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行动视角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以随州草甸子为例

2021-03-31严山艾

中华建设 2021年4期
关键词:风貌肌理城市更新

严山艾

一、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新背景和要求

1.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新背景

我国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社会环境面临由过去的粗放增长方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历史街区这类矛盾尤其集中的区域,更应深刻理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重点处理好城市历史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关系,实现提升城市品质、保护城市文脉等多重目标。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进入新时期。近年来,我国历史街区正面临着不断加速的城市建设与更新,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传统街区肌理的破碎以及可识别性的缺少,但我国现状更多的是从规划和建筑单体保护的层面介入。因此,应探索从空间角度分析历史街区的形态特征及构成元素,以更具操作性的方式更好地保存街区整体空间特色。

我国历史街区总体保护工作呈现新特点。随着相关的专业研究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保存质量上保护性建筑和历史建筑的数量不足;在街区人口分布上呈现普遍性的高密度现象;与之对应的是在保护规划的编制方面,规范性、科学性等方面均需提高。针对以上问题和特点,应充分结合当前工作要求,研究把握时代内涵的保护和更新策略。

2.城市更新行动内涵及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要求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工作要求,对历史街区来说,传承历史文脉、激发街区活力和提升城市品质是新时代背景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应有之义。传承历史文脉,就是要通过城市更新行动挖掘和梳理历史街区传统空间脉络,延续城市地域传统文化;激发街区活力,就是要科学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发街区参与建设的内生动力,创造街区发展活力;提升城市品质,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中心,补足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的短板,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城市更新行动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

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目标及内涵,应主要从空间秩序、地块单元、场所营造和景观风貌等重点方面来构建历史街区规划策略。在空间秩序上重点把握对整体空间结构、街巷交通联系及空间肌理的梳理、研究和再组织;在地块单元上强调对于地块的整治改造措施进行分区管控,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更新思路;在场所营造上重点关注包括节点、院落等在内的公共空间,营造多样化的场所空间;在景观风貌上主要把握各种街区空间界面的构成元素,在视线通廊、街巷立面、建筑形式等方面延续原有的特点。

三、随州草甸子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

1.随州草甸子历史街区概况

草甸子历史街区位于随州城南部,处于兴烈山大道南端,汉东路南侧,东、西、南临护城河,护城河夹峙,是汉东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区域,总用地面面积约8.7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约1.7公顷。总结其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传统历史建筑缺乏保护。传统建筑保存现状堪忧,大量传统建筑面临严重功能性及物质性衰退;建筑的基本功能配套不全,严重影响其实用性,插建、私改现象对建筑整体风貌也影响较大。二是基础设施及公共空间不足。街区内主要街道受限于现有建筑制约难以拓宽,人车无法分道行驶导致交通流组织混乱,停车空间的严重缺乏加剧了对交通空间的占用,同时公共活动空间严重缺失,几乎没有开敞空间可供交流活动。三是肌理和风貌形态破坏严重。部分超尺度、超体量的近现代新建建筑对整体风貌造成很大影响,或者是缺少对形态和空间的协调关系考虑。

2.保护性城市设计导则框架

(1)技术框架

依据草甸子街区的现状情况、历史条件及特点,将导则分成总则和地分则,并从空间风貌,分区分类,单体建筑三个角度,以及空间结构、街巷交通、空间肌理、地块单元、视线通廊和街巷立面等具体方面,对规划设计范围内的用地及空间进行保护、引导、控制。分则针对总则中划分的不同类型的地块单元,在总体控制要求指导下,对建筑整治策略和地块平面设计指引提出更加详细的管控要求。

(2)总则架构及内容

①空间结构

在对草甸子历史街区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着力突出两条轴线和两类界面。一条是突出古城礼制的“传统文化商业轴”,另一条是强化东西向护城河景观联系的“休闲游憩轴”,以此为基础打造两类虚实相生、凹凸有致的界面,一类是沿主街界面开敞有序的商业前广场空间,另一类是提供休闲功能的沿护城河滨水界面。

②街巷交通

考虑历史街区主要以步行交通为主,交通空间紧张的现状,结合商业街区的消防要求,重点关注区域和内部交通的梳理,以及对消防、步行、静态交通等具体问题的解决。在区域交通上,考虑到未来作为完全的步行商业文化街区人流量较大,近期规划外围道路作为疏散道路;远期打通沿河大道与护城河外围的疏散道路。规划两条横向和纵向的步行主轴线,梳理网络状的内部街区慢行线,结合地下空间走廊形成完善的步行系统。

③空间肌理

以延续传统街区及院落肌理为原则,根据街区建筑质量、风貌等多要素进行综合评定,将建筑分为保护、整治和拆除建筑三类进行管控。保护建筑为文保点、风貌一类和传统建筑;整治建筑是针对现状质量较差或者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对其采取改造、修复或整治;拆除建筑为危房、简易房,对风貌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建建筑等。

④地块单元

根据地块现状特征及上位规划的核心保护区范围,划分为保护、整治(改造)、更新共三类地块单元,依靠建筑红线对每个地块单元的沿街界面进行控制,采用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模式,将保护、整治与更新活动都控制在地块单元内部,避免大规模整体性的开发从而破坏街区整体肌理。

⑤视线通廊

规划形成一纵一横两条重要景观廊道,对空间进行梳理形成与商业轴街的数条视线通廊,使街区中的各景观节点遥相呼应,同时营造“轴街、内街、墙街、水街、复街、地街”相结合的立体时空走廊,以及展示体验古城空间的地下街巷。

⑥街巷立面

规划在整体上形成天际线起伏和缓、层次分明的街巷空间形象,在细部构造上选取随州市典型砖砌二层建筑的硬山墙头及建筑材质和色彩作为参照,对街区内的主要街道依据建筑分类整治的要求,结合不同区段特点,实行分段立面改造,从而形成风格统一、充满韵律感的街巷立面。

(3)分则架构及内容

结合草甸子街区的实际情况,分则由建筑基本信息、建筑整治措施、地块单元平面设计指引和地块单元规划效果四部分组成。在结合现状空间肌理将街区划分为16个地块单元基础上,依据总则中的地块单元划分为保护、整治(改造)和更新三类地块单元,对应不同的整治策略:保护地块单元为街区的核心保护区,整体上以保护方式为主;整治地块单元为风貌协调区,拆除部分对街区整体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和部分临时建筑,恢复地块历史风貌;更新地块单元多为风貌与历史街区不符的地块单元,对街区整体风貌影响较大,建议整体搬迁,风貌重塑。

四、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在实施与理论层面进行了探索,在实施层面,通过对草甸子历史街区的空间结构和要素进行保护、修复、改造或新建,恢复与重构空间肌理和格局,从而平衡草甸子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间的关系。在理论层面,本文探索通过城市更新行动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方法,探索从规划编制的实际操作层面,为历史街区的规划策略提供新的保护与发展范式和思路。

猜你喜欢

风貌肌理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包裹的一切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TOD/城市更新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