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2021-04-01刘媛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脂类硝酸心血管

刘媛媛

心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内科疾病之一,主要指的是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根据患者病情状况一般有慢性与急性之分[1]。资料显示[2],心血管疾病通常与动脉硬化有关,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等疾病均属于心血管疾病,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心脏动脉硬化,造成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心功能缺损。目前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点在于恢复心肌功能、扩张平滑肌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而治疗此病的药物主要为他汀类药物,这类药物既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扩张血管,因此临床疗效较为显著[3]。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进行,硝酸脂类药物也被逐渐应用到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硝酸脂类药物具有控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增殖、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改善心功能等作用,因此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为了进一步明确硝酸脂类药物应用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现将本院2016 年10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77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课题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 年10 月~2020 年3 月收治的77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7 例)与对照组(3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5~78 岁,平均年龄(55.62±5.42)岁;病程2~9 年,平均病程(5.39±3.87)年;心功能分级:8 例Ⅰ级,14 例Ⅱ级,8 例Ⅲ级;基础疾病:20 例高血压,6 例糖尿病和4 例高血脂。研究组男27 例,女20 例;年龄46~77 岁,平均年龄(55.96±4.41)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5.02±1.81)年;心功能分级:14 例Ⅰ级,21 例Ⅱ级,12 例Ⅲ级;基础疾病:28 例高血压,12 例糖尿病和7 例高血脂。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与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病情均确诊,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关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4]相符;②满足治疗适应证,治疗依从性高;③患者对研究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④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准则。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肾、肝功能障碍者;②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③心电图提示S-T 段异常或U 波明显升高者;④近期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者。

1.2 方法 两组均先接受常规治疗,内容包括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甘油、β 受体阻滞剂等改善血管阻塞;同时采取降脂、镇痛、镇静等措施,以控制基础疾病。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规格:20 mg)口服治疗,10 mg/次,1 次/d,睡前指导患者服用。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下采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给予患者硝苯地平(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315,规格:10 mg×100 片/瓶)口服治疗,10 mg/次,2 次/d,指导患者早晚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0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5]: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结果判定疗效,临床症状如胸闷、心前区疼痛等消失,心肺功能与血气情况良好,无啰音,心电图提示ST 段正常,且T 波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肺功能、血气情况接近正常,无啰音,疼痛发作次数减少明显,ST 段有所减少且T 波变浅或双相为有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心肺功能差,血气异常,心电图未见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不良反应:面部潮红、肝功能受损、胃肠不适、恶心呕吐、低血压。③生活质量:参考SF-36 量表[6]评估生活质量,总分为100 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SF-36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F-36 评分(80.14±4.52)分高于对照组的(73.64±4.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F-36 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F-36 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各类疾病发生的几率也相对升高,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工作环境、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作息等因素关系密切,病理机制为血脂水平升高、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以及心血管痉挛等造成心脏供血不足。白雪茜[7]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以“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为主要代表,这三种疾病的存在会使患者血液循环及代谢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能起到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浓度等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心血管平滑肌产生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8]。硝酸脂类药物具有扩张静脉血管、减轻前后负荷和降低心室舒张末压等作用,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在于:硝酸脂类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形成一氧化氮,促进尿苷酸形成,并抑制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9];另外,一氧化氮还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张大动脉,使血管弹性得到改善,从而减少血液回流量,减轻左心室舒张期末期压力,使心肌耗氧量减少,冠脉灌注量得到改善,最终改善心肌细胞供氧量,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他汀类药物相比,硝酸脂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更高。牟联琼[10]研究中对45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推测原因可能在于硝酸脂类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平滑肌细胞增殖速度,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增加心肌供氧,减轻心肌压力与心脏负荷,最终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药学分析,硝酸脂类药物属于带有硝酸类基因的血管扩张剂,含有多种元素,且具备二氧化氮(NO2)结构,临床药理作用相似,区别在于药效发挥及维持时间长短。在临床治疗时,心血管疾病患者常选择起效快速且持续时间交叉的药物,如此一来,既能降低自身的痛苦,又可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中研究组使用了硝苯地平硝酸脂类药物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研究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硝苯地平为第一代钙拮抗剂,药效发挥快,峰谷比值相对较高,能减少心肌能量,使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从而发挥出扩张冠脉、全身血管的作用,在改善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时给予硝酸脂类药物安全性高,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脂类硝酸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青岛某烟厂体检人群不同血脂指标与高尿酸血症关系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基于脂类代谢的DHFR—CHO细胞培养过程开发与优化
准妈妈不能断绝油脂
食品化学中“脂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