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人工智能的“能”与“智”

2021-04-01张勤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光头裁判伦理

张勤坚

2020年,除了疫情之下线上教育如火如荼之外,人工智能也是妥妥的年度热词。也正因其“火热”,所以就想说说。或许,我列举的几个例子,可以印证我的基本看法:目下所谓的人工智能,确实还有些“能”耐,却远谈不上很有“智”慧。

几年前,有同事外出学习,极其羡慕兄弟学校那近乎与真人等高的人形机器人,仅几句简短的人机对话,便吸引了一众人的目光。隔了也就半年光景,在某个场合再聊关于“智能机器人”这一话题时,却是另一番感慨,说那么大一个机器人其实还不如家里几百块的“小X”功能强大。确实,智能机器人的功能强大与否,取决于它的“脑瓜”灵不灵,跟“个头”大不大没多大关系。

去年11月1日晚,我刷到一条视频,说是因为疫情,苏格兰某电视台在直播一场无人现场观赛的足球比赛时使用了“AI”技术,这项技术的“精髓”是摄像镜头会随着足球的运动轨迹自动跟踪拍摄!这一听就觉得很智能很高级的样子。

我猜想,这套算法的核心应该是以“圆”“白”“亮”为三要素,这也确实抓住了足球的主要特征。问题是,具备这三大要素的,除了足球,还有可能是“裁判”!

比赛正式开始了——

AI摄像机卯足了劲自动跟踪那位头上顶着比真足球还足球的“光头”主裁,于是几百万守在电视机旁的球迷随着镜头看了一整场光头裁判满屏乱跑的个人秀。

看看,智能和智障,就隔着一个电视屏幕。

去年12月底,一則南昌图书馆两个服务机器人为了争读者粉丝“吵架”的新闻,又一次冲上热搜。这个新闻有趣吗?当然有趣!但所有的有趣和好玩,都是人为解读(代入)之后产生的。

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出现类似“争”粉丝现象,绝对是一个“BUG”,而两个“脑容量”相当的机器人“吵架”,不吵个三天三夜能分出“胜负”(死循环)?因此,想劝架就得有“人”先服输(条件判断)。所以我一直在想,和孩子们谈人工智能,讲讲故事的同时,还是要多谈谈编程。

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已然是渐行渐近,但类似于老年人用“塑普”对话智能冰箱时出现“十四是四十”这样的尴尬情景,一时之间还难以彻底消除,未来的路还很长。

同时,还有许多所谓的“智能化”操作,会给我们带来另一种困扰。例如图像和视频处理,以前绝对是个技术活,现在只需一键搞定,零技术的智能(傻瓜)操作,必然会更多涉及伦理及道德层面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及早警惕并及时进行防范的。

PS:去年8月份马斯克“猪”横空出世之时,我曾与我的学生们讨论过很多问题。例如,安装脑机接口的危险指数,华佗式的斧凿刀劈当然是不行的,但现代高科技的激光手术就一定安全吗?又如,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指针深入大脑内部(侵入式),而不使用比较常见的头戴式接触?

还进行过关于伦理层面的多向度探讨,如带接口的猪成为“猪中领袖”的可能性,带接口的猪的聪明程度有可能比肩“二师兄”,甚至可以直接和人类PK吗?

我觉得,此类综合性讨论,还是蛮有意思的,人工智能教育,也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编程和造物,需要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

猜你喜欢

光头裁判伦理
NBA本赛季有5位女裁判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算“10”
豌豆漫画
我家有个“光头强”
光头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我家有个“光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