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为例

2021-04-01

乡村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口镇临安农耕

徐 峥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浙江 杭州311300)

湍口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西南山区的盆地,境内八山环翠、四水合流、四季分明、日照充沛[1]。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合理地根据地形进行耕种,逐渐形成了以水稻和小麦作物为主要食物的农耕文化。小镇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家族和自然村等形式传承有序,保持了原生态面貌[2],其中被列入临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有“三联索面”和洪岭的“高山馒头”。临安区会定期举办索面文化节和馒头节,既延续了传统的农耕文明,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1 小麦文化发展历史

湍口镇所处盆地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水稻和小麦提供了良好的种植条件。智慧的先民合理地利用土地,在储水能力好的田地里种植水稻,在旱地种植小麦。这样即便遇上水稻低产,也能确保人们粮食充足。在小农经济时期,人们种植的是二季水稻,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选择日趋多样化,人们对米饭的口味增加了要求,改种一季水稻,虽然生长周期长,但是产出的大米更好吃。小麦以前主要生长在北方极寒地区,湍口镇鲜明的气候特征为小麦的种植提供了良好基础。清咸丰年间,“长毛”在湍口镇驻兵3年,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人口流动,小麦从北方何处移植过来的说法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可以体现古时南北方农耕文化的交流与演变。人们制作了碾石和舂米工具,把麦子磨成粉,以小麦作物为原料做成馒头、包子、索面(见图1)等美食,极具地方特色。湍口索面,是一道纯手工、工艺复杂却又让人垂涎的面食。面条柔韧细软、筋斗,弹性十足,就像绳索一样整束整束盘绕于谷篓容器里而不易断,故称为“索面”,不仅味道鲜美、口感爽滑,更是容易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长期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越吃越长寿,遂又被称之为“长寿面”。

图1 索面

2 小麦文化的衍生:民俗文化节

湍口镇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和水稻[5]。为了更好地储存粮食,人们学会了制作面食,随着做面技巧的提升,面食变得精致,最后形成了索面。索面制作材料简单,将盐、水、面粉按照比例混合,工序却十分烦琐,比例精确才能保证索面的柔韧性。时间也很讲究,最佳季节在秋冬,温度低,面团发酵慢,不容易发酸。面和好后,还需要揉面、抹油,保证面条互不粘连。接着需要切面,反复揉搓,给面条瘦身。再进行缠面。缠面需要技巧,面条的粗细要一致,否则拉面会不均匀,像纺织一样,给粗面条完成二次瘦身。挑选一个晴天把面晒在面架上拉长、剪面。每道工艺环环相扣,对于时间节点的把握非常严格。索面通常由湍口镇三联村的妇女进行纯手工生产,劳动强度大,耗时长,对技艺要求高,小小的索面蕴藏了劳动人民极强的手工技巧和耐心。拉面而不断,养胃又养生,在人们过生日的时候作为礼品相赠。湍口索面在2014年被列为临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冬季湍口镇均会举办一场以“索面”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至今已举办过五届索面文化节。

此外,湍口镇洪岭村制作馒头也是当地习俗。农历六月初一,新鲜的小麦可以收割,人们将其磨成粉做成馒头,用来庆祝丰收,在农历上也称“过半年”。因为地形的特点,有些村子不适合种植小麦,做馒头的家庭会给亲朋好友送新鲜馒头,助于邻里和睦、亲情团结。人们也会在这一天拿上刚出炉的馒头去祭祀,缅怀先祖,祈求来年的丰收。“高山馒头”也是湍口镇的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六月初一湍口镇均会举办高山馒头节,延续传统农耕文明的同时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3 农耕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三联索面和洪岭馒头是临安区为数不多的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这不仅是湍口镇特色饮食方式,还代表着农耕文化的延续。如今,湍口镇民俗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如数字化平台缺少专业人才,文化历史“传”不出去,削弱了文化传承的辐射范围;快节奏的旅游打卡方式不利于文化的理解;企业主导的文化活动商业性太强,文化内在缺失;手艺人队伍人数少,销量供不应求等。

3.1 数字化传承媒介不稳定

随着数字化的深入推进,人们可以不出门,在家用手机了解一个地方的习俗文化。湍口镇有独立的公众号,是当地旅游、民俗、政务信息的宣传窗口。公众号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当地微信公众平台经常出现平台不稳定、消息故障等问题,影响了公众号推广当地文化。

