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测绘法规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
2021-03-31周冬梅
周冬梅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1 引 言
《测绘法规与项目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必修课,一般开设在第5学期,主要包括测绘相关的法律法规、测绘成果管理和项目技术设计验收三大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对项目的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和进度目标的认识及管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顶岗实习及毕业后走向社会搭建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了解测绘基本法律制度、测绘标准化、基础测绘;熟悉测绘资质资格的管理、测绘项目管理、测绘成果管理、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测绘成果的验收制度过程;掌握专业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2.2 能力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能清楚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测绘行业、测绘单位的管理制度及方法、测绘单位资质的分级标准,懂得测绘成果的保管,泄密的责任,明白测绘成果的检查验收制度及方法。
2.3 思政目标
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责任担当和团队合作意识,理解整体与局部、理论与实践、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提升学生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调整教学内容
3.1 结合校企合作增加内容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与测绘单位开启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了提前了解校企合作单位和更好地适应实习生活,在《测绘法规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加入了校企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测绘成果的管理和企业文化等内容。重点讲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测绘成果的管理,以便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时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实习生活中。
3.2 设置实践内容
从实际用途出发,在课程教学中挖掘实践内容,如在学习项目技术设计时,结合控制测量课程内容,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区域范围内进行控制测量,在控制测量外业施测前,每位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该项目的技术设计,本次任务的完成情况将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一部分纳入课程考核。通过几年的努力引导,大部分学生会比较认真地完成项目设计的编写,其中也有少部分同学完成得不错,80%的同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既掌握了项目设计的编写方法,又锻炼了写作的能力、提升了Word软件操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3 融入思政元素
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注重专业课程职业道德教育,充分挖掘教学内容里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在讲解地图管理内容时,结合中国版图的绘制、国界线的绘制和国家秘密地理信息的保护内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讲解测绘法律法规内容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融入文明、守法教育;在讲解测绘成果管理内容时,结合测绘成果的质量、测绘成果的保管和保密内容融入诚实守信、责任担当的职业道德教育;在讲解测绘项目管理内容时,结合项目设计、实施融入团队协作、团队力量的思政元素等等。依托课程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
4 构建教学策略
《测绘法规与项目管理》课程主要包含测绘相关的法律法规、测绘成果管理和项目技术设计验收三大部分。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多,要求熟悉掌握的知识点也较多,且大部分与法律知识相关,使得课程的学习有些枯燥无味,难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信息化教学法[3]。
4.1 案例教学法
在讲解测绘法规时,笔者根据知识点内容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官网查询往年的测绘违法案例,包括文字叙述类案例、视频类案例。如在讲解测绘成果质量管理时,讲解了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未按照测绘成果资料保管制度管理测绘成果案、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果质量不合格案、四川省古蔺县鸿泰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案和江西上饶市飞创测绘有限公司伪造测量数据案等多个案例,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能明白违法的原因、违法的地方、处罚的依据、处罚的结果和处罚力度。又如在讲解地图泄密管理内容时,播放内容为“警惕身边的泄密”焦点访谈视频,通过视频学习,学生能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因缺乏安全意识泄露国家秘密而受到处罚。
4.2 分组讨论法
由于本课程理论知识较多,死记硬背的效果不理想,难以做到真正理解吸收,因此在课堂授课中时常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根据班级人数分成7~8个小组就某个主题进行讨论。如在讲解测绘成果质量管理时,教师提出讨论主题“测绘单位如何管理测绘成果质量?”5人为1小组讨论 5 min左右,然后每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发言。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小组代表发言的积极性,对发言较好的学生个人和相应的小组进行平时分加分奖励,如对发言较好的学生加3分平时分,相应小组各成员加2分,对发言一般的学生加2分,相应小组成员加1分,不发言的小组各成员不加分。通过这种激励方式,大部分的同学都可以参与到话题讨论中来,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3 信息化教学
为了实现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线上教学模式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去[4]。教学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云课堂智慧职教在线学习平台,分担一部分基本知识点、容易知识点的学习,比如招投标、合同概念等,学生可在课前通过云课堂学习平台,自学相关PPT、视频,进行题目测试完成相应知识点的学习。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应用网络平台,在课前提前预习知识点,完成相应测试任务,从而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来分析解决重点问题,使得教学效果更符合现代职业化教育的要求[5]。
5 结 语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和构建教学策略,多方面、多角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出“以生为本、教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力争培养出符合工作单位和社会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6]。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的研究者,教学过程不仅是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通过不断研究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艺术,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教学效果的提高永远在路上,只有抱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推动专业教育的发展,促进高职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