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滨孙漂流记》的食物与文化

2021-04-01谷俗王芳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食物文化

谷俗 王芳

摘 要:作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鲁滨孙流落孤岛、奋力生存的故事,其中对于鲁滨孙在孤岛上的饮食有着非常细致的描写。小说通过鲁滨孙对食物的选择,展现了他的饮食习惯、实用主义精神,以及宗教信仰,反映了当时盛行的欧洲文化。

关键词: 《鲁滨孙漂流记》 食物 文化

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诞生的标志,《鲁滨孙漂流记》自面世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关于《鲁滨孙漂流记》的叙事艺术,它所表现的殖民主义、个人主义等的研究相当丰富,但从饮食的视角讨论本书的研究却不是很多,笔者拟从食物的角度讨论鲁滨孙身上所展现的文化与精神。

一、饮食习惯与欧洲文化

鲁滨孙孤身一人漂流到孤岛,为了生存他必须寻找食物。他搜寻了船上的食物和岛上的食物,逐渐将食物的种类固定下来,形成新的饮食习惯。食物的种类以面包、肉类、水果、乳制品、酒类为主,具体而言,包括面包、糕饼、大麦饼、炒米等麦类、谷类食物,以山羊与海龟为主的肉类,以葡萄(多以葡萄干形式出现)、柠檬为主的水果,干酪、黄油等乳制品及以朗姆酒为代表的酒类。一般鲁滨孙会将面包、葡萄干和羊肉作为主食,带上淡水等物组成一餐。显然鲁滨孙并没有完全按照岛上的物产来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他在岛上能够生产出他需要的食物。他做出这样的努力源自于他内在的认知与习惯:一方面他的习惯不停地推动他这么做,另一方面他的认知基本上是以欧洲文化为基础的。

纵观小说中对食物的描写,很少出现鲁滨孙摘水果即吃的情节,不仅如此,鲁滨孙几乎都要在食物经过加工后才会吃掉它们。肉类无疑要先烤熟或煮熟,麦类、谷类要经过多道工序制成面包,连葡萄、柠檬等可以即食的水果也要晒干后食用或是暂时储存,羊奶也更偏向于制成干酪与黄油等乳制品。食物加工而非即食,这种“熟”而非“生”的现象包含着一种认知逻辑。列维·斯特劳斯在《生食与熟食》中写道:“生/熟”这两个对立概念各有属性:前者属于自然范畴,后者属于文化范畴。二者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对应关系:食物层面表现为“生/熟”,社会层面表现为“自然/文化。”a鲁滨孙以加工后的食物代替生吃食物,从“生”转变为“熟”,象征着食物从“自然”转变为“文化”,正是鲁滨孙内心对欧洲文化的保留的印证。另外,鲁滨孙在小岛上居住了数年之后终于制成了陶罐等容器用以盛放食物,而容器“对人类而言,便是一个具有文化含义的客体” b,则又是一种印证。由此可见,鲁滨孙的饮食习惯乃至他的认知仍是以欧洲文化为基础的。

二、实利态度与实用主义

食物的各种滋味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可在鲁滨孙看来却不是如此。当他第一次在岛上探路发现果树时,他摘下几个酸橙,并这么记叙道:

这东西不但滋味好,而且有益于健康;后来我就把它们的汁兑了水喝,真是又爽口,又提神,又健身。c

鲁滨孙分别记下了尝到酸橙前的预想和尝到酸橙汁之后的感想。从数量上来说,他用了两个词语形容酸橙的味道,三个词语形容酸橙的作用;从语义上来看,形容酸橙作用的词一直是在味道的词语之后出现,明显表现出一种对酸橙的作用的重视。小说中还有相类似的表述,都很明确地表现了鲁滨孙无所谓食物滋味而重视食物给身体带来好处的态度。不仅如此,小说中也很少提起调味料,第一次明确提到鲁滨孙有盐的事实是在他第一次给星期五做肉汤时(鲁,217),此时已经临近鲁滨孙离开孤岛。鲁滨孙找到蜜饯也是在小说靠后的位置(鲁,198)。这也同样说明了食物对鲁滨孙来说,充饥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受这种态度的影响,鲁滨孙制作和储存食物也基本以方便为标准。他制作的食物基本能够随身携带,如由葡萄制成的葡萄干,由羊奶制成的干酪和黄油等,都是将不易携带的食物制成了便携的形式,以便他离开居住地在岛上探路或出海时食用。储存食物也同样如此。在山洞里储存食物就避免了食物吃不完被白白浪费,又能在大雨倾盆无法出门的雨季提供现成的食物,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食材的利用率。

鲁滨孙对待食物的态度和一系列表现都说明了他注重实利的个性。注重实利并非是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是与此同时做好长期规划。小说中有很多处表现了鲁滨孙对食物的清晰计算,比如: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每天只让自己吃一块饼干,真是节省到了极点,尽管如此,在我自己种出谷子之前,我还是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断了粮(鲁,137)。

他也清楚地知道我贮存了多少大麥和稻谷;这些粮食如果供我一个人食用,那是绰绰有余的,但现在我这家庭已经增加到四张嘴了,至少得非常精打细算,否则就绝对不够我们吃的。……我们给自己留下的大麦很少,甚至还不够给我们吃上六个月(鲁,252)。