3.2 旅游淡季文化活动单调

湍口镇是以温泉为核心形成的休闲产业综合性温泉旅游度假地,由于索面的制作、保存受到季节的限制,以往都是在秋冬季节才举办索面文化节,“泡汤+吃长寿面”使得冬季成为当地的旅游高峰期,村庄成为人们旅游打卡地。旅游淡季,当地的村民勤于农活、忙于生计,担心因为接待游客误了农时,因此,除了特定的日子,湍口镇较少展开索面文化活动,想吃索面的游客只能在村中游览,看不到晒面的场景,也吃不到当季的索面。

3.3 商业宣传缺失文化内涵

目前,很多当地企业有乡土情怀,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宣传当地特色文化,销售文旅产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在景区举行接地气的“微”综艺活动,无形中宣传了景区特色,吸引人们前来游玩拍照;在目前大热的短视频平台开直播,销售特色农产品[6];在大型商场开业时举办民俗小吃节[7]等。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些活动或多或少缺了文化内涵,商业化较重,活动容易变得单调乏味。

4 传承农耕文化的对策

4.1 利用网络平台把文化推出去

乡村公众号是对外的名片,高质量的名片决定了临安区农耕文化的传播范围。目前,乡村公众号平台缺少数字化领域人才,公众号常出现系统崩溃、答非所问的问题,割断了人们了解当地农耕文化的途径。因此,加快乡村数字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乡村工作人员宣传乡村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是关键。同时,要创新文化推广方式,借助数字化媒体的力量,把制作索面、馒头的过程拍成短视频,用现代媒介传播制作粮食的匠心精神,激发游子的乡愁,提高索面在不同季节的需求。往年在节日举办前,外地游客基本不知道活动的日期和地点,找不到相应的信息,无法参加活动。因此,在节日前,加大当地公众号及各个媒体的宣传力度,抓住假期旅游的机会举办相关民俗活动,把文化活动推销出去。在旅游淡季,除了做索面和馒头,可以结合当地饮食特色,制作一些其他的特色美食,给回头客制造新鲜感。

4.2 增加体验感,加深文化理解

互联网的进步改变了人们了解事物的渠道。美食吃播、街边探店等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人们对节目中的美食津津乐道,却对美食背后蕴含的文化了解甚少。随着临安年俗节、索面文化节的举办,小麦美食名声远扬,很多游客为了尝到传统手工美食来到三联村,吃了索面、买了馒头就奔赴下一个景点,这种快节奏的旅游打卡方式就像流水线。如果让有经验的手艺师傅在一旁指导,游客参与面条的制作,失败品买回家,现场还能吃到热乎的手工面,这种经历更能让人回味,再随手录制自己做索面的视频转发给好友,集赞领取当地小特产,会吸引更多人前来体验临安区湍口镇独有的农耕文化活动。

4.3 加强文化传承队伍建设

目前掌握索面制作技术的手艺人群体年龄偏高,面条制作过程复杂,用时较久,产品销量过大时往往会供不应求,最终可能会出现机器代替手工制面的局面。当地政府和民间艺术协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定期举办索面技艺培训班,让更多的人学会制面技术,让匠心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此外,文化传承应从孩子的教育抓起,当地中小学可以定期举办索面历史文化节、农耕文化知识问答竞赛、实地学习调研活动等,激发青少年对本地非遗文化的兴趣。强化人们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加深人们对自己特有文化价值的认可,让人们自发形成保护传统工艺的举措,这样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5 结语

临安三联索面延续了千年历史,作为独特的饮食文化,其制作工艺也是一种匠心文化。馒头节作为与农时文化有关的节日,是临安区传统农耕文明的积累、沉淀。为保护农耕文化传承,结合时代特点和乡村振兴战略,针对目前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性地提出文旅融合、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和传承人队伍建设等对策,旨在拉动当地经济持久增长,增强文化自信,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在临安区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口镇临安农耕
诸暨市店口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农耕旧事十二韵
幼小携手 感悟成长
赠我如你一般的骄傲
人参果 脱贫果
岁月也曾可期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
老圃作品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