出游图》《宴舞图》及《宴乐图》等。傣族壁画中最常见的民间经典之一《召树屯》,属于神话传说类,该则故事脱胎于印度的《树屯本生经》。作为经典的爱情类叙事长诗,也是热门创作题材。壁画上也绘制了许多关于召树屯王子与孔雀公主楠木诺娜的宫廷生活画面。
这一经典题材除了壁画,还应用到了傣族剪纸图案(图5),也产生出了舞剧、傣剧等其他样式的文艺作品。剪纸这种民间工艺诞生于原始宗教盛行时期,后来作为傣族民间工艺应用广泛,民俗剪纸的应用具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剪纸图案与壁画图案的相似点在于,构图完整,作品都有明确主题,人物、动物、植物造型鲜活,生动且拥有民族特色。
四、民族审美特征在壁画中的体现
(一)壁画中人物文身的审美特征
笔者在佛寺壁画中看到,男子的人物造型在身体躯干及四肢处画有文身,可以见得,傣族有文身的古老习俗,在傣语中叫作“沙墨”。历史较长,傣族因临水而居,有这样一个民族传说:古时傣族的聚居地旁,水中有怪名为“批厄”,然而生活在水边的人类不得不下水捕鱼捞虾,但又恐惧批厄。有一位勇敢的年轻人不小心捕了形态为鲤鱼的龙女,他将龙女送还之时,龙宫大臣为他画了特殊的花纹在身上,批厄见到花纹后落荒而逃,年轻人便将此事告诉了村民,从此傣族便有了文身习俗。还有一种说法是,傣族祖先依靠菩提树上的夜明珠发出的光照明,被魔鬼偷走后,勇士为了夺回夜明珠一路上蘸取植物的黑色树浆将地图画在身上。傣族男人身上之所以文刺图案,是为了寄托对英雄的崇拜和对祖先的怀念。花纹种类有直、曲线条,水波纹,云纹,动植物,文字等。
(二)壁画中人物服饰的审美特征
壁画中的人物造型极具傣族文化的审美,画中的人物服饰尤其是女子服饰多样而不失简洁,古典的同时又很灵活。西双版纳地区是水傣服饰,特点是对襟短衣罩窄袖短衫,视觉上与筒裙相连。虽然修身但衣襟边有纽扣可以穿脱,这样的衣服可以很好地彰显出女子优美的体态,所以画中人物也是婀娜多姿,身材苗条。傣族妇女喜欢盘发髻,可以看到画中的人物造型,女子大多结发髻于头顶,侧面簪鲜花以装饰。德宏地区由于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服饰被称为汉傣。在发饰上,已婚妇女盘发缠巾,未婚女子戴绣花帽。在衣服颜色上,已婚的普遍穿黑色,未婚的可以穿浅蓝色、白色窄袖短衫配花筒裙。另外,还有玉溪市的花腰傣服饰等。
(三)壁画中审美特征的融合
德宏傣族地区的佛寺壁画因为地理原因受到汉传佛教的影响很大,在人物造型等方面有所不同,比如德宏芒市佛寺中的壁画作品。佛寺留下汉化的痕迹,除了保留佛寺题材壁画的应有特质外,墙壁上的绘画还采用了与《西游记》《封神演义》相关的汉文化名著,这是由于书中诸葛亮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影响深远。也出现了隋唐名将秦琼、尉迟恭等门神形象,这样的风格特色是因为吸收了内地的年画、门画的艺术特征; 此外,画面中还有带有汉字题词的山水花鸟画等。这些壁画中的新形象、新风格的出现是德宏傣族明显汉化的特征体现。但壁画中仍然保留使用傣族乐器、象脚鼓舞的经典造型。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傣文化与汉文化是相互融合的。
五、小结
傣族壁画受到小乘佛教影响,由热情张扬的色彩、佛教故事的题材、泼放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来。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图案装饰的艺术层面,可以说,傣族佛寺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实际上,小乘佛教艺术化的载体就是傣族佛寺的建筑和绘画艺术。在傣族地区的佛寺建筑中,除了有大量的粉墙壁画外,还有木板做底的称为板底绘画,以及布面绘画,即彩色颜料绘制于布面上的布画,比如佛幡,悬挂于寺内的殿堂梁柱之间,每逢傣族节日,如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或其他民间重要庆典,每家都会将佛幡赕进佛寺作为装饰,成为“多赕多福”的民间习俗。目前,数量上保留最多的还是粉墙壁画。傣族的民族艺术多体现于壁画、金水漏印、剪纸及文身图案中,其中,尤以绘画见长的粉墙壁画中的图案极具特色,其人物采取散点平面透视却看着合理,这种手法是傣族壁画的特殊之处;还有红底金纹的“金水”壁饰,它为造就佛寺浓郁的宗教氛围功不可没。笔者认为,保护及发展傣族壁画艺术,要注意既有表现宗教艺术的特征同时又流露出傣族本土化美学的朴实率真,最大程度地保留傣族社会的民俗气息。
参考文献:
[1]陈兆复.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高徽南.傣族审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9.
[3]朱维明.傣族缅寺壁画[J].新美术,1981(1):85-89.
[4]赵静.西双版纳傣族壁画艺术探析[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3.
[5]王登云.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美育功能[D].昆明:云南大学,2012.
[6]崔新汇.傣族佛寺壁画美学风格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5.
[7]安佳.傣族佛寺壁画创作心理探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3(4):20-25.
[8]郝云华.傣族佛教壁畫艺术的变迁[J].民族艺术研究,2001(4):54-58.
[9]赵云川,安佳.略谈傣族佛寺中的“金水”[J].中国美术,2013(6):104-107.
[10]佟德富.佛教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2):50-56.
[11]洛婕.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佛寺壁画初探[J].中国佛学,2016(2):261-272.
[12]洛婕.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佛寺壁画初探[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18:64-75.
[13]殷会利.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形中审美意象的延续与变迁[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14]田玉玲.供奉与表达——傣族南传佛教艺术与“赕”的关系解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0.
[15]吴平.融合·演变·出新——谈傣族佛寺艺术与外来佛教艺术的关系[J].民族艺术研究,1993(3):10-16,50.
[16]郭巍.云南傣族佛寺壁画风格类型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34(9):35-38.
[17]李靖寰.中国佛教艺术的一支奇葩——谈傣族的佛教造型艺术[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4):80-91.
[18]王艳琦.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1):175-177.
作者简介:王雯禄(1995-),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