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趣筹—基于共享创新模式下的大学生众筹服务平台探索
2021-04-01周川人陈晓星方稚淇
周川人 陈晓星 方稚淇
摘 要: 以宁波市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个人性格、个体能力、创业资金、创业途径对大学生创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体呈现交互性分布态势。基于此,提出建设并通过e趣筹平台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设想。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e趣筹大学生众筹服务平台 创业影响因素 创业意向
一、引言
2018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通过打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幅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支撑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1]。由此可见,国家宏观政策给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双创节奏”也在逐渐加快。但是大部分创业群体仍然置身于跌宕式格局,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运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影响大学群体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入“e趣筹众筹服务平台”,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浪潮注入动力,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结合统计数据科学性、可靠性、有效性等要求,围绕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展开,主要有个人性格、个人能力、创业资金、创业途径[2]。为保障问卷质量,设计之初启用试行版与运行版,试行版题项相对较多,在所在班级以及学院调研。精准回收以及整理分析后,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运行版问卷,用来集中反映创业影响因素。问卷内容除去填写人基本情况等信息外,问卷测度项都是依据李克特量表进行评分,每个回答项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个选项,分别对应5、4、3、2、1五个分值。
(二)问卷发放方式以及数据收集
本着节约资源和成本的出发点,此次问卷在宁波市各高校就业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借助问卷星平台广泛发放。整个调研周期为3个月,总共投放1000份问卷,按照问卷填写残缺项大于2项的原则筛选出无效问卷42份,最终确定出95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5.8%。
(三)样本误差控制
根据统计学原理,数据调研存在一定的误差量。为保障数据的真实有效,调查者缩减误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此次调查主体为宁波市在校大学生,我们通过前期组织工作与高校就业中心工作人员达成一致意见,利用在校生空余时间,分年级、分批次、分时间组织填写调查问卷。如果发现大家在填写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则可以及时对问卷测量项做出适应性调整,及时弥补缺陷。调研过程中也存在着一部分群体反映因客观原因造成问卷填写错误,为有效提高问卷回收率,问卷星平台也安排有二次针对性发放。至于样本最终呈现的准确度和可靠度,将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
三、研究分析
(一)数据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基于Cronbachs alpha系数大于0.7的判定标准,运用SPSS软件对量表分析得出:KMO=0.917>0.7,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见表1)。所提取的4个因子累计方差为82.663%(见表2),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
(二)因子分析
在因子分析中,所得特征值大于1且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等于40%,则可以列为显著性因子。所提出的4个因子特征值都大于1,累积方差贡献率82.663%,基本能够在现有样本总量上集中反映样本的特征。由于分析过程是针对变量进行的,而在本量表中各主成分因子又是正交的,所以对初始成分矩阵进行正交旋转(见表3),用以反映量表描述程度。
通过最大方差法旋转得出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列举如下各因子载荷量具体分布情况(见表3)。
量表主要测量项主要反映四个主成分因子:(1)主成分因子一为个人性格,根据总方差解释表可知其特征值是6.395,涵盖敢于冒险、善于交际、心态调整三个指标。因此高校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强培养以激发大学生创业活力。(2)主成分因子二为个体能力,根据总方差解释表可知其特征值是2.354,涵盖团队协作能力、运作经营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三个指标。所以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除了具备理论知识,还应注重能力的培养。(3)主成分因子三为创业资金,根据总方差解释表可知其特征值是1.775,涵盖家庭经济援助、大学期间兼职收入、大学生创业贷款三个指标。在前期高校调研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创业启动资金欠缺,这也是阻碍创业实践的主要矛盾[3]。(4)主成分因子四为创业途径,根据总方差解释表可知其特征值是1.396,涵盖网络创业、团队创业、概念创业三个指标,其描述的是大学生创业可能存在的几种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优先选择项集中于网络创业、团队创业。
四、研究设想
(一)e趣筹平台介绍
