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十四五”时期智慧交通发展前瞻与思考

2021-04-01

交通与港航 2021年2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十四五基础设施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0 引 言

“十三五”末期,国家针对交通运输如何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规划和要求。2019年7月,为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交通运输部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数字化采集体系和网络化传输体系基本形成,北斗导航、5G、交通运输大数据等在行业内实现初步应用,以“数据链”为主线,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1]。9月,为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发展目标[2]。2020年8月,为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交通运输部印发《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5年,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从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等三方面提出了14项主要任务[3]。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对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4]。12月,交通运输部召开202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动智慧交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5]。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推进智慧发展纳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以创新为核心,对感知系统、高精度GIS、载运工具、大数据中心、信息平台等科技赋能,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6]。

2020年5月,《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了“四个率先”的目标,即,率先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率先形成全球综合性大科学设施群雏形,率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超大规模城市公共数字底座,率先构建一流的城市智能化终端设施网络[7]。12月,《上海市交通行业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基本形成“智能、绿色、高效、安全、共享”的交通领域新型基础设施新生态,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拉动投资,成为新基建领域的“主力军”和“新标杆”的工作目标和12项主要任务[8]。2021年1月,上海市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9]。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五年,既要巩固提升第一个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又要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好局、夯实基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新能源等技术,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即将迈入新发展阶段,正所谓“新时代、新机遇、新发展”。在开局之初,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交通强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数字化转型等新发展背景下,亟需梳理上海智能交通发展现状与基础,分析新时代发展要求,并对智慧交通发展进行前瞻与思考。

1 上海智能交通发展现状与基础

上海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可大致分为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980-2005)、基础设施与应用服务并重(2006-2010)、交通信息挖掘与深化应用(2011-2018)、交通精细化管理与服务(2019-今)等四个阶段。“十三五”末期,上海的智能交通建设,具有从传统以信息化建设驱动,向以精细化、智慧化、场景化、综合化为导向发展的特点。

(1)上海城运系统公安道路交通管理子系统( IDPS系统):是一个城市交通感知、认知和赋能系统,通过对人-车-路-环境的全域、全量、全时、全要素泛在感知,掌握路网出行“底数”和特征规律,形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道路交通管理新模式,并依托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层)-数据采集(Data层)-智能计算(Platform层)-业务决策(System层)这一道路交通管理创新架构,做到上海市交通管理的“底数清、动态明、风险觉、响应厉”,实现“安全、可控、智能、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发展目标。

(2)上海市级公共停车信息平台:以“汇聚整合资源、联网数据监管、辅助决策支持、综合信息服务”为建设目标,实现公共场库联网、道路停车联网和管理、停车运营监管分析等功能,完成备案登记的3 200多个公共停车场(库)与84万个泊位,批准的1 134个收费道路停车场与5万个泊位的基础信息数据的联网接入工作,且开发的“上海停车”APP具有“停车导航、停车换乘、枢纽停车、错峰共享、停车缴费、停车预约、停车充电、服务公告”等八大服务模块,实现了停车泊位覆盖更广、服务功能更人性化、服务更加精准智能。

(3)车路协同与智能网联:从路端、车端、通信端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路端,以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和城市开放测试道路为代表,G15嘉浏段智慧高速示范工程,以“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精细科学、提质增效、突破创新”为目标,以9大应用系统构建感知、运营、养护、控制、服务一体化的智慧高速公路示范段。同时,嘉定、临港、奉贤和金桥开放道路测试道路实现四位一体、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共同组成上海市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在车端,结合封闭测试场与开放测试道路,上海完成了无人驾驶公交、无人驾驶重卡、无人驾驶清扫车等特定车辆的测试与初步应用。在通信端,大连路隧道的5G网络覆盖,成为国内首条5G越江隧道,支撑人车路协同的智慧城市建设;上海地铁将逐步完成全市地铁297个地下车站站厅、站台的5G网络覆盖,探索5G技术在地铁安全管理、运营服务、智能运维等方面的应用,支撑智慧车站建设。

2 新时代上海智慧交通发展要求

在“新时代、新机遇、新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十四五”智能交通建设,面临积极贯彻交通强国战略、深入推进“两新一重”建设、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发展理念、落实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支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目标等方面的要求:

(1)积极贯彻交通强国建设战略要求:根据党的十九大对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海将在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提升城市交通服务体系系统协同能力、提升交通创新发展能力、提高交通运输治理体系精细化管理能力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智能交通发展应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驱动转变上寻求突破和引领,贯彻《交通运输部关于上海市开展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执行全过程。

(2)深入推进“两新一重”建设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关于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的“两新一重”部署要求,找准上海综合交通系统的薄弱点、突破点和发力点,以应用为导向、技术为引领,推动交通发展提质增效,提升交通供给服务能力,注重城乡融合,培育交通新产业、新模式,激发智能交通发展新动能,实现交通更高质量发展。

