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打造行业人才培养示范工程
2021-04-0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培训部
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培训部
一、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日前,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城轨交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根本遵循。
登高望远,“十四五”城轨交通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智慧城轨建设需要培养造就大量优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去年,协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启动了“十四五”人才规划研究,得到行业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打造行业人才培养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以点带面,促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应该说恰逢其时。
二、集行业之力,谋篇布局
人才培养是协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持续不断、坚持下去是职责所在。
2015年,协会启动“十三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这是协会成立后第一个规划类文件,是一种探索、尝试和工作思路与方式方法的摸索,也是一种创新。在创始会长包叙定亲自主持下,历时一年多,开了一个好头,为行业人才培养发挥了战略引领和战术指导作用,支撑了协会在“十三五”期间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履行好相应职责,促进企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发挥主体作用,同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协会人才培养规划的编制经过启动阶段、调研阶段、编写阶段、审查阶段,目前已进入报批阶段。这项工作是对“十三五”规划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其特点为:
一是规划编制采用“双牵头”的组织模式。
工作组由北京交通大学和南京地铁两个单位牵头,其中,企业17家,院校7家,培训机构4家组成,还包括协会10个分支机构共38家单位近百人参与其中。可以说,参与编制和出谋划策量大面广,从组织形式与覆盖面上做到了类别全、数量大、成分多,对规划制定夯实了基础。
二是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流模式,解决了新冠疫情开会难的问题。
工作组成员来自各单位重要岗位,担子重、任务多,集中开会困难多。为发挥大家一线经验丰富的优势,把大家的经验、问题以及措施和建议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来,周例会与三次现场会的会前与会后,都以书面形式传递信息,尤其是子课题的研究形式,18篇专题研究报告达9万字,有力支撑了规划的编写,为今后协会组织类似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从工作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
三是“十四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搭建了一个“工作平台”:
·通过编制规划,能将从事行业教育培训的领军人物和骨干人物聚集到一起,彼此沟通、相互结识;
·对参编人员、审查人员会产生一种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所有参编人员特别是主要执笔人,投入极大热情,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编制全过程通过调研、走访,查阅了政府相关主管部门20多个政策性文件。
第一轮专家初审、参编单位建议、协会专委会的意见建议共计4万字;第二轮专家复审、协会副秘书长以上领导的意见建议共计1.2万字,特别是包会长两次对人才规划6000字的批示和相关讲话,对规划的引领、完善和修正应该说受益匪浅。如此看来,工作平台的建设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对今后开展类似工作将起到示范作用。
三、登高望远,脚踏实地做好“十四五”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我国城轨交通人才培养遇到了“十四五”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行业自身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让我们有信心、有底气,通过“十四五”人才规划项目的分解,建设好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示范工程,对踏踏实实做好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十分有益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领导重视、上下联动,是搞好人才培训工作的前提和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骨干单位,是开展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你们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度是人才培养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点和基础。
二、企校结合是关键。可以说,城轨行业人才培养的企校合作模式已有较好基础,希望在结合形式上加强创新,有所突破,争取更好的效果。
三、目前“十四五”人才培养规划正在履行审批手续,经过审批修改后,会很快发到全行业。
希望各单位认真学习,结合实际,依据规划的总体要求、重点举措和保障与实施,把握三项原则、围绕四个目标、聚焦三个抓手、实施八项工程、做好五个保障。实施中注意上下沟通,建立起畅通的联系渠道,企业间、学校间和校企间相互开展交流活动。同时,能把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及时通报协会,协会将通过自身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推广,为行业所学习和共享。同时,对大家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组织共同研究解决,甚至给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当前,我国城轨交通行业仍处于大规模快速发展期,正值青春年少。在此,我们真切希望协会、企业、学校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立足本单位,面向全行业,互动互利,扎实推进,为城轨交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提供人才支撑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