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鼓楼装饰艺术的美学认知

2021-03-31熊芳

西部皮革 2021年14期
关键词:鼓楼侗族构件

熊芳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建筑,是侗族三宝之首,是村寨和族姓的标志。它作为侗族最为典型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代表着侗族人民文化生活的趋向和美的意识形态。鼓楼建筑不仅在结构上显现出特有的视觉美感,而且在装饰也呈现出独树一帜的审美韵味。侗族有着独特的民俗习惯、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在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的溯源下侗族人民有着对图腾崇拜的宗教信仰,鼓楼则集中表达了侗族的社会文化形态和建筑文化形制[1]。在文化多样性的今天,通过对侗族鼓楼装饰艺术的研究有助于丰富中华建筑文化的内涵,其富有地域特色的装饰艺术则更显弥足珍贵,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

1 侗族鼓楼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革新更替,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在这种庞大的历史潮流中必然衍生出新的社会存在物。侗族鼓楼则是如此,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制出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因社会发展的多种需要从而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侗族鼓楼也是由最初为人们提供聚众休息的空间到后来逐渐成为多重功能意义的建筑形态发展而来。

侗族鼓楼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鼓楼的文化含义存在于传统的建筑文化方面。侗族以其多才多艺、勤劳智慧且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用独特的文化艺术在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中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鼓楼建筑文化,充分展现出了侗族在建造技术与艺术审美上的文化含义。其次,鼓楼的文化内涵存在于意识形态的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美学认知等方面。鼓楼是侗族人民的精神引领,在侗族人民心里有着神圣的地位以及特有的文化内涵,侗族人民始终景仰着饱含了民族深厚象征意义的鼓楼。最后,鼓楼的文化内涵还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没有鼓楼建筑就不可能有鼓楼文化,鼓楼文化也不可能脱离鼓楼这一建筑而单独存在,更不可能离开鼓楼而长久发展,鼓楼文化也是在鼓楼建筑中一天天发展演变而来,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建筑文化[2]。

2 侗族鼓楼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

装饰艺术是侗族鼓楼建筑文化中一抹亮丽的色彩,它充分表现出工匠们的巧思异想以及传统建筑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同时也富有浓郁的乡土性和地域性。侗族鼓楼不仅是造型精美的建筑,而且它那展现出浓郁民族风情的装饰也是精美绝伦、多姿多彩,赋予侗族鼓楼强烈的艺术气息。工匠们常常在侗族鼓楼檐角、柱枋、飞檐、宝顶等构件上运用彩绘、泥塑、雕刻、绘画、等多种装饰表现手法,构成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其中雕刻手法精巧,形态惟妙惟肖;彩绘色彩鲜艳亮丽,绘制精美,共同构成侗寨之美。

侗族鼓楼的彩绘装饰艺术主要以现实生活、民间故事、图腾象征以及简单的几何花纹、图案为题材;在雕刻装饰艺术上采用柱子雕刻、穿枋雕刻手法,多运用动植物形象;泥塑装饰常常运用于侗族鼓楼的楼身和楼顶,采用仙鹤、龙、凤等图腾元素。侗族鼓楼的装饰艺术展现出了侗族人民丰富本民族艺术审美、文化信仰的一种创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侗族人民精神上的安全感和心灵归宿感。

2.1 侗族鼓楼装饰艺术的符号美

鼓楼的装饰有深厚的民族色彩,翼角上的套兽、层檐上的彩绘故事、花纹图像都体现出装饰艺术的符号美。侗族的装饰艺术符号不仅是一种视觉形态的审美体现,而且是符号背后所体现出的结构与文化。侗族的装饰主要表现在屋顶、飞檐、翼角、门窗等外部装饰以及柱脚、梁枋头、檐柱等内部装饰。雕刻、灰塑、彩绘三种艺术形式为侗族鼓楼的主要装饰符号,表达出了最直观的美学意义。从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看,侗族鼓楼的各个部分都是工匠们精雕细琢的工艺品。雕刻技术是鼓楼建筑中的常用装饰手法,尤其是在鼓楼的檐口、门坊、棱柱、柱础等部分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鼓楼装饰中的彩绘工艺,最初是为了建筑的防腐,随着社会工艺技术的发展其功能也发生转变,从开始追求实用功能到现在追求视觉美感。鼓楼装饰中的灰塑工艺主要是通过对宗教信仰、吉祥图腾、历史故事等形象提炼加工成型用在鼓楼的檐角和屋脊上来进行外部装饰。此外,鼓楼装饰中还大量运用到文字符号,侗族人民借助装饰符号、图案符号及汉字符号的表达,彰显出侗族人民鲜明的民族信仰和审美取向[3]。

2.2 侗族鼓楼装饰艺术的纹样美

纹饰图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是一种历史的形象符号,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侗族鼓楼的纹样装饰中常常采用神龙、仙鹤、祥云、鸡等吉祥图案,这些装饰纹样与传统吉祥图案形成了一种立体多样性的建筑装饰文化。“鼓楼建筑装饰中这些具有象征性的文化元素,不仅仅暗含了侗族人民创造的古老文化精髓,更是侗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是侗族人民在人类生息繁衍、战胜自然历史的顽强民族精神的再现”[4]。鼓楼的纹饰装饰反映了侗族人民在意识形态上的审美取向,表达了侗族人民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侗族鼓楼的装饰艺术能在少数民族建筑装饰中脱颖而出,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鼓楼建筑的艺术美感,也表达了侗族人民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2.3 侗族鼓楼装饰艺术的色彩美

