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

2021-04-01王华凡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克氏肘关节肱骨

王华凡

河南长垣市中医医院骨科 长垣 453400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肘部骨折之一,由于肱骨远端解剖结构特殊,骨折复位难度大且稳定性差,治疗不当易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及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1]。手术治疗因可以达到有效维持复位的目的,目前已成为治疗儿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主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对58例行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01间我院行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58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6~12岁。(2)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且均为单侧、闭合性、伸直型骨折。(3)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及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2)合并尺、桡神经或血管损伤者。(3)凝血功能障碍及随访资料不全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闭合组(29例)和切开组(29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2-3]静吸复合全麻+臂丛神经阻滞。患儿取仰卧位,于上肢近端绑气囊止血带。闭合组:患肢外展,术者一手握住骨折近端,另一只手捏住骨折远端内外髁处,依骨折旋转方向做反向旋转,矫正旋转移位;在助手牵引下,矫正侧方移位。双手拇指触摸肱骨远端内外侧,骨质平整、无阶梯感,经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复位良好后,将2~3枚1.5 mm克氏针通过外髁贯穿骨折线至对侧近端骨皮质交叉固定。距皮肤约1.0 cm处将克氏针剪断并弯折其尾端留于皮外。切开组:患肢置于胸前,常规消毒、铺单。取肘后正中5~8 cm切口,依次切开。沿肱三头肌内外侧间隙钝性分离,予以骨膜下剥离后将骨折端暴露。清除断端间凝血块和碎骨块,注意保护血管、神经。直视下牵引复位骨折满意后。选用2~3枚合适的克氏针,经肱骨骨折端内、外侧予以分别交叉固定,尾端处理同闭合组。C型臂X线机透视骨折固定满意,冲洗切口后依次缝合。2组术后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外固定,定期复查X线片,术后4周左右去除石膏后即可实施肘关节功能锻炼。视骨痂生长情况适时将克氏针拔除。

1.3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术后随访6~8个月,统计骨折延迟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采用Flynn评分系统对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估: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中,<60分为差。

2 结果

闭合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6.32±6.12)min,短于切开组的(49.29±8.3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0,P<0.05)。闭合组术中出血量为(29.10±5.60)mL,少于切开组的(47.30±7.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0,P<0.05)。2组患儿术后均获6~8个月随访,其间均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末次随访依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2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肘关节功能比较

3 讨论

GartlandⅠ型骨折无明显移位,临床常选择石膏或夹板固定。但对于移位明显的GarlandⅡ型或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由于肘部软组织损伤严重且肿胀明显,因此应以手术治疗以达到有效维持复位等目的。克氏针对儿童骨骺及邻近组织等损伤小,术后骨骺缺血、坏死及骨生长发育停滞发生率低,且骨痂爬行、塑形不受影响,因此成为临床治疗该类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5]。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直视下施术,复位精确、固定可靠,能有效防止后期移位并恢复前倾角。但手术切口长,术中出血量大,不利于术后骨折顺利愈合。同时切口瘢痕较为明显,美观性差。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中复位骨折是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可根据透视情况对复位步骤及时调整,从而避免肘内翻畸形发生风险;且操作简便,对周围软组织保护性好,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小,有利于骨折愈合,患儿家属易于接受。但该术式对术者的复位操作水平及立体思维能力等要求较高,同时反复复位亦可增加X线辐射次数和引起肘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风险。本研究中,我们对2组患儿分别予以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显示,2种术式均可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其中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实施中应根据术者的经验及患儿病情全面评估,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部分骨折类型复杂、肿胀程度严重,就诊时间较晚和伴有神经、血管损伤,以及多次闭合复位达不到满意效果的患儿,应选择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式,以达到早期探查并修复受损血管和神经的目的,从而提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和安全性[6-7]。

综上所述,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有较好效果。其中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克氏肘关节肱骨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铰链式外固定器重建肘关节稳定性的进展研究*
上海市小学男生上手投掷动作发展中肘关节运动特征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