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管控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分析
2021-04-01刘丹丹
刘丹丹
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现状,简要分析了安全管控信息系统的管理理念,并着重探究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最后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城市交通压力与日俱增,而城市轨道交通则是解决城市居民“出行难”的有效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建设规模较大,且具有专业多、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等诸多特征。安全生产是实际建设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为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效果,就必须不断加快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管控信息系统的管理理念
安全管控信息系统存在的意义在于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进而强化对于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改善实际施工效果。因此,信息系统本身必须贯彻落实根本管理理念,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团队合作。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要求全员参与其中,包括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和设计方,且考虑到轨道交通项目的特殊性质,还可以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始终强调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紧抓工程项目的实际质量,并进一步兼顾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二是分级管理。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依据各个岗位工作职责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分级管理措施,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充分调动现场管理资源,保证管理效率。此外,分阶段管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其具体是指依据轨道交通项目的各个施工阶段对管理重点进行划分,以确保管理效果的最大化。三是追求管理效果。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对于城市整体建设、整体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作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追求管理效果,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保证管理效益,力求成为整个城市的表率和典范。
二、现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现场管理信息系统是依据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综合管理平台,其涵盖了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与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标准无缝衔接,保证各项配套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1.标准化建设
首先,施工单位需要深入分析土建施工、机电施工以及装饰施工等多方面的专业质量标准,综合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制定系统的管理办法,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执行都能够有所依据。其次,需要对各项管理指标进行细致化处理,尝试将复杂、综合性的问题转变为若干个简单问题,并依据大数据技术将各项指标的管理标准具体化。最后,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标准、施工流程、施工内容进行标准化建设,使用统一表格检查各项指标,促使高专业化的检查项目转变为常规性检查项目,尽量降低各类检查对于专业能力和仪器设备的依赖性,进而提高安全管理检查的可操作性。标准化表格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级要素”,一级要素是对检查对象的基本划分,包括岗位职责、施工人员、作业区域、作业设备以及成品保护。二是“二级要素”,二级要素是对一级要素的进一步细分,如通信施工的开孔、开槽施工、光缆、电缆施工等。三是“三级要素”。三级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且每一项三级要素均具有相应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制定同样需要依据施工环节的不同给予差异化对待,简单的施工内容可以设置“合格、不合格”两项标准,复杂化的施工内容则可以采取十分制的评分体系。从某种角度来看,检查项目的标准化建设能够有效将复杂化的问题转化为常态化、简单化的问题,且能够将多项制度、规定中的差异部分进行统一化处理,为施工管理提供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也是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资料。
2.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现场管理需求的角度来看,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具备两大类功能,其分别为现场检查、评估和信息收集、分析、协助管理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根据载体的不同划分为移动版和Web版两种类型。
移动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验拍照。在开始检查之前,系统自带的影像设备会对检查人员及施工现场进行拍照取样,以实现对检查人员的综合监控。二是日常巡检。日常巡检需要涵盖各个施工部分,其主要为常规化检查。具体检查时可以依据项目差异性而采取多类别的检查方式,检查任务由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检查完成之后需要向信息化管理平台上传检查结果以及相应的信息资料等。三是图像采集。图像采集主要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取证,从而为后续的奖惩处理做好数据汇总,以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四是合作检查。该功能需要多名现场管理人员共同使用,即对某一施工项目进行分工检查,检查完成之后再汇总生成检查单。这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检查效率,且能保存检查原始资料,以便于实现互相监督。五是数据缓存。任何检查项目和信息资料均可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直接传输至管理平台,鉴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殊性质,施工现场难免会存在无网络的情况,而数据缓存功能则能够实现数据暂存,等有网络后再上传即可。
Web版管理平台的功能如下:一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指的是整个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全部基础性信息,包括标段类型、参建单位及相关参建人员等。二是权限管理。现场管理过程中,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和权限有着较大差异性,而权限管理则是保证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的关键所在。三是数据存储。数据存储主要依靠数据库技术实现,其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保存。四是问题追踪。问题追踪功能是问题整改工作的信息化表现,其能够实现对问题的实时追踪,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问题整改情况,同时还具有短信通知、提醒督办、超时警告等基本功能。五是汇总排名。各项检查内容的最终结果将统一展示在“排名”板块,其包括各个单位的月度评分和季度评分等。同时,各个单位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链接来获取管理评分原始数据,从而及时了解到自身的评分情况,便于后续整改和优化管理工作。六是工作考核。工作考核功能可以直接向各个单位、管理人员反馈具体的考核结果和考核周期等数据,同时也能够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七是数据维护。信息化系统会自动以24h为周期,对各项考核结果进行动态维护,同时也能够清理后台缓存数据,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实际运
行速度,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卡顿和崩溃等问题。
3.配套制度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需要立足于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目标,制定配套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单位、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考核标准以及奖惩措施等,并将配套制度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相互连接,最终构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首先,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于建设现场信息的实时管理,各项建设信息和资料均能够通过信息系统自动传输至管理指挥中心,便于管理人员发布相关的管理指令。这不仅显著提高了实际的管理效率,且管理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控制,管理效果明显提升。各项检查要素和评分标准的细致化划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性,颠覆了传统工作检查体系对于检查人员的依赖程度。此外,与传统的检查标准相比较,信息化系统所使用的检查标准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可操作性较强。而工作考核功能的使用则能够从根本上纠正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对待工作的错误态度,规范化施工成为了常态化现象,且能够避免感情分、印象分的存在,最终的评分结果也更加客观和真实。为实现对于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督,信息化系统还将施工现场相关资料面向整个社会进行公开,鼓励施工单位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最后,从考核结果的角度来看,最终的考核结果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而各项奖惩措施的落实也并未掀起负面声音,这充分显示管理信息系统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四、结语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今天,现场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相关单位需要深刻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安全管控的重要性,依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设置各项检查标准,并构建全面安全管控体系,切实保证施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