侗族鼓楼装饰美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于色彩的表达,鼓楼的装饰有深厚的民族色彩,翼角上的套兽、层檐上的彩绘故事、花纹图像都体现出装饰艺术的色彩美。侗族鼓楼在颜色的装饰上使用鲜明的亮色,与鼓楼本身的古朴之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侗族鼓楼的装饰构件上其色彩都是以蓝色和绿色最多,黄色次之,同时也会伴有其它色彩。侗族之所以喜欢采用蓝、绿、黄三种色彩是因为在侗族人民的信仰中,认为绿色是健康自然、安详娴静的色彩,蓝色显现出清秀而纯净朴实的色彩,黄色表达了明朗而欢乐的色彩。这些色彩正象征着侗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侗族人民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彰显出鼓楼在色彩的装饰艺术方面所表达出的民族心理特性,尤其是对于形态各异的图案所展出的各种风物,具体某个部位该用什么样的色彩均有考究,呈现出图案、纹样、色彩的搭配都浑然天成,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侗族人民对这些色彩惟妙惟肖的运用,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侗族人民在色彩的调和技艺上有着独树一帜的民族见解。从侗族鼓楼的绘画角度来看,彩绘又集中体现了鼓楼色彩美的特点。彩绘主要是在建筑的封檐板、枋梁以及第二层的板壁上,其内容多姿多彩、千姿百态,整体显现出构造精细、形式优美、图案精巧的特点。

3 侗族鼓楼装饰构件蕴含的美学意义

侗族鼓楼的装饰主要集中在屋顶和内外部檐角、柱础、梁枋等处,其装饰构件主要由建筑大小木作、瓦作、石料构件等组成。在装饰手法上不仅融合了其他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古建筑文化符号,同时也体现出了侗族所特有的民族色彩。从建筑装饰构件用料质地上分,侗族鼓楼的装饰构件主要分为大、小木作装饰构件和石、瓦装饰构件两个种类。

3.1 大小木作装饰构件

大小木作装饰构件常见于传统古建筑文化中,鼓楼在装饰手法上采用小木作装饰,雕刻细致,尽显华美,具有很高的审美艺术价值。“杉木”作为侗族鼓楼的象形文化符号,鼓楼的造型形象也都源于“杉木”,比如侗寨鼓楼中的柱、檩枋等大木作构件通常运用杉木料材制作。在侗族鼓楼外部装饰中,鼓楼对大门的装饰也很讲究,其中对联是鼓楼大门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鼓楼的门上方还刻有双龙抢宝、双龙戏珠、双龙抱柱等图案,在门扇的装饰上由门面下方实体封板与门扇上部镂空格式图案花纹的虚面构成虚实相生的画面,花纹采用横竖相间的格式组成菱形、四角形等以利于采光通风。在鼓楼的内部空间装饰上,吊柱、梁枋等木作构件是装饰的重中之重,吊柱的柱脚形状样式多种多样,例如灯笼形象征着吉庆有余;托盘莲花是福寿双全的象征;南瓜形象征着多子多福。采取的每一种装饰小木构件的尺度、比例都均衡稳定,给人以统一和谐的视觉印象和美学关系。

3.2 石、瓦装饰构件

侗族鼓楼在完成了建筑木构架之后,常常还需在其屋顶处造脊布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鼓楼建筑屋顶瓦作是其整个建筑屋顶的特色之处。在制作手法上,侗族鼓楼的屋脊装饰形式起初是直接选用当地的青瓦片堆砌而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侗族人民审美水平的提高,出现了运用石灰材料做线脚的屋脊形式,在制作标准上统一遵循严谨的规则条例。在装饰上白色屋脊与黑色屋顶形成强烈对比感,呈现出交相辉映的效果。另外,侗族鼓楼脊饰采用灰泥塑制成形态各异的花饰,纹饰由简单质朴到现在的繁复俏丽,这些花饰不仅种类多种多样,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美学价值。侗族鼓楼建筑的台基、柱础等部位常常采用石材进行装饰。侗寨鼓楼台基普遍都以石料进行镶嵌装饰,有加固和防潮的作用,也具有装饰和实用的价值。在侗寨的鼓楼建筑内部常常设有火塘,火塘形状各异,有圆形和六边形等,侗族人民在火塘里内铺小碎石,在火塘边缘用小块鹅卵石围着沿边铺设成两圈线条进行装饰,有的地方还将石材雕刻成简单的图形纹样,用于起装饰和强调作用。侗寨鼓楼在火塘旁边的石基上还雕刻出侗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图案,雕工精美,有很强的韵律感。鼓楼的柱础部分经过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艺,运用线条的粗细、深浅程度体现出石材构件装饰的节奏韵律感以及造型的立体美感。

4 结语

侗族鼓楼的装饰美学意义在于其象征性和隐喻性,具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现出侗族心灵手巧的工匠们拥有登峰造极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侗族人民对美的发掘、追求与向往。通过对侗族鼓楼的装饰艺术的研究发现装饰不仅仅只是直观地展现出外在的“色、香、味”,而更深层次在于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样,侗族鼓楼的整体建筑特色不仅体现了鼓楼的实用功能,更是在结构上、装饰上彰显出浓郁的美学意义。直观上的建筑融合统一把民族精神和人文理念有机融入到鼓楼的外在形式之中,并且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把民族文化彰显出来,在对鼓楼的装饰美学认知中给人带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猜你喜欢

鼓楼侗族构件
鼓楼颂
鼓楼颂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