1.模块简介。本平台针对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分为四大模块:资金整合模块、学习资源模块、实习演练模块、多平台对接模块,整体布局遵循相关性原则,但由于外界环境有一定的动态性变化,模块的资源整合以及更新功能也会逐步完善。前期工作优先以解决大学生创业瓶颈期难题为导向,积极探索趋于完整的解决方案。
2.分模块内容:(1)资金整合。大学生创业遇到的普遍性問题大多为前期启动以及维系资金短缺,直接制约工作进程[4]。前期调研显示:创业团体吸收持续性投入资金居少数,除非创业想法、方式以及收益在投资人眼里具有递增性收益趋势,否则很多都因资金链短缺而停滞。针对这一问题,e趣筹平台依托高校就业服务中心资源,与各类型企业商讨协商争取达成合作意向。(2)学习资源。理论源于实践,也用于指导实践。创业之前,一定的领域知识需要定量学习,比如政策方面、经济方面、金融方面、相关行业方面、人际交往方面、技术方面等。e趣筹平台会同步开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系列栏目,及时上传学习资源,供创业者研读与阅览。此模块还需要有资源筛选组,涉及一定量的人员投入,主要工作是提炼重点,像国家政策、最新研究成果等对外发布整体性较强。为节 约时间,凝练性上传也是要求之一。(3)实习演练。由于各高校教学安排的不同,大学生群体最适合实践锻炼的周期集中分布于寒暑假期间。e趣筹平台为了最大化的提高创业人的实操能力和社会经验,将广泛搜集信息源,整合周边高校、企业以及优质人力资源公司的实习信息,介绍给意向人员。一定的社会锻炼对于创业人洞察市场前景、发现市场需求以及规划创业路径等具有战略意义。(4)多平台对接。当下求职创业渠道与途径有很多,像58同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boss直聘等。e趣筹平台设想是:争取在其他平台上建设校园专栏,将目标群集约化,以至于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群体。当然其开设的前提不仅对强大的信息库有考量,而且需要多层次协商以及支持[5]。
(二)建设e趣筹平台主要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运营成本问题。从描述的该平台发展方向,要想解决好,亟须投入资本支持。我们创设小组基本也以在校生小组组成,还有一些指导老师。创设之处第一个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该如何解决?现阶段考量主要是申请创业补贴、學校支持以及拉赞助等,项目启动前这块问题必须解决。
2.技术问题。无论是e趣筹平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的开发还是学习资源的获取以及日常维护都需要技术人才,而人才的选聘不单单是单方行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都是应聘者内心的标尺。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在高校中寻觅,方式多样:讲座形式、招聘会形式又或者是晚会形式等。
3.人员问题。e趣筹平台建设初期搭载的四个模块对人员匹配提出了挑战, 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调度问题。采取方式可以是招募实习人员、高校创业园等,问题相对棘手,做出的最坏打算 是创设团队包揽。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与持续性效度较低。
4.对接问题。文中提到的多平台对接涉及复杂的社会学以及人际沟通,企业是以营利为根本目的,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既是目标也是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完备的前期市场调研,发现市场需求以及企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同时还是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单位的作用。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以宁波市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获取相应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求影响大学生参与创业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个人性格、个体能力、创业资金、创业途径四因素对大学生创业群体存在显著影响;敢于冒险、善于交际和心态良好是激发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团队协作能力、运作经营能力和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保障;家庭经济援助、大学期间兼职收入、大学生创业贷款是影响创业的关键;网络创业、团队创业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的首选途径。针对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短板,提出建设e趣筹平台的设想,期望通过e趣筹平台以多种方式演练磨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个体创业能力,为大学生顺利走上创业之路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9/26/content_5325472.htm,2018-09-26.
[2]廖藏宜,闫俊,许晓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8(3):44-53.
[3]陈云.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关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
[4]王美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03):34-38.
[5]陈昀,贺远琼.创业认知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34(12):12-19.
〔本文系2019年国家级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1910876041);“2020年度浙江万里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研究成果〕
(周川人、陈晓星、方稚淇,浙江万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