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打造研究

2021-04-01林旭红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视觉形象本土化

【摘要】随着国内各类户外音乐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品质,户外音乐节的视觉形象打造也显得日趋重要。基于此,文章以迷笛音乐节为例,研究中国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的打造,融合本土特色,完善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打造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户外音乐节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方向。

【关键词】户外音乐节;迷笛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3-115-03

【本文著录格式】林旭红.中国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打造研究——以迷笛音乐节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3):115-117.

现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个性的生活方式、精神的享受体验成为当今越来越热门的话题,而这也成为人们追求品质生活的象征。二十世纪以来户外音乐节更成为享受生活与传播文化的另一种创意方式。

音乐节把音乐带到了户外,现已成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众多音乐节的举办已不再是纯粹给乐迷们以听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而户外音乐节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节+”产业化发展模式,也成为城市和地区对外传播的文化名片。

国内大型著名的音乐节主要有迷笛音乐节、摩登天空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玩石音乐节、恒大星光音乐节等。其中,迷笛音乐节是现代音乐最响亮的品牌之一,被称为中国的“伍德斯托克”,《纽约时报》更称迷笛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这样的一个多元化平台,现代时尚都市年轻人对一个开放、潮流、多元的享受音乐方式的渴望被得到满足,同时也能使年轻人去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对音乐的个性和态度。

一、本土文化的定义

对于本土文化的定义,有许多种说法。本土文化并不是传统文化,它是各种文化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重新阐释的文化,具有独特性、民族性与纯粹性,是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1]

随着各地区之间的界限模糊,本土文化已不再绝对化,它渐渐走向国际化舞台,并纳入国际化的基础范畴当中。但毫无疑问,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全球化既有利也有弊。因为全球化既可以使本土文化得到创新和发展,也会让本土文化固有的特色和内涵以及自我地传承创新能力逐渐衰微甚至丧失。

二、国内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打造的概况

(一)户外音乐节呈现“井喷式”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的户外音乐节的发展就已经领先于世界,并有着相对成熟的运作机制。人们对音乐节非常共情,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们都会相继去参加每年举办的或大或小的音乐节。与国外的发展现状相比,我国户外音乐节的发展相对较晚且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是近几年来,一些国内的音乐产业公司看出这种舶来品的新型演出经营模式的潜力,纷纷加入行列。

户外音乐节不仅是一种新的娱乐休闲与音乐结合的模式,同时也折射出了一种当下人们追求时尚生活品质的态度。现如今,愈来愈多的年轻人选择去音乐节中释放自己的压力,表达自己的情绪,标榜自己的个性。所以,各种各样的音乐节争相呈现在我们眼前。

(二)户外音乐节的视觉形象打造现状

户外音乐节现早已成为都市年轻人休闲娱乐的首选活动,各种各样不同视觉形象特色的音乐节层出不穷,如:具有特定设计风格的魔马音乐节、蘑菇音乐节、东海音乐节;近年新兴的长江主题音乐节;带有国际视野的摩登天空音乐节;象征春天、浪漫和爱的草莓音乐节;具有科技感和时尚感特质的玩石音乐节以及推广周末音乐休闲新方式的恒大星光音乐节等。这些音乐节的视觉形象大多都是以一个独特的标识符号进行打造。还有一些其他风格的小众音乐节,如上海爵士音乐节等。但这些小众的音乐节由于自身发展的原因,难以形成自己独具一派的主题特色视觉形象。

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节的数量与日俱增,虽然数量在逐渐增多,但音乐的内容呈现出固定、单一以及品牌影响力呈现出缺失的趋势。视觉形象符号的不断重复出现,导致固化的打造模式限制了品牌创新的发展。大部分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音乐节主办方并不知道应该将自己的音乐节塑造成何种气质,也不太清楚自己的目标人群究竟是谁。盲目燥热,一味追求感官刺激,缺乏音乐节的品牌气质和主体内涵,视觉形象的打造更是同质化严重。重复固定的视觉形象虽有利于辨识,但随着音乐节的品牌影响力扩大,视觉形象的打造也要有进一步的差异化创新和完善。

三、结合本土文化特色打造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

(一)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打造的意义

结合本土文化特色打造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对于本土文化传播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本土文化借助这种新的流行趋势,传播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刻。并且融合本土的特色文化,以文化积累作为设计传承的根本,一方面能展现本民族的文化智慧,另一方面能使得品牌传播更具有感染力,视觉形象更加丰满,受众目标人群的接受度更高,发展也更为长远。而注重户外音乐节的品牌形象打造也有益于品牌自身区别于各大形形色色的音乐节,让观众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在这样的视觉传播下,观众的观感体验会随着品牌自身打造的深入而上升,受众参与感也会更加強烈。

(二)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打造的发展探索

1.迷笛音乐节的打造特色

(1)创作主题的社会共鸣

迷笛音乐节作为中国原创音乐节的起源,其视觉形象的打造也相对地成熟和完善。

社会的公益问题和相关的热点话题,迷笛音乐节都会融入到其主题创作当中。每年的迷笛音乐节主题都是结合时代发展热点,其中会涉及绿色环保、精神态度等方面。如:2002年的“向劳动者致敬”、2003年的“摇滚支持动物保护”、2004年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2005年的“拯救中国河流”、2007年的“绿色与和平”、2008年的“宽容”以及2010年的“低碳生活”等。[2]

