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的应用分析

2021-03-31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12

砖瓦 2021年8期
关键词:支模脚手架管理人员

王 雁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更为严格,同时为了解决我国用地紧缺的问题,建筑行业多采用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在满足居民住宅要求的同时,又给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随着建筑行业新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保证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推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基于此,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中常用施工技术的一种,本文将对高支模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1 高支模施工技术

1.1 高支模施工技术概念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指在高作业面搭设支撑性模板,多为高空作业。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证,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大跨度框架结构、高层建筑,高支模施工技术凭借先进性和可靠性,不仅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还能进一步缩减建设工期,并且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高支模施工技术已经占据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位置。

1.2 高支模技术施工顺序

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为了避免在施工时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应聘请专业管理人员,严格把控每个施工环节,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保证高支模技术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定位轴线及梁位置、控制水平标高、搭设脚手架、铺设梁底及侧部模板、脚手架上搭设梁底纵横木枋、搭设楼板模板、布置梁板钢筋、浇筑混凝土、后期养护、拆除模板、拆除拉杆、剪刀撑及脚手架。

2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流程

2.1 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

在建筑工程利用支模技术进行施工之前,应先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进而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提供保障。专业设计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保证在科学合理的条件下,对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在高支模技术施工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同时考虑到建筑材料的规格、性能及各高支模结构的不同标准等因素,使建筑施工具有规范性和合理性。此外,设计人员也需要利用相关模型软件来计算高支模施工的技术参数和数据,对模板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进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高支模技术施工材料

在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施工中,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木材、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不同的建筑结构所需材料也不相同,所以,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需要遵循节约成本、保证建筑质量的原则,之后选取高支模施工材料。此外,选取材料时应按照相应规范标准进行,并需要对所选材料的性能、规格和质量进行抽样检查,避免高支模材料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出现变形裂缝和木材腐蚀等缺陷,并且通过材料性能的实际检测数据,进而保障建筑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承载能力。

2.3 高支模施工技术中模板的搭设

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模板施工前需要定位轴线和梁的具体位置,并且要严格控制好轴线和梁的水平方向。首先在模板搭设时,将钢管铺设到梁的底部,然后将顶部进行安装,最后搭设木枋龙骨,这样就可以将高支模模板支撑起来,保证钢管搭设的整体稳定性。在高支模模板安装过程中,梁板的钢筋控制是整个安装过程的关键部分,对梁板钢筋进行严格控制,可以很大程度提高高支模技术的整体稳定性。每个安装过程和每个安装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把控,进而发挥高支模技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作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此外,在混凝土后期养护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来判断是否需要清理或拆除高支模模板。在高支模模板的整个拆除过程中,水平拉杆的拆除尤为关键,水平拉杆拆除工作完成以后,可以进一步为后续高支模模板的清理和拆除提供保障。

2.4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验收、拆除

建筑工程的高支模技术主要是为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在高支模模板搭设完成后,现场管理人员应严格检查高支模模板的安装质量,进而提高高支模模板的安全性能,保护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在高支模模板拆除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对高支模模板的安全性能进行第二次全面检查,并且在拆除现场周围安装拆除警示标志,保障施工现场周围人员的安全。此外,相关人员应对拆除后的高支模施工材料进行检验和维修,避免在二次使用时出现不合格的施工材料。

3 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严格把控高支模施工的管理方法

高支模施工前,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检查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为高支模施工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同时,应对施工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充分掌握高支模技术的专业知识,避免在高支模施工中出现技术难度。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模板施工时,管理人员应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施工质量控制:第一,在高支模施工之前,应先在施工现场周围布置安全警示牌或围护结构,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引发安全事故;第二,在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时,施工人员应轻拿轻放,不能使用撬棍等器械进行施工,避免造成脚手架连接部位出现变形等缺陷,影响脚手架的二次使用,拆除后的脚手架零件应分类存放,在二次使用前,应检测脚手架的质量,避免不合格的材料继续使用;第三,在脚手架搭设施工中,从最高处开始,每间隔2.2m 应布置水平拉杆,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第四,在发现高支模脚手架为施工安全带来隐患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相关部门申请高支模拆除。此外,在高支模脚手架的安装过程中,应对高支模底部进行加固处理,保持整个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高支模脚手架底部出现失稳现象,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的发展。

3.2 高支模施工工序的控制

高支模施工工序直接影响高支模的施工质量。在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先对现场进行考察,保证施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设计人员应对现场环境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此外,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检查材料的外观和性能,同时,审核人员应做好高支模施工的验收工作,保障高支模的施工质量。

3.3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高支模的施工质量,避免建筑施工中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支模施工质量管理的效率与水平,施工企业应依据质量管理的相关原则,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使他们能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保证高支模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相关企业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对先进技术和模式的熟练度,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技能和专业素养,保证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消除施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安全,进而保证建筑施工在安全的条件下顺利进行。此外,在高支模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技术,保证施工时能严格依照设计方案进行,进而提高建筑工程高支模的施工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支模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充分发挥高支模的作用,熟练掌握施工质量要点,科学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此外,应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管控,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支模脚手架管理人员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