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2021-04-01吕玉花武薛筱
吕玉花 武薛筱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河南省兰考县农民人均耕地相对较少,农产品价值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河南省典型的农业县。解决兰考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对解决“三农”问题、消除河南省农村贫困、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
1 兰考县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现状
1.1 兰考县农业发展现况
2013—2017年,兰考县生产总值呈较快增长趋势,但增速逐渐放缓稳定在9.45%左右。2017年,兰考县生产总值285.50亿元,同比增长9.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3亿元,同比增长4.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0.89亿元,同比增长9.20%;第三产业增加值123.68亿元,同比增长11.70%;三次产业结构为14.3∶42.4∶43.3,对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0%、41.30%、51.30%,分别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3.9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1]。在兰考县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减少,但减幅不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增加,并于2017年超越第二产业。兰考县经过近几年对县域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三次产业已逐渐均衡(见图1)。
1.2 兰考县农民收入概况
近年来,兰考县农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2008年,农民可支配收入为3 481元;2014—2015年呈大幅度增长状态;2017年增长至10 90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8—2017年10年间增长了7 426元,增长率高达213.32%。虽然从整体态势来看,兰考县农民收入增长迅速,但目前兰考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低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617元的水平。从图2可以看出,从2008年开始,兰考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拉开差距,二者的差距由2008年的5 549元增加至2017年的12 161元。虽然近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增加,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农村。
图1 2013—2017年兰考县产业增加值占比及增速
图2 2008—2017年兰考县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
2 影响兰考县农民增收的成因
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但农民增收缓慢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失衡,同时农民生产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村市场开拓也会受到限制,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小康目标难以如期实现。
2.1 农产品价值相对较低,企业缺失规模品牌化
当前,兰考县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农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较低,即使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大部分保守农民仍会选择常规的农产品进行种植售卖。与其他县域同类农产品或者替代性加工农产品相比,兰考县加工农产品并不具有优势[2]。兰考县当地知名的乡镇企业较少,兰考县拥有农林产品加工企业50余家,龙头企业仅华兰家具、三环人造板、科瑞奇木业、双木家具、神人助粮油等几家,且现有乡镇企业品牌意识薄弱,未形成产供销一体化链条,农业发展未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农业各产业未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能给当地农民提供的岗位相对比较稀少。除此之外,当地部分加工企业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加工厂,存在原料不足、品质参差不齐、用工难、融资难、人才缺等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比较单一,市场定位不清,没有良好的营销能力,难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因此无法给兰考县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
2.2 地方农业投入力度较小,科技资源供给不足
农业投资方面,由河南省农业科研与发展费用多年来一直保持在0.30%左右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地方农业投入力度较小。在农业投入与设施装备水平、农业产出效率与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相较于河南省其他县域,兰考县仍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量的后备动力,而兰考县全县农机总动力72.37万W,农用拖拉机拥有量为13 608台,机械设施建设不足,整体农用机械总动力相对于河南省其他县域仍有一定差距。同时,兰考县政府对农村的科技资源方面关注力度不足,忽视了农产品增值给农民增收带来的益处。地方政府对农村科技的财力投入不足,农村科技在兰考县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当地农村科技市场发育具有局限性,导致农业科技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
2.3 农村劳动力技能缺乏,农民收入途径相对单一
2017年,兰考县共有农村劳动力31.7万人,转移就业19.6万人,其中省外就业6.5万人,省内县外4.5万人,县内8.6万人。从受教育程度看,兰考县有460所各级各类学校,包括54所初中、5所高中、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之相比,同属于河南省直管县的汝州市,2017年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80所,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29.80%。由此可以看出,兰考县教育设施不足,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求职意向更偏向就业层次低的岗位。兰考县农村劳动力富余,但技能低,竞争力弱,就业质量低,造成劳动力收入薄弱。目前,兰考县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其年纯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国内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于2013年就已超过了经营性收入[3]。2015年,兰考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 545元,经营性人均收入为4 703元,而工资性收入仅为1 113元,说明兰考县农民仍依靠第一产业获得收入。如果兰考县农民不改变现有的收入途径,仍主要靠经营性收入,则易受环境的季节性、特殊性影响,致使农民增收具有不确定性。
2.4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地产业联结松散
兰考县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林牧渔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很大,畜牧业所占的比重过小,林业和渔业所占比重过低。2017年,兰考县从业人口62.31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4.90万人,占总从业人口的39.96%。目前,兰考县产业利益联结松散,合作方式单一,产业融合的新型经营主体稀少,创新能力不足。除此之外,由于当地落地政策的限制,有意向的进驻企业受用地改性和征地制约,很难得到当地的建设用地,且已落地企业会面临融资困难、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稀缺等发展问题。
3 促进兰考县农民增收的对策
3.1 充分利用当地“三品一标”,实施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
兰考县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三品一标”农产品资源,培育一批“三品一标”龙头企业,打造企业知名度。政府应为企业提供深加工、物流、营销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培养或引进一批专业性人才,推广“‘三品一标’农产品+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推进当地农民与企业合作,将各乡镇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统一收购,品牌企业集中加工生产。当地企业应从产品、文化、故事到全产业链,打造当地产品品牌,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各乡镇可源源不断地向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促进加工企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应鼓励建立集绿色种植、精深加工、科研创新、金融投资、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旅游及艺术博览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3.2 推广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兰考县政府应贯彻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投入,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从而把农产品从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生产范围、生产方式的转变可增加收入来源,增加工资性收入比重,优化收入结构。对于兰考县而言,农产品主要是以粮食、林果业为主,如蜜瓜、番薯、小米、花生等,因此企业发展更侧重食品业。尤其是现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完全可以将自身的优势产品(包括农产品、手工艺品等)进行跨境销售,进一步提高自身收入。同时,兰考县要加快补齐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民生活服务功能。县政府应积极进行预算安排,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从存量统筹等多个渠道筹集财政资金,加强对县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田水利、电网、道路等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只有具备完善的农田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才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保障农业生产及农民收入水平。
3.3 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生产技能
随着产业升级、产业融合等政策措施的推广,农民原有的知识技能储备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对此,政府可以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案例,学习“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和做法。可通过建立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科学种养加示范引领,以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为目标,积极协调劳动部门及职业学校,对成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在农户培养方面,政府需要对当地农民提供相关生产及加工技能方面的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的新农民,让农民学以致用。要组织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新素质培养、创业项目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等培训,提升重点群体的创业创新能力,保持市场活力。
3.4 开放承接产业转移,鼓励农民因地制宜
兰考县应依托土地流转,鼓励和吸引企业投资,以当地土地、劳动力为资源,吸引和支持优秀企业到农村办厂兴业。这不仅可以使农民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经济实惠,更可以解决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引进企业投资的过程中,兰考县要结合自身优势,做好产业融合,实现产供销一体化。通过开放承接产业转移,鼓励发展投资小、风险小、效益高的养殖业、种植业,带动全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适合当地发展的一些工商业,促使贫困人口大量就地转移打工,或到龙头企业的农田干活,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现有劳动力因无法外出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在家乡发展。根据当地条件,政府应因地制宜,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多模式并存,积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计划。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有旅游资源的,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有水能、风能的,鼓励小规模水力、风力发电;还有发展电商、光伏产业等。对于回乡创业或者自主创业的人员,给予政策和信贷支持。农民就业范围不断扩大,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工资性收入自然有所增加。此外,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科技含量、提高质量效益,加快当地农业由数量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兰考县农业在强基固本、富民增收、产业扶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