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带货究竟带来了什么

2021-04-01孟雨

计算机与网络 2021年2期
关键词:市场监管总局监管

孟雨

2021年,直播电商经过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后,即将拉开新的帷幕。1月15日,港交所上载了快手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值得注意的是,各项业绩指标中,快手电商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最为迅猛,相比2020上半年的1 096亿元,第三季度单季GMV达945亿元。也就是说,2020年前9个月,快手电商GMV已达2 041亿元。

2020年9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上)中国直播电商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4 561.2亿元。

2017- 2019年,国内直播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分别为:196.4亿元、1 354.1亿元和4 437.5亿元。其中,2018年增长率高达589.46 %,2019年增长227.7 %,2020年增长预计为118.86 %,依旧保持三位数的增速。

也许从来没有人会想过,一个行业竟然可以发展得如此迅猛。2020年是直播电商跌宕起伏的一年,由于巨额流量的吸引,许许多多的明星、网红和企业家都纷纷加入到直播行列。面对巨大的线上消费市场,推销者和售卖产品的鱼龙混杂在所难免。

过去一年,直播电商既经历了高光时刻,又遭遇了乱象低谷。然而,也正是因此,促使了各级监管机构和平台纷纷出手进行整顿。

不可否认,电商直播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种种问题。但也要看到,电商直播在提振经济、促进地区发展和推动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线上经济潜力被进一步挖掘,直播带货更引发了一股全民参与的热潮。

一方面,它提振了经济,通过“消费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快手扶贫报告显示,2020年3月~ 9月该平台推出了“百城县长·直播助农”系列活动。活动覆盖了全国超过50个市县,举办了近200场的直播助农活动,逾50位市长和县长在快手直播间出镜,累计成交额达3.6亿元。

另一方面,它激发了更多岗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和工信部等13部门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自主就业,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

2020年7月,在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和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新职业中,“直播销售员”位列其中,这代表着大众所熟知的“电商主播”“带货网红”作为一个新职业获得了官方认证。

同时,随着直播电商产业链各端岗位的逐渐细化,除帶货主播外,前端的场景包装师、直播讲师、直播内容编辑和选品师等,后端的技术、产品生产、运营、仓储和物流等,各岗位的人才需求均随着直播电商的高速发展而呈现出爆发态势。

直播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风口之一,迅速崛起且量级庞大的市场需求势必将引领一波创业、就业新浪潮。当然,这一产业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将进一步丰富商业链条,让中小商家们得以在其中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从而减少营销成本。而大量人才的引进则更利于新兴电商及视频直播产业新生态的打造,从而促使整个线上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毫无疑问,直播电商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的一股强劲力量。面对问题与优势同在的局面,它究竟该如何破局完成新的成长和蜕变?

首先需要法律法规兜底。2020年7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同年10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把网络社交、直播平台纳入监管范围。这些新措施的出台为电商直播划清了底线。

其次,平台方的监管必不可少。正如前文所说,快手等平台已经针对电商直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监管,并加大了处罚力度。未来,期待这些措施能形成长效机制,并根据新问题不断推出新措施,做到与时俱进,对症下药,让监管更到位,更有力。

最后,也希望行业自律不再缺位。商家、主播等应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规范直播行为,树立正确的商业观,摒弃过度炒作、剧本化的推销模式,将更多精力放在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上,营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朗的直播生态。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将成为直播电商结束野蛮生长的转折之年,进而步入良性、有序的发展轨道。

猜你喜欢

市场监管总局监管
直播带货问题分析及建议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重拳打击“傍名牌”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全国首个市场监管互联网执法办案平台在杭州上线
安监总局:前四月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致7385人死亡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