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践行
2021-04-01鲁敬诚
鲁敬诚
【摘要】全面小康是当代中国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之一。实现全面小康是党对历史使命一以贯之的践行,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党对世界减贫事业的担当。几十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守初心使命,树立人民立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更高的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关键词】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伟大纲领来描绘小康之路;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以形容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并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置于首位,实现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百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昂首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回顾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有利于党“为发展航路定好向、掌好舵”,顺利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党的历史使命的一以贯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党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既标志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地坚守初心取得了重大成就;又是中国共产党人赓续前行、砥砺奋进实现共产主义使命的新起点。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认为党的奋斗目标是“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二大进一步指出党的使命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在党的一大和二大的纲领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擘画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实现小康社会的政治基础建构,有了这个坚强的政治保证,党便能践行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指出:“如果我们不建立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成为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以后,开始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进一步用“小康社会”的概念来形容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形式,如果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指明了共产党人的最终使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提出则指明了其阶段性目标,二者都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使命的精准把握。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推进,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还是低水平的总体小康,与共产党人实现共产主义的使命相差甚远。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新发展,迈上新台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历史使命的一个里程碑。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较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具感染力、更重目标实现。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基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党的十八大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旗帜鲜明地作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历史使命,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着力破解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判断,“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共享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发展理念则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路径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作出了新时代“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从建党之初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到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的阶段目标,再到党的十八大上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使命一以贯之地坚守,必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无论是“四个现代化”还是“小康社会”的概念,归根结底都描绘了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源自于历史,是人心向背决定的,是人民的选择。”人民是决定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的根本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实践逻辑。
1956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继承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守正创新。在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建设小康社会,两者是阶段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建设小康社会,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承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形势剧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揭示了实现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就要努力发展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理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统筹人民多样化需求和多方面利益,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表达得更加全面,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即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既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一脉相承,又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党中央对9000多万人口的脱贫作出了战略性的考量、全局性的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个年初考察,选择的都是贫困地区,实地了解情况,召开相关工作会议,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到党的十九大召开时,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贫困人口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脱贫攻坚效果显著。他在2021年新年致辞中深情地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党以更大的底气和更坚定的自信,领导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践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以人民为中心”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逻辑和辩证法,只有做到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才能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党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责任担当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消除贫困始终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验”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的“金钥匙”,为世界減贫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扶贫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扶贫开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理念的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扶贫开发思想体系,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体系,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理论借鉴。首先,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如果连谁是贫困人口都不知道,扶贫行动从何处发力呢?”要摸清搞准扶贫对象,就必须走村入户进行访查,记录其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对贫困信息建档立卡进行精准扶贫。其次,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后,必须明确扶贫的责任主体。从纵向层面上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工作层面,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从横向层面来看,“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定点扶贫,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双向发力,有效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最后,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扶贫攻坚工作越往后越艰难,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习近平提出了“五个一批”工程脱贫手段,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同时,党中央各部门及地方政府也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扶贫方式。“精准扶贫”原则以其靶向施策的优点打通了脱贫攻坚的“中梗阻”,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和可行办法,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工作提供了有益的中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世界上1/5的人口摆脱贫困。这一历史成就的取得依靠的是中国特色,但并非不可复制。在解决好国内贫困问题的同时,中国始终以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维,欢迎各国搭中国发展的“便车”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为消除世界范围内的贫困作出中国贡献。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中国将发挥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作用,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包含着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的新实践逻辑。
参考文献:
[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1-01-01(00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97.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2.
[4]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2-543.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02.
[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17.
[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25.
[9]王慧,尚凯元.加强交流互鉴 深化国际合作[N].人民日报,2020-12-18(003).
[10]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5-10-17.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