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021-04-01谢丹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23期
关键词:清孔护筒灌注桩

谢丹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8)

1 工程概况

拉各斯-伊巴丹铁路项目(拉伊铁路项目),起讫里程CK0+000~CK156+800,全长156.8 km,为双线铁路工程。其中,拟建DK63桥梁起讫里程DK63+572~DK63+899.12,桥长327.12 m,跨越谷地。桥梁结构方面,孔跨类型为10~32 m简支梁,桩基采用的是钻孔灌注桩。

2 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流程为:现场整理(平整)→孔位测放→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进成孔→第一次清孔→钢筋笼下放→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浇筑→提拔导管成桩。

3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护筒护设

护筒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装置,具有导向定位、防止孔口坍塌双重作用。在埋设护筒时,需高出地面0.5 m;同时,还要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2.0 m,以规避水损害。

护筒埋置深度视现场地质条件而定。其中,砂类土中埋置深度不少于2 m,粉土及黏性土中埋置深度不少于1 m。当在旱地施工时,为维持护筒的稳定性,需在其周边回填黏土,分层压实。

另外,护筒平面中心偏差不可超过5 cm,倾斜度小于1%,否则需调整护筒[1]。

3.2 钻孔施工

3.2.1 控制泥浆性能

泥浆性能取决于多个方面,主要包含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胶体率、泥皮厚、静切力及失水率等。而具体的控制要求为:在成孔施工中需加强检测与控制,并合理应用泥浆,从而尽可能地规避孔底沉渣过量、缩径、扩径等质量问题。

3.2.2 控制孔底沉渣

钻孔灌注桩在水下施工中,桩底沉渣厚度不可超过100 mm。但具体至实际施工环境时,会出现桩底沉渣过量的情况。究其原因,则与泥浆性能不达标有关,而这主要体现在泥浆密度和黏度两个方面。

因此,要加强对泥浆密度和黏度的控制,具体需视现场地下水位以及地层稳定情况而定,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1)第一次清孔时,应持续补充新鲜泥浆,通过该部分泥浆的注入,置换孔内原有的泥浆。

2)进入第二次清孔环节时,则采用泵吸循环的作业方法清孔。

3)此后,应对终孔做全面的验收,将孔底沉渣量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3.2.3 控制孔壁坍塌

孔壁坍塌一般与泥浆黏度不足、护壁效果较差等原因有关。为有效规避该类问题,施工中需注重如下几点:

1)施工人员要熟悉工程地质报告,明确钻孔深度范围内的地质类型以及具体的特性。

2)有效埋设钢护筒,维持孔口排水的顺畅性。

3)安装钢筋笼要加强防护,避免钢筋笼与孔壁磕碰;同时,采取焊接措施,以确保钢筋笼可被精准置于孔的中心位置并维持稳定。

4)遇稳定性不足的地层时,需注重对换浆时间的控制,通常可在第二次清孔环节换浆,适时浇筑混凝土。

3.2.4 控制缩径

清孔效果差(沉渣厚度过大)、施工所用泥浆的含泥块数量较多、拔管速度过快等均会导致桩顶周边夹泥,进而影响保护层的厚度(存在实际厚度不足的情况);另外,当孔中水头下降时,在此变化下孔壁的静水压力会明显不足,从而迫使局部孔壁土层因缺乏稳定性而脱落。诸如前述现象,均容易诱发缩颈现象。为避免这一问题,可采取如下3项措施:

1)在钻孔环节,适配合适尺寸的钻头。

2)钻孔过程中加强对地层地质特性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泥浆密度做适当的调整。

3)成孔时加强清孔,且需要按照“清渣而不清泥”的方式操作。

3.3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3.3.1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可以有助于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性、连续性及密实性。通常来说,坍落度以18~20 cm为宜。此外,现场工作人员要加强与拌和站人员的联系,以生产出适量的混凝土,从而确保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可以满足埋深要求[2]。

3.3.2 控制导管埋深的控制

严格控制每次卸掉导管的长度,且该部分需要与新浇混凝土上升高度相对应。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全过程中,导管埋深需稳定在2~6 m。因此,每次下料后,均要及时测量以便确定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根据该数据计算导管埋深,进而确定应当拆除的管节长度。除此之外,全程要做好数据记录工作,从而为后续质量分析提供参考。

3.3.3 钢筋笼上浮的控制

混凝土在浇筑时将产生顶托力,其会迫使钢筋笼上浮,从而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效果。对此,可通过如下方法规避钢筋笼上浮问题:

1)将钢筋骨架上端在孔口处与护筒稳定连接,同时适当加大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的间距,通过此方法可以减小钢筋笼所受的顶托力。

2)随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持续开展,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开始向上提升导管,并全程控制导管的埋深,使其稳定在2~6 m。由于导管埋深过大会易导致钢筋笼向上浮起,因此施工人员在发现该问题后需及时拆除部分导管,再小幅度地上下活动导管;在该方式下,每向上提升一次导管后,导管均有一定的抽吸作用,从而使钢筋笼回落;按照此方法操作多次后,可以使钢筋笼有效回落至指定位置,从而恢复正常浇筑施工状态。

3.3.4 桩顶质量的控制

要有效地控制桩顶质量,可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1)做全面的清孔处理,要求孔口无泥块返出;对于长度较大的桩体,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

2)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若孔口流出浓度较大的泥浆或是泥块,则向其中插入自来水管并注水,目的在于通过水的注入稀释泥浆或是冲散泥块,由此减小孔口的压力。该项工作不仅可以使混凝土更易上翻,还可以便于混凝土面测量工作的开展。

4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钻孔施工条件复杂,存在诸多干扰因素,易出现卡管、导管进水、串孔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3]。

4.1 卡管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卡管的主要原因包括:(1)混凝土的性能较差;(2)缺乏足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难以在施工中离析;(3)导管进水,而在外部水体的作用下,导致混凝土离析;(4)施工期间机械设备异常,难以连续浇筑混凝土,部分混凝土在管中停留时间较长。对此,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

1)若卡管位置接近地面,利用钢筋直接冲捣即可。

2)在导管外以焊接的方式增设铁板,随着导管的下落,设置在该处的铁板将与其他卡座发生撞击,此时也可以起到疏通的作用。

3)适度锤击导管法兰。

4.2 导管进水的处理方法

发生首次浇筑时混凝土用量不足、导管提升量过大等情况时,均会出现导管进水问题。对此,主要可采取如下处理方法:

1)用导管作为吸管,采用空管吸泥的方法将内部已经浇筑的混凝土有效吸出,此后再次浇筑施工。

2)对于表面混凝土未初凝的情况,需要将导管重新插入混凝土中,启用泥浆泵,利用该装置将聚积在管内的泥浆抽出,此后再次浇筑;而对于表面混凝土已经初凝的,则需视为废桩处理。

4.3 串孔的处理方法

串孔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邻孔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引发串孔;邻孔正处于钻进施工状态(若已成孔但尚未开展浇筑作业,此时也会串孔)。而串孔的处理方法有:

1)合理协调工序,邻孔混凝土浇筑结束且其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后,才可组织下一孔的钻进作业。

2)存在待浇筑的孔时,不可在其周边钻孔,若有则需随即停止。

3)因工期安排或是其他原因必须同时浇筑混凝土和钻孔时,则需保证两孔相距达到5 m及以上,以减小干扰。

4.4 桩顶冒水的处理方法

在水下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浇筑导管速度过快,就会很容易把空气堵在导管中,并在混凝土内形成液体。而液体所形成的气泡在其自身浮力的作用下,会在混凝土内缓慢上升:一部分液体上升时只形成通道,能够最终消失;另一部分液体会在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液体浮力与阻力接近,因此气泡便滞留在桩身内,最终形成桩身孔洞及通道。在截桩后,桩身内残余的高压气体会因阻力释放而沿桩身的通道释放出来,此时便会出现桩顶冒水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可采取的处理方法有3种:

1)对所有存在冒泡桩的桩顶部钻一个直径约10 mm的孔,孔的深度约为100 mm,内埋一根直径约为5 mm的引流管,引流管长度为70 mm左右。

2)引流管外壁与混凝土之间用专用的胶水填充,且需不透水,从而让冒出的液体从引流管流出。

3)在浇筑底板混凝土前,用专用的塞子堵塞引流管出口后,浇筑底板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底板渗水。当出现可能性情况时(如渗水部分小于1 m),也可将桩顶渗水部分混凝土凿去,再用混凝土重新浇筑,但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应比原桩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通常应大于C40)。

5 结语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关系到铁路桥梁的全部工程,因此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极具必要性。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工程特点采取不同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有效保障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清孔护筒灌注桩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特殊海洋环境下钻孔灌注桩护筒底部防穿孔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全护筒跟管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水上钻孔灌注桩护筒穿孔漏浆的预防与处理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浅谈旋挖机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中二次清孔的重要性
钻孔灌注桩泥浆上返流速对清孔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建筑旋挖桩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