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4-01李桃

决策探索 2021年6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

李桃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应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发挥“软武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做实调查研究,精准把握教育对象需求;挖掘教育资源,讲好抗疫故事;完善制度建设,整合力量实现高效协作等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以提高我国高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关键词】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教学秩序已基本恢复,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次重大考验,推动了高校应急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的重要任务。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利用好丰富的社会素材,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2020年4月29日,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疫情时代),即新冠肺炎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从突击式向常态化转变。在该背景下要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就要更加注重防范和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与行为引导功能、心理疏导和社会稳定功能、制度整合和总结功能。所以高校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功能,推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

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党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我国能够战胜疫情的根本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合理利用生动的教育情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融入爱国情,践行爱国力,鼓励学生积极加入抗疫队伍,发愤图强,刻苦钻研提高自身实力,为祖国攻坚克难贡献力量。

(二)爱与感恩教育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抗疫中的千千万万的“逆行者”给受教育者提供了丰富、真实的教育情境。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受教育者受到教育氛围的影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施教者的观点和理念。结合这样的教育契机,利用疫情中的一个个真实故事,凸显出中国制度的优势,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对爱和感恩的理解,教导学生永葆感恩之心。

(三)法治观与道德观教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更需要公民懂法、守法。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些反面案例,如哄炒口罩价格、虚报瞒报疫情信息等,对社会秩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利用相关素材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权力与履行义务,尊重法律法规。

(四)生态安全观教育

破坏生态环境、食用野生动物等话题曾一度成为网络热门,也让我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面对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大家开始思索在平常交往和生活中如何规避风险、战胜疫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这些真实素材利用起来,通过思政课程、思政实践启发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这场影响整个世界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所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拓展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把线上授课、“两微一端”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載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二,利用线上平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资源库和课程,通过共享方式实现优质素材顺利输出。第三,对育人工作者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员育人水平,从而增强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

(二)做实调查研究,精准把握教育对象需求

疫情对学生的发展规划、心理健康等造成了影响。应充分了解高校学生在心理、身体的多方面变化,注重通过类别导向进行因材施教。第一,根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疾病特征,了解疾病的传染程度、传染途径和分布区域,从而更好地制定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学生管理办法。第二,总结分析疫情对不同学生的影响情况,及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予以适当的困难补助和心理疏导。及时调研因疫情受到影响学生的需求,提供专业的就业帮扶、升学指导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

(三)挖掘教育资源,讲好抗疫故事

高校全体师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参与者,抗击疫情中的鲜活事例可直接刺激学生的情绪与思想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此特殊背景下,高校要善于挖掘教育素材,通过生动真实的人物故事传播正能量,增强学生抗疫信心。把经典的抗疫故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融为一体,勤于学习,苦练本领,用过硬本领担当时代责任。

(四)完善制度建设,整合力量实现高效协作

高校应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整合力量实现高效协作,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一,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预防和预备功能,从而消除危机或者降低危机的影响。第二,完善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和宣传功能,善于借用现代网络媒体,传播正能量。第三,以点带面,利用重点学生力量,成立疫情帮扶小组群。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参与者就是学生,当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到疫情抗击中,就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态度立场和价值选择,也是对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反馈。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次检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大“考试”,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面对疫情,高校要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稳固疫情防控的战线,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爱与感恩教育、法治观与道德观教育和生态安全观教育,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突发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EB/OL].中国政府网,2005-05-20.

[2]李辽宁,倪圣茗.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遇与新作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5):4-8.

[3]习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J].中国工运,2020(05):15-16.

[4]刘伟亮,谢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理论建设,2020,36(01).

[5]侯坤.基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2):55-58.

[6]曹博伦.高校管理危机事件舆情应对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关于埃博拉病毒预防控制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