应该说,鲁滨孙在准备食物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食物的分配与供应的问题了。如书中所说,他对食物总量是非常清楚的,并且总是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早早地对每天吃多少、各种食物能够供应多长时间做了清晰的规划。鲁滨孙“算账”的意识很强,即使在岛上这种笔墨短缺、记录时间已经非常不容易的环境里,他还是一直坚持规划食物。虽然这种“计算”并不像写航海日志那样消耗笔墨纸张,但毕竟是一种记录;相比他写得越来越精炼到最后甚至不写的航海日志来说,他的这种“计算”却始终保持着准确详尽,这也算是对他身上的实用主义一种微妙的表现。

食物供应稳定性的问题也是鲁滨孙考虑的对象:

我时常在琢磨,是否有可能捉来一两只小羊,凭它们驯养出一群羊来,以便我弹药用尽后,也不致受饥馁之苦。

山羊的来源基本依靠打猎,如果弹药用尽,鲁滨孙应该就很难经常吃到山羊了。想要在长时间内经常吃到山羊,驯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于是鲁滨孙开始驯服野山羊,并将捉到的山羊与其他野山羊隔离开,希望野山羊能够成为完全驯服的山羊(鲁,151-152)。他对这些山羊极其重视,当他发现可能会有人来到这座岛上之后,很快就将山羊转移到其他地方分开圈养,以保证食物的稳定供应。

看起来,鲁滨孙像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不断地规划他的食物,时刻计算着如何能让这些食物变得更多,维持得更久。《小说的兴起》一书中提到,《鲁滨孙漂流记》将主人公鲁滨孙推向了孤岛这一个极端的环境,但是他身上的实用主义精神实际上还是来自于当时社会中追求利益的现象。d鲁滨孙的“计算”与对实际利益的讲求无不表现了他的实用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当时欧洲的一种价值追求。

三、面包、酒与宗教信仰

在孤岛上生活的二十多年里,鲁滨孙主要依靠葡萄干等食物得以生存。在这些食物中,鲁滨孙经常提起的食物有两种:面包与酒。这两样食物鲁滨孙坚持吃了很久,这与他刚开始就在船上找到了饼干和酒,平时吃得十分节省,后来又有所补充有关。相比其他岛上生长的食物来说,岛上并不自然生长麦类作物,因此制作面包和酒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小说中有相当多的笔墨在描述鲁滨孙如何偶然种出麦类作物、开始研究种植规律到种出大麦、小麦,成功制作面包、饼干的过程,可见面包对鲁滨孙来说的重要程度。但是鲁滨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在基督教中,面饼和酒是圣餐,象征着耶稣的身体和血液。《马太福音》里记载,耶稣在最后的晚餐前亲自布置了圣餐,先拿起了一块面包,为它许了福,把它敲碎,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然后拿起手中的杯子,为它许了福,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因此,基督徒认为,一个人能通过圣餐来获得强大的灵魂力量,清除基督徒平时犯下的罪恶。e

鲁滨孙在小说的开始并未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信仰,直到他漂流到岛上,尤其是经历了严重的疾病之后,他在精神上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了对宗教的重新认识和皈依”f。也就是说,在这之后,他逐渐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信徒,逐渐加入到宗教的活动中去。即使当时岛上只生活着他一个人,也是如此。由于面饼和酒是圣餐,所以当小说中提及鲁滨孙吃了饼干或喝了酒时,就意味着鲁滨孙参与了宗教活动,表达了对上帝的虔诚。

一般来说,吃面包、喝红酒表示基督徒已经经过忏悔,完成了对自己的罪恶的反思;之后吃下面包喝下红酒则意味着罪恶的消除。鲁滨孙经常吃面包喝红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鲁滨孙自我反思、进行内省的习惯,这也与小说的语言有所呼应。小说中经常会有对一件事情进行反思的明确表述,同时也不止一次不经意地表达“反思”之意。小说中包含“后来”一词的句子大多如此,例如书中鲁滨孙对居住的安全性的叙述结束后,还有这么一句话:“不过我后来发现,我为了怕敌人造成的危险而搞的这些防范措施,其实都无必要。”(鲁,58)在讲述一件事情后插入一句“后来”开头的句子,来表达这件事情的一个部分后续的发展。把这个词语加入叙述的时候,实质上也是在对这一部分的发展进行着反思。这种“反思”的习惯是鲁滨孙本人的习惯,也是当时欧洲文化的一种体现。有人说,在英国“几乎每个识字的清教徒,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受当时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保持着省察的习惯,不断地省察内在的自我。g

从食物視角解读《鲁滨孙漂流记》可以发现鲁滨孙身上展现的以欧洲文化为基础的认知,强烈的实用主义精神以及虔诚的宗教信仰。然而漂流到孤岛上的鲁滨孙却不是独立于社会的个人,他身上展现的文化与精神恰好也是当时欧洲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

ab彭兆荣、肖坤冰:《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载于《世界民族》2011年第3期,第52页,第52页。

c 〔英〕笛福:《鲁滨孙历险记》,黄杲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01页。本文所引文本均出自这个版本,为了行文简洁,后文所引文本只随文注出页码,不再另行作注。

dg〔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0页,第77—78页。

e 刘国栋、姚颖:《基督教与红酒》,载于《中国宗教》2014年第3期,第69页。

f 黄梅:《推敲“自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53页。

参考文献:

[1] 彭兆荣,肖坤冰.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J].世界民族,2011(3).

[2] 笛福.鲁滨孙历险记[M].黄杲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3] 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M].高原,董红钧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4] 刘国栋,姚颖.基督教与红酒[J].中国宗教,2014(3).

[5] 黄梅.推敲“自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作 者: 谷俗,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师范本科在读;王芳,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当代文学评论家,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食物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什么是文化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Food(食物)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