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
2021-03-31谢家镕
谢家镕
(澳门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澳门 519000)
0 引言
绿色、环保、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只有追求自然、推崇自然,以返璞归真的理念规划的城市,才是人们心中的理想城市。将特色园林景观设计融入城市规划,既拥有了人文气息的绿色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度。
1 将特色园林景观融入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1.1 园林景观的地区性
我国的特色园林景观大致分为两种类型:①较为封闭式的北方皇家园林;②较为开放的南方私家园林。从历史发展历程上来看,北方园林早于南方,但南方的私家园林后来居上不断发展。除了大概念下的南北差异外,每个城市都有其特殊的本土文化。1个成熟的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保证园林景观的设计质量,还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城市园林景观的内容与形式,平衡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其合理性、科学性,以增强城市独有的景观设计美感与内涵。北方崇尚富丽的园林景观,南方崇尚淡雅自然的园林景观,它们共同形成了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特有的地区性。
1.2 园林景观的传承性
自古以来,园林景观是城市规划中的核心部分,城市规划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如中国古典园林一直以山水园林的形式与中国古代城楼相伴相生。
著名的苏州园林拙政园,建成于明朝时期,为江南水乡特色园林代表作品之一。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该园林以中花园为中心,以水为重点,集全园之精华,与东园、西园的建筑区相联系。而相隔于东、西园,还有一处由当地苏州民居构成的住宅区,其呈现方式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拙政园即为江南水乡之代表作品,园内自然以花木取胜,例如整个园子的重点中花园,其主景区的花木布景设计便有9处之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景观便是香洲。香洲为“舫”式结构,是中花园中寥寥无几的建筑,设置有两层楼舱,整体风格淡雅简约,象征着文人墨客清高自然的内心世界。其一层处连接着花园的水景,对应雨天之时的诗意满满。拙政园第一代主人王献臣在此种植了很多荷花,以表达他的孤高不群。这种设计上的意愿对应着西部的雪香云蔚亭。雪香云蔚亭内置岁寒三友之梅花,梅花代表高洁、坚强的品格,寓意立志奋发。除了梅花之冬景的设计外,拙政园四季之花皆有安排。王氏拙政园31景,其中与植物相关题材的景色占2/3,可见植物布景设计在拙政园中的重要性。这种设计手法突破了空间的限制,由小见大,表达了设计者向往田园风光、追求融于自然的审美意向。拙政园以这种统一规划、浑然一体的特色园林构架安排,形成一处以水景园林点缀、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似世外桃源。其意境清淡疏朗,近乎大自然之风景,故被后人称为“不出城市而获山林之性”。
北方园林恢弘富丽,景物包罗万象,不拘一格。如北京的颐和园贵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于清朝时期建成,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北方皇家园林。颐和园规模宏大,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建园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并且汲取了江南园林设计手法。颐和园为皇家园林,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以别出心裁的山水园林意境,成为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之最。颐和园大致可分为游览、行政、生活三大区域,以园林正中的行政区仁寿殿为中心,自万寿山顶下的智慧海构成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设置一条约700m的长廊,其上遍布彩绘画作8 000余幅,被誉为“世界第一画廊”。中轴线之后,坐落着大大小小院落20余处,名木古树1 700多株。颐和园历经250多年的风雨洗礼保存至今,无论是清朝皇室的维护或是近代专家的修缮,都说明颐和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名园效应从多方面促进着城市的发展,传承着城市精神与历史文化。
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和“热河行宫”,为清朝皇帝夏日避暑办公之地,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整个山庄依势而建,层次分明。设计之初,考虑到当地大陆季风性山地气候四季分明的条件,山庄结合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地势条件进行规划。不同于其他的皇家园林,它讲究借山造势,顺其自然,园中有山,山中有园,既以北方平原特色为基础,又以清新雅致的山水意境为格调,相融于120多组建筑。整个避暑山庄的布局设计以小见大。该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与我国的自然地理面貌形成共鸣,自成一方小世界,是皇家园林景观的典范,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以上列举的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园林景观艺术,是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这些著名的园林景观都根据其所在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人文内涵等进行设计,这种规划手法是因地制宜地营造出一个循环的、合理的绿色生态系统。在如今的城市规划中,既要学习古人的智慧,也应注意园林维护的持续性,打造城市园林绿化景观。
2 融合特色园林景观的城市规划思路
2.1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往需要体现出造型上的设计美感与艺术性,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去规划城市园林景观。以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为例,该园以山水花园为中心,东西分别设置建筑,与假山之景互为衬托,借以北边的农家田园之气,诠释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中国四大名园中,当属留园最重意境,各个景区之间以墙相隔,又通过长廊、镂空的漏窗、敞开的洞门等衔接各景区的景色。这种规划方式既可以是庭院包围建筑,也可以是建筑包围庭院,两者相辅相成,其建筑空间的巧妙设计令国内外设计界称赞不已。
合理安排人工绿化与自然绿化的疏密比例,科学搭配植物,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1个成功的城市园林规划方案,应保证城市的宜居性、环保性、可持续性,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善周边环境,给人们创造茶余饭后休闲的街区公园,提升居住品质。
2.2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特色园林
特色园林景观最离不开的元素便是植物,城市规划者应考虑城市的气候条件、地理特征、水文特点等,合理选择相应的植物,以高低株径植物营造园林景观的层次感。除此之外,应考虑当地城市的人文色彩、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特色因素,制定园林景观主题。例如,荣获“ELA生态景观奖”的长沙巴溪洲中央公园合理地融合当地的特色风土人文,以当地特有的景观形式设计步行街道、公园、池塘等,贯穿整体中央公园。而SWA的设计目的是重塑该公园的生态环境平衡,在融合当地人文元素,采用大量的本土植物构建滨河栖息地,以提升该公园的抗灾性和实用性,是因地制宜创建特色园林景观的典型案例。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科学巧妙地运用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优化与增强城市园林空间感,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高韧性景观社区,向市民展示园林景色的四季变化之美,既满足不断发展的城市化以及气候变化的需求,又形成该城市独有的特色园林景观。
3 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应注意的问题
3.1 量身打造公共政策与治理体系
特色园林景观作为改善城市居民生态环境、宣扬城市精神的绿色文化产物,需要对其采取保护政策与治理体系,严格监控工业企业超标排放废气废水的违法行为,并对其做出相应的惩罚与善后措施;拍摄公益广告,呼吁市民树立对城市园林景观的保护意识,使特色园林景观得到维护,促进城市园林景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2 维护生态环保资源的可持续性
在种植特色园林植物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种植技术,结合城市绿化生态学、规划学,综合考虑养护技术及成本,注重工艺及材料的选择与运用,降低城市能源的损耗,不断放大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以实现个性化、特色化的园林设计。
维护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建成后需要进行后期的花草养护,定期除虫害,以保证花草的生长环境。此外,尽可能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建设、维护绿色健康的特色园林,促进市民与景观的互动,以提高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最大程度发挥特色园林景观的作用及效果。
4 结语
地球只有一个,建设生态城市或者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园林设计的手法是近年来的趋势,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应对其绿地、湿地、园林等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将其人文气息转化为园林造型设计,既可以形成特色园林景观,又在意境上达到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目的。提倡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人是城市的主体,而城市是人类的家园,只有努力保护好自己的家园,保护好城市中的生态环境,才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