与其他音乐节主题内容地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迷笛音乐节的主题视觉形象会把当年的热门话题内容凝练并以最直接的文字和图形的创作方式体现在海报上。如:2011 年的“爱熊行动”(图1)、2012 年的“PM2.5”、2014 年的“减少鸣笛”、2016年的“远离毒品,靠近音乐”、2017年的“点亮眼睛”以及2018年的“拒绝塑料饭盒”等。[3]

这样的主题创作形式,不但引起了受众的社会共鸣,也让迷笛音乐节更具社会责任感和本土化特色。

(2)创作内容的文化积累

迷笛音乐节在创作內容上相比于其他音乐节的固定形象内容表达,则选择了文化积累作为设计传承的根本。带有浓厚的本土意味的同时也是进一步地丰富了迷笛音乐节的视觉形象内涵。

迷笛音乐节与社会公益相结合的视觉形象打造已经从自身品牌视觉形象符号的反复强调中脱颖而出,进入了更深一层的内容表现创作层面。这也是一个音乐节品牌走向成熟地表现,不仅不局限于固定的视觉符号运用与千篇一律的主题内容表现,还把这种新型的流行趋势与中国的本土文化很好地进行融合。

在众多形形色色的音乐节视觉形象打造当中,迷笛音乐节以自身独具特色的主题内容表达和创作设计形式领先于各大音乐节,走在国内音乐节品牌影响的最前列(图2)。

(3)创作形式地传承和创新

而在创作形式设计上,迷笛音乐节灵活使用多样的艺术创作形式与设计风格融入到视觉形象当中。这不只是设计风格上面的多样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形式地传承和创新。例如:中国木刻板画的融入、中国印章的使用与街头艺术和涂鸦手绘的新潮创作形式相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创作方式(图3)。

2.户外音乐节的打造原则

从迷笛音乐节的视觉形象打造当中,可以得出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打造的三个原则。首先,在创作主题上要选择符合自己音乐节品牌内涵和风格的形式,并与中国本土化相适应才能更好地扩大自身地影响力。其次,在创作内容上要有自己品牌的文化积累,这是音乐节品牌发展是否久远的关键所在。对于一些国内相对老牌的音乐节品牌来说,要把自身的文化积累发掘出来并加以提炼运用;而对于一些新兴的音乐节品牌则有很重要的指引性作用。最后,在创作形式上既要传承又要创新,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品牌文化内涵与视觉形象。

户外音乐节的视觉形象打造,应当合理地去运用这三个原则,以此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音乐节品牌。

(三)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打造的方法

1.本土文化丰富视觉形象内涵

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的打造,依靠本土的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元素去设计创作,这需要运用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与自身品牌内涵有着相适宜地表现形式。这也需要对原生的本土文化素材进行再次创作表现和运用,将这些文化元素创作在视觉形象上,凝练出属于自身的视觉形象本土化打造特色。能使得户外音乐节自身具备良好的品牌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也不仅能丰富视觉形象内涵,更能使受众产生共鸣。

2.本土文化多维度建构视觉形象

除了视觉元素上的提炼与本土文化结合,还需更深层次地与本土文化相融合。例如,结合国内的本土风情和国情,甚至具体到与地域的文化相适应,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丰富视觉形象内涵。与品牌视觉形象进行多维度建构,这样才能把本土化彻底地与品牌视觉形象进行融合。而视觉形象的多维度包括联觉感官、材质感知、受众感觉与之前提到的地域感情等等。

由于现今户外音乐节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新的生活休闲方式,主要受众人群是90后与00后的年轻一代,所以要更加强调感官、感知、感觉与感情多维度的互联互通,这也是要在视觉形象本土化打造时体现出来的。以带给新一代年轻人以全方位的享受体验,从而加深对品牌的认同度。

四、结语

中国户外音乐节发源于以地下摇滚乐为主的迷笛音乐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现已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但是,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发展仍处于初期摸索的阶段,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的打造,是国内户外音乐节的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塑造音乐节个性的同时制造差异化,在众多音乐节的发展中脱颖而出。并且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本土文化特色,为户外音乐节的视觉形象打造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方向。

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发展空间还很广阔,但无论是何种视觉形象的打造方式,都离不开本文中所提到的打造原则和方法。户外音乐节将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爱好者的聚会,更是一种新的大众生活休闲方式,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自然的灵魂的相遇,这都是需要我们为之而努力的。

注释:

[1]齐天俏.本土文化的视觉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再造[J].大众文艺,2016(1):162.

[2]李婕.浅析音乐节主题设计的提炼和视觉表现——以迷笛音乐节海报为例[J].环球人文地理,2014(9).

[3]李婕.浅析音乐节主题设计的提炼和视觉表现——以迷笛音乐节海报为例[J].环球人文地理,2014(9).

参考文献:

[1]高山,高心语,王澜婧.中国户外音乐节海报视觉传播的特征分析[J].东南传播,2017(8):135-138.

[2]罗锦雄,卢思安.浅谈广西本土文化元素在茶产业品牌中的应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6):89-91.

[3]杨晓晶.公共艺术背景下的户外音乐节本土化构建初探[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

[4]张笑梅.中国户外音乐节的文化特征解读[J].音乐传播,2014(2):53-58.

作者简介:林旭红(1994-),女,汉族,广东惠州,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美术(视觉传达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视觉形象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我省中小企业视觉形象工程的推广及策划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毒树之果”证据排除规则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