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华纺织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2021-04-01田静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老旧工厂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于老旧工厂的发展记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因此对于工业遗产的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山西晋华纺织厂是中国少有的百年老厂,它的发展历史见证了山西以及整个华北地区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它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对工业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的继续传承,并对于维护山西的历史风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晋华纺织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再生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3-072-03
【本文著錄格式】田静.山西晋华纺织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再生设计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3):72-74,90.
一、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相关理论阐述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 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的,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及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进入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山西作为老工业积淀厚重的省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于工业遗产的拆与保、遗弃与利用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碰撞。因此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是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优秀案例包括很多,国内的优秀案例包括北京798 艺术区,艺术区中驻入了许多的艺术家,将时代发展的潮流艺术进行了展示,很好地延续了历史的发展,实现了旧建筑与新艺术的结合,成为了北京的特色地标。国外对于工业遗产的改造历史较为久远,如德国鲁尔工业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北极星公园,由于大批钢铁厂的倒闭,经过政府出资改造,形成了全新的艺术园区。将原本废弃的地方变得充满生机,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山西晋华纺织厂距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是山西近现代重要的工业遗产,它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进入 21 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宣布破产。对于纺织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正面临严重的挑战。如何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纺织工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建立山西特色晋华1919艺术园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分析
(一)当前工业遗产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1.工业厂房闲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的工厂出现破产现象,因此一些工业厂房开始闲置。这些闲置的厂房不仅影响城市的区域容貌,而且造成浪费。因此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当下值得注意的问题。
2.产业单一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旧手工业已经无法与新时代的技术比拟,旧手工业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生产需要,因此造成传统手工业的产业结构单一。旧工业建筑的遗址导致城市环境面貌较差,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此需要对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再利用。
3.历史文化的缺失
随着旧工业厂房的搬迁以及拆建,导致历史文化缺失,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不仅使得旧建筑得到改造利用,而且使得历史文化得到宣传,重塑历史文化内涵,建设文化创意园区。
(二)工业遗产改造的模式
1.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
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工业遗产开始得到重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对工业遗产开始改造,改造的主要模式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8号桥、上海半岛1919、上海同乐坊、西安大华1935、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南京1865产业园、成都东郊记忆等。北京798艺术区是典型的旧工业遗产改造的文化创意园区,改造风格较为简约,材质以红砖为主,在园区内尽量保留原有的工业结构、生产设备等工业时代元素,营造独特的文化艺术园区。北京798艺术区是将旧建筑改造成博物馆、咖啡厅、艺术家工作室、公园等,形成集文化、休闲、娱乐、展览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
