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规划建设方面的探讨
2021-03-31余世斌
余世斌
(安徽石台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石台 245100)
0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愈来愈注重生活质量和水平,而旅游往往是开阔视野、转换心境的重要途径,因此环境优美的景区成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景区规划是为了对景区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因此必须对景区进行全面分析,对规划内容和方法进行逐步完善,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1 景区规划建设的设计原则
景区规划指的就是为了对各项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以及对景区进行科学管理,在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景区资源价值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之间的统筹规划。通常情况下,根据规划内容和深度的不同,景区规划大致可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规划三类。
至于景区规划建设设计原则,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人文特色等多方因素对景区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并要突出景观独特性,吸引游客慕名而来;其次,在景区规划过程中,要对功能分区进行有效划分,然后对景区规划要素进行适当设计,同时必须要将各项要素的建设与景区整体规划风格保持高度一致,在高效融合的基础上给游客完整的旅游体验[1];再次,为了推进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大对生态建设基础性的重视力度,在景区规划中维持生态平衡;最后,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文化、生态,满足人们对文化韵味的迫切需求。
2 景区规划建设内容
2.1 注重核心评价,确定目标人群
资源评价是景区规划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因此在进行景区规划时,必须建立健全资源评价体系,确保其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景观规划设计的准确性。换句话说,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景区资源的实际价值进行正确认识。“资源有价”观念的确立,打破了原有对景区资源的固有认识,创新了资源的评价方法,同时还能构建新型的资源评价体系,提升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客观性,满足现代化社会对景区规划发展的实际需求。从目前情况看,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仍处于积极探索时期,由于历史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评价方法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其对构建新的资源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满足日益扩大的休闲旅游消费市场需求,在注重核心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休闲旅游项目的档次定位,对客流量进行科学预测,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对硬件设施进行建设规划。
例如,2020年1月,龙岩市开展了生态旅游详细规划报告,在建筑团队规划设计过程中,其要求必须以景区资源核心评价体系为基础,对客流量、市场需求程度、市场饱和程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都加大了关注力度,最大限度地在乡村旅游产业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增添了相应的报警设施、应急设备等,建立安全标志系统,对人们的安全进行有效保障。
2.2 加强层面控制,创新设施内容
景区是一种开放性、复杂性较强的运作系统,其是主要构建在物质、能量和信息运动之上,并且在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可通过系统中要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景区自身系统存在的调节作用,促使景区内生态始终保持平稳状态。一般来说,在景区系统中,物质指的是具有固定形态的资源,比如建筑、设施等;能量指的是景区内部和外在发展变化产生的动能,通常是无形状态,且是连续发生的;信息指的是景区系统自身具备的文化、科学和审美等价值,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
“游玩”作为休闲旅游的基本内容,建筑工程师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基础,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和认同感,因此需要从休闲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层面的控制和设施的创新,同时还要不断优化项目功能布局,从而真正意义上突出景区休闲功能的特点。譬如,注重“动静分离”、旅游路线的设计等因素,都应符合人们在进行休闲活动时的流程习惯,同时还要保证游步道和路线选择的多样化与趣味性,对于特定的区域可以通过特定的交通方式进行规划设计,如竹筏、索道、自行车等[2]。
例如,在楠溪江风景旅游区建设过程中,对其层面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对各个乡镇的地方文化特色进行大力挖掘,并编制全县历史文化村落和重点规划,同时对森林古道进行石板拼接,还构建了旅游文化商业街,对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有效构建,在风景区内的山下和山顶之间建立索道,可以让游客从空中俯视景区整体美景。
2.3 精细划分设施,满足服务要求
景区特色对客流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对景区发展情况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景区规划建设时要重视景区特色的塑造。一般情况下,景区形象就是景区特色的真实写照和直接反应,在宣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突出景区形象、易于宣传的口号而让景区被大众熟知。除此之外,想要突出景区功能性的实质性作用,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对总体空间进行有效布局,通过对土地及负载的旅游资源、设施等进行区域划分,然后再对各区域进行背景分析,将景观要素进行适当的规划和填充,进一步落实到合适的区域及具体位置,满足实际功能要求,并将整体空间的部署形态进行直观化、可视化表达。
景区规划要素可大致分为七种类型,它们对景区整体起到一定的填充、美化和满足实际功能要求的作用。比如在景区规划中,需要依次对景段、景点进行精准划分,同时还需对照明空间及设施进行有效设置,一般情况下会安置在建筑物、长廊和座椅周围;葩嵌空间指的是对空间具有决定性意义和导向性作用的空间单元,与周围节点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整体空间布局中处于核心地位,除此之外,还具有明显的内在精神,对整体景区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旅游服务设施属于带有服务性质的场所或地点,帮助游客完成相应的旅游活动,起到辅助作用,包括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中心或住宿中心等,应完全以给游客带来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为主要目的。
2.4 对景区体系的强化政策
在景区规划过程中还需对相应的政策体系加强重视,由于政策体系是实施规划的具体手段和重要保障,因此在景区规划时需对具体内容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起到一定的监督和规范作用。
对于景区规划的基本目标来说,可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为了实现景区资源规划的最优配置,需依靠政府通过行政、经济等有效途径来实行宏观调控;第二,紧紧依靠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大力支持;第三,依靠政府的调控能力,协调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产生利益冲突。
除此之外,在景区规划及政策制定过程中,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方面是针对景区自身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是针对景区与外部环境关系协调的政策措施,二者都能达到化解实际矛盾、提高景区规划质量的作用,处理好经营与管理、景区与外部支撑系统等多方面之间的关系,还能拓展景区经济收获渠道,进一步强化景区政策措施体系规划构建,为景区规划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断优化景区规划建设内容,是符合现代化社会积极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提升生活品质的实际需求,因此,必须不断进行资源和市场优化配置,为游客带来美好的旅游体验,同时还能起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