(3)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强调,要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上海要在超大城市智能交通体系架构初步形成基础上,实现“建设改造”向“有机更新”转变,“传统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和“风险管理”转变,以创新技术驱动发展能级提升,切实提高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4)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发展理念要求:贯彻落实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发展理念,牢牢聚焦“四大功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为主题,以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民生为导向,营造体现人本价值的交通服务和交通环境,让市民在出行中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以智慧化手段赋予公众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5)落实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要求: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上海要进一步发挥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智能交通的发展重点,要贯穿长三角区域优化内联外通运输通道、打造城际交通网、构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网、强化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和辐射功能等各个方面。

(6)支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目标要求:以交通数字底座为支撑,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为重点,加快智慧道路、智能网联等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部门、跨层级的交通数据汇聚与共享,支撑城市交通治理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数字之路”,为交通信息化建设向智能交通、智慧交通发展的跨越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3 上海“十四五”智慧交通发展目标与思考

“十四五”期间,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交通强国建设、数字交通规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数字化转型等重要理念与发展要求,以“交通场景泛感知基础建设网络化、城市交通治理与城市精细管理融合化、一站式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综合化、创新技术驱动交通智慧化、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信息一体化、城市交通数字化转型常态化”为目标,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区块链+、5G+、互联网+等创新技术为驱动,赋能上海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信息服务深度覆盖与融合,在道路运输、交通执法、应急指挥、行政审批、港口航运、建设管理等各类业务,以及智慧高速、智慧铁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停车、智慧枢纽、智慧服务等逐步示范推广应用,并形成系列标准和规范,迈入智慧交通发展的新阶段。

(1)交通场景泛感知基础建设网络化

基于泛感知基础建设的数据和信息采集与汇聚,是开启数治决策和服务模式的根本。智慧高速、新能源充电桩(站)、智能网联、海空交通枢纽、智慧物流等不同交通场景智慧化之路,泛感知基础建设的顶层设计,选型、布局、布设等,均应做好“场景项目化、项目业务化、业务治理化”准备,既需满足当前场景内应用和跨场景复用需求,又能支撑业务在跨区域和跨行业拓展所必需的成网能力。

(2)城市交通治理与城市精细管理融合化

“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在全局下考虑交通治理,要跳出交通看交通,将其作为城市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来部署智慧化建设与发展。将智慧交通与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有机融合,以“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的理念,形成城市交通智慧治理的发展新模式,以超前视角发掘与相关行业领域的关联影响关系,构筑城市经济、生活、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3)一站式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综合化

推进便捷出行服务场景建设,打通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对外交通等多方式出行信息,可依托多样化出行服务载体,实现出行链全过程交通信息服务的整合集成,提升信息服务准确性、实时性和衔接性,探索政企、行业公众服务信息共建共享、协同融合,实现交通、生活信息的融合,使一站式出行信息服务(MaaS)更综合、更便捷、更亲民,为公众提供真正全场景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4)创新技术驱动交通智慧化

以数据作为关键要素,驱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5G、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成果在交通各类业务的示范落地,覆盖人、车、路等多维场景,实现面向城市交通决策、管理、服务的交通大数据组织、知识图谱构建、数字交通平行仿真、高精度定位地图、非结构化数据智能解译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实时感知、全局理解、态势预判、精准管控、优质服务提供智慧化引擎。

(5)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信息一体化

在开展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提升城市交通服务体系系统协同能力、提升交通创新发展能力、提高交通运输治理体系精细化管理能力等工作时,综合交通信息互通共享、协同联动的一体化贯穿始终。秉持体制机制协同创新理念,推动信息平台、共享平台、监管平台、指挥平台、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信息流和业务流的有机融合,加快促进业务流程再造。

(6)城市交通数字化转型常态化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以数字孪生为基础、以数据要素为驱动、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搭建上海城市数字交通框架。城市交通数字化转型,应跳出既有惯性思维,基于城市交通发展具有时空关联、动态复杂的特性,将打造数字孪生、推动跨部门数据协同、数字化应用场景赋能,贯穿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使用”始终,成为智慧交通建设发展的一项常态工作。

4 结 语

近四十年来,上海综合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为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务赋能增效,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迎来转型关口,面对“世界格局之变、发展阶段之变、发展格局之变”,开展各项工作需要“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上海交通智慧化发展,既要依据国家战略规划和要求,又要立足上海本土特点和优势。智慧交通发展之路,不仅要以数据驱动、科技赋能,加快整体布局、顶层统筹,还要注重机制创新,推动城市交通各条线各块面的业务协同、共建共享,全面激发智慧交通建设的创造力与活力,发挥其提升管理成效、服务成效、发展成效作用,在数字化新时代掌握战略主动。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十四五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