2.城市公园模式
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城市公园的模式也包括很多,如中山岐江公园、后工业景观公园、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等。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以保护为原则,保留原始工厂的风貌,将工业设备和旧材料再利用,将工业遗产历史文化通过景观进行再现。将文化、艺术、旅游等主要功能进行重新塑造,将工业遗产再利用,打造为一个展示工业历史文化、建筑空间、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公园模式,让游客产生对工业文化的认识,产生不同地体验。
3.城市博物馆模式
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博物馆模式的案例也有很多,如世博会博物馆、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重庆工业博物馆、长春电影制片厂博物馆等。城市博物馆是以历史文化展示为主题,体现旧时代的工业文明。在成都工业博物馆的设计中,并不是随便拆建,而是将原有厂房的结构进行保留,根据政府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功能置换,保留原有的工业建筑元素,例如水塔、钢架、厂房,在室内和室外进行工业历史文化地展示。形成室内和室外的艺术展示区,将工业设备和材料设计为室外的雕塑,向人们展示旧工业历史的文化发展,改造设计不仅能够延续工业文化的历史记忆,还能增加人们的参与性,感受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能够进一步宣传地域文化。
三、晋华纺织厂的历史背景及现状分析
(一)晋华纺织厂的历史背景
晋华纺织厂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城市中心地带,东与寿阳县交界,西同清徐毗邻,南与太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市相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山西晋华纺织厂始建于1919年,距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是山西近现代重要的工业遗产。山西晋华纺织厂项目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确定了“晋华 1919 项目”的总体思路与发展方向,组织编制了《山西省晋中市晋华纺织厂旧址文物保护规划》,确定了旧址保护利用的方向性指导意见,受到晋中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晋华纺织厂的现状分析
1.厂区环境现状
晋华纺织厂原厂区平面为方形(图1),南北走向,厂区分为东西两个片区,目前西区已经拆除,东区建筑保留,正在建设改造中。本次课题主要以东区改造设计为主,东区保留的建筑分别为南门、东门、机修车间、纺纱车间,欧式办公楼、9间仓库、水塔。经过多次的实地调研,目前纺纱车间和机修车间还处于原始状态,内部摆设纺织厂遗留的纺织设备。仓库改造为宴会厅进行举办婚礼,还处于建设中。其他空间还处于原始风貌,因此对于晋华纺织厂的改造设计是当下工业遗产改造的重要课题。晋华纺织厂的周边环境相对较差,周边街道为卖菜的小商小贩,比较拥挤,环境卫生较差,对于晋华纺织厂的改造设计起到一定地影响,因此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治理。
2.主要建筑
南门是主要入口,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平面呈八字形;頂部浮雕为“晋华纺织厂”,顶部为三角形墙帽,中间为红色五角星;东门是坐西朝东,面阔一间,中间石砌券门,匾额浮雕“晋华纺织厂”,屋面为平屋顶;纺纱车间,一层,木质桁架,水泥柱支撑,柱中为钢管,平面柱网为十五行十列,锯齿形屋顶;机修车间一层,坐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木质桁架,水泥柱支撑,柱中为钢管,屋顶为双坡顶;水塔,三层,位于机修车间西北角,平面呈方形;九间仓库,一层,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
3.厂区环境的价值分析
晋华纺织厂是山西近现代重要的工业遗产,记载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时代精神,通过对旧厂区的改造设计,不仅能够延续工业文化的历史记忆,还能增加人们的参与性,感受对于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通过对晋华纺织厂的改造设计,能够进一步宣传晋中地域文化,推动榆次的经济发展,形成集文化、休闲、娱乐、展览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打造属于山西特有的晋华1919创意产业园。
四、晋华纺织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景观再生设计策略
(一)晋华纺织厂整体规划目标
晋华纺织厂旧址总面积118亩,整体规划以“一心一带”的布局为结构,“一心”是以原纺纱车间为主,设计为晋华纺织文化博物馆,“一带”是由步行景观串联的旧建筑,由入口广场、标志消防塔、晋华艺术家工作室、文创创意展区、文化广场、艺术长廊、创意集市组成。通过整体思路的规划,将晋华纺织厂建设为山西文化艺术创意基地,引入文化企业,成为太原文化企业的一个交流平台。
在园区的改造设计中对原有纺纱厂、机修厂和仓库旧建筑进行保留,通过功能置换改造为博物馆和艺术家工作室,打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对园区进行大量的空间绿化,水景和雕塑结合纺织工厂的元素进行设计,打造为一个展示榆次历史文化、建筑空间、当代艺术、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
(二)空间功能重构
通过重新规划园区功能分区,结合纺织厂原有的工业元素,形成一个功能完善、具有山西晋中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园区。重新规划的功能空间包括入口广场、消防塔建筑、纺织文化博物馆、艺术展馆、艺术家工作室、观光塔、文创集市、水景文化广场等,以纺织博物馆为主线,通过各功能的组合,将纺织厂工业元素通过景观再生的形式展示当地的文化记忆。
