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先导:温州市域铁路示范试点解读

2021-04-01丁建宇

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2期
关键词:市域温州轨道交通

文/丁建宇

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山水分割,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组团式特点。为打造“温州1小时经济圈”,适应温州组团式城市格局,温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采用“市域铁路S线+大运量系统M线”的双层次网络。为了有效促进城市版图向东延伸,拉大温州城市框架,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尽快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温州选择了先建市域铁路S线,后建服务于主城区的M线。然而,作为国内首条新建市域铁路项目,从建设之初,就面临着缺乏相应技术标准等困局。温州市域铁路从“先行先试”到“全国示范”,从无标准可依到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从遭受质疑到全国各大城市学习效仿,一路走来,成为市域铁路发展的政策先导,为《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函〔2020〕116号)出台提供了实践支撑。

一、从先行先试到全国示范

·2014年9月,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装备研发项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示范工程”。

·201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铁路局与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调推进市域(郊)铁路示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依托温州S1线国家示范项目,在规划建设、装备应用、技术标准、投融资改革、运营管理等五大关键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

·201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出台了《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7〕117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列入市域(郊)铁路第一批示范项目。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自2019年1月23日投入运营以来,受到各级领导、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陆续迎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铁道学会及三亚、四川、吉林等地的轨道公司的调研考察。2020年6月,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分会授予“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推广项目”。

二、探索适合温州城市发展的轨交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转向轨道交通,温州也在社会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的同时,人口增速下滑、县域经济发达而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城镇化建设东强西弱、通勤交通组团之间联系不强、土地财政依赖日益增加等问题日渐凸显,提出了“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智慧化”的城市发展战略。

温州为轨道交通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尝试。随着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着力构建“一主一副两极多节点”的空间结构,形成“中心集聚、南北联动、全域融合、城乡协调”的大都市区体系,以环大罗山区域为主中心,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优化中心城区布局。通过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构成,以干线、城际铁路支撑对外交通联系、以“S+M”两种制式轨道交通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各层次轨道交通分工定位等措施,实现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和高效服务,进而培育壮大温州都市圈,推进城市空间“东拓、西优、南联、北跨”。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既是温州深度融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又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的需要,更是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建设温州大都市区的需要。

综合来说,温州在推进轨道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建设管理运营成本、减少政府财政压力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并在都市区轨道网层面,以多层次轨道交通复合走廊支撑引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推进市域铁路S线与城市轨道交通M线网络化布局、一体化运营,创造了轨道交通“温州模式”。

三、研制适合市域铁路功能定位的技术标准

在建设初期,国内关于市域铁路的技术标准处于空白状态。温州市域铁路S1线在桥梁标准、减振降噪、车辆选型、供电制式等三十余项重大技术专题研究基础上,制定了两项企业标准。在建设过程中,深化相关技术,推进标准升级,逐步将企业标准升级为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了涵盖设计、施工、运维三大方向的市域快轨标准体系。

四、攻克市域铁路“六大”关键技术

针对轨道、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综合监控六个关键系统,坚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开展技术研发:

·轨道:通过理论分析、结构设计、模型试验、现场测试等研究方法,攻克了速度100~160公里/小时、轴重17吨市域快轨新型无砟轨道、减振降噪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市域快轨减振动扣件、可动芯道岔等核心装备,填补了多项市域快轨无砟轨道技术空白。

·车辆:根据市域快轨公交化运营要求,充分借鉴城轨车辆经验,研制出时速140公里,具备快起快停、载客量大、舒适性高、运行噪声低等特点的市域D型车;技术成果纳入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120至160公里/小时车辆通用技术条件》,获2019年度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供电:首次在轨道交通中采用同相供电技术,解决牵引供电系统中负序、谐波、无功,以及电分相引起的列车速度和牵引力损失等问题,提高了牵引变压器的容量利用率和负荷率,有效解决了单相工频交流制供电方式带来的不利因素。同相供电技术获得2019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技技术奖一等奖。

·信号:基于ETCS-1平台的控制方式,采用点式ATC信号系统,填补了传统点式ATC系统不足,兼具CBTC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点,适应市域快轨速度快、发车密度适中、公交化运营的特点。

·通信:采用基于TD-LTE的多网融合的通信系统,实现同一张网统一承载语音调度、CCTV视频上传、PIS多媒体节目源分发、车辆状态信息上传、AFC移动终端数据传送及信号系统车地信息传送。

·综合监控:采用国内首创的云计算架构方案,中央级和车站级服务器均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各车站只须设置交换机和FEP。云平台的高可靠性和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大幅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技术成果获2019年度城轨交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五、创新市域铁路投融资方式

温州按照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融资”的思路,借鉴香港地铁的“以地养铁”的TOD开发模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导向,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市域铁路建设;以外部收益内部化为创新,探索建立“市域铁路沿线土地收益还原+政府适度补贴”的盈利模式,增强市域铁路开发的盈利和还本付息能力,建立项目长效平衡机制;以市场化为手段,综合平衡资金保障、流动性与融资成本,采用多元化的新型融资方式,更好地支持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与投融资需要,确保资金“融得进、用得好、还得起”;

同时,带动车辆、通讯、维保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在这些轨道交通投融资顶层机制的指导、支持和保障下,我们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先后通过幸福股份、专项建设基金、轨道交通发展基金、PPP等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的多样化投资体系;开拓银行贷款、企业债券、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融资租赁、保债计划等多种融资渠道,形成各类金融机构综合支持的多元化融资结构,逐步构建起“政府投入、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相互支持”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当下,在国家部委联合提出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背景下,温州要坚持深化落实“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智慧化”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好“三个国家示范工程”样板,统筹推进在规划层面加强市域铁路与其他轨道交通的融合统一,按照统一规划、分层实施的原则,推动温州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编制,统筹考虑各层级轨道交通的网络布局、节点体系、衔接关系,确保不同层级轨道线路的设施兼容、互联互通。

猜你喜欢

市域温州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难忘九二温州行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