(三)保留建筑
南门作为主入口,经历了时代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是记载着纺织厂历史和特色的工业文化遗产,因此保留原有的中欧式建筑外观,该建筑是典型的山西近代建筑特色的西式古典建筑。大门采用中心对称的形式,用柱式进行分割,最突出的是山花部分,中间设计了非常显眼的红五星,代表着建国后加注的中国时代元素。纺纱间和机修车间(图2)也为保留建筑,整体采用框架结构,屋顶为锯齿型,锯齿型优点是可以通过侧向天窗进行采光,大量地节约用电。纺纱及机修车间的建筑立面造型主次分明,特点突出,装饰手法充满趣味性,体现了纺织类工业建筑的特色。在整体规划中纺纱间改造成文化博物馆,将纺织厂原始旧有的纺织机器、高炉、轨道、排风机等工业设施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当年纺织工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让游览者身处其境地感受工业氛围,真正起到教育宣传的作用。园区东侧是10排库房(图3),库房的建筑结构形式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其主要特点是砖墙承重、木架楼板、人字形木屋架,并大量使用砖券。
再生设计主要是指对厂区工业遗存的具有代表性的旧工业建筑及景观进行重新改造再利用,结合工业元素进行具体的改造设计,使老旧厂房能够受到保护与再利用。在晋华纺织厂设计中纺纱厂和仓库的内部空间较大,在改造中对空间进行功能置换,设计为文化展览馆或者引入艺术家LOFT工作室,展览馆中可以举办定期的艺术展览,LOFT工作室给艺术家能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场所,同时让观众时刻感受到艺术的氛围。在园区的入口广场和主轴线景观采用水景和绿地组合的形式,增加居民交流活动的公共空间,强调自然的回归,通过休憩空间的营造,使居民回到自然纯朴的环境。
五、晋华纺织厂保护与景观再生设计策略
(一)“晋华1919”——广场设计
从南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写着“晋华1919”的消防塔,该塔是工业遗留标志性建筑,红色的大字向人们展示着纺织厂特有的工业特点,体现了工业风貌。在“晋华1919”的主轴线处设计了系列的景观墙和雕塑,景观墙的设计元素采用了戏曲文化中的脸谱结合梭子形状景墙装饰,雕塑是以纺织工的形象和工业元素为主,让人们一进大门时唤起对晋华纺织文化的记忆,体现了浓烈的文化气息。
(二)“晋华文创”——艺术长廊
在园区入口东侧设计为艺术长廊,采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来体现纺织工业的特点,艺术长廊将废弃的纺纱车间重新塑造成景观构筑物。同时考虑到游玩对象有一部分是儿童,因此,在此区域还设计了相应的儿童娱乐设施,放置些艺术雕塑来增加趣味性,使得儿童在玩耍的时候可以充分感受到工业艺术的气息。
(三)“晋华记忆”——艺术博物馆
晋华艺术博物馆是在原纺纱车间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遵循“保护为主,修复为辅”的设计理念,将空间进行功能置换,将原有的生产设备进行保留、补漆和修复,外部稍加修缮。室内空间设计将空间进行重新规划,采用线性布置的手法,将生产设备进行排列,将工业情景再现,使得游客能够体会到晋华纺织厂的工业氛围,唤起人们对工业时代的记忆。
(四)“晋华印象”——文化广场
“晋华印象”文化广场位于“晋华1919”标志的主轴线上,是整个园区面积最大的休闲区,功能空间包括圆形水景、亲水平台、休憩桌椅、景观雕塑、绿化种植等。广场空间的设计手法采用圆形的图案,铺装通过大小错落的圆形组合成的休闲空间,在该圆形区域设置了错落的圆形特色喷泉和雕塑。中心雕塑的设计来源是以工业设备的齿轮为元素进行改造设计,让人们重拾工业的记忆,打造山西特有的文化艺术园区,体现晋华纺织工业特色。地面铺装体现出纺织文化的线性,整个“晋华印象”文化广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进行结合,使得人们感受到浓烈的工业特色文化气息。
(五)“晋华LOFT”——艺术家工作室和文创展厅
晋华纺织厂园区东侧是9间仓库,分别是4间大仓库、5间小仓库,顶部采用双坡屋顶,在保证照明的基础上还能很好地解决排水问题。考虑到大学城位于晋中,因此在纺织厂的改造中可以驻入高校的一些艺术家,形成艺术家工作室。9间仓库分别可以设定为晋华历史影像区、文创产品展示区、陶艺区、咖啡吧、书吧、LOFT办公区等,整体风格以工业风为主,装饰方面以纺织厂遗留的设备零件元素作为装饰效果,这些效果可以说是晋华生命的一种延续,体现晋华文化特色。
(六)“晋华符号”——景观小品及设施
园区的景观小品提取纺织元素和戏曲元素进行设计,例如休闲座椅、雕塑、垃圾桶设计、指示牌设计、路灯设计等。休闲座椅以纺织线条为设计来源,形成了系列的红色折线形长椅;指示牌的设计是以纺纱厂的木构架结构为原型得到的转换图形进行设计,以几何图形拼接而成,颜色采用红色为主,使得展示内容能够一目了然的清晰展现;垃圾桶设计以线条的形式为主,采用白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垃圾桶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纺织时代的工业特性,而且丰富了园区的景观环境;景观照明设施设计包括地灯和路灯,结合纺织线条的元素装饰的照明灯具,整体的设计既体现的工业的特点,又符合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
六、小结
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晋华纺织厂作为百年老厂,记载了人们的纺织业的历史记忆和时代精神。通过对旧厂区的改造设计不仅能够延续工业文化的历史记忆,还能增加人们的参与性,感受对于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能够进一步宣传晋中地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形成集文化、休闲、娱乐、展览为一体的晋华1919创意产业园。
参考文献:
[1]伯英,李匡.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J].建筑创作,2016(9):11-13.
[2]陳雨蕉.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案例比较浅析[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1(3):(9)38-41.
[3]李林浩,王树声.废旧工业建筑景观改造设计与利用[J].浙江建筑,2012(1).
作者简介:田静(1991-),女,汉族,山西忻州,研究生,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