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牦牛肉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2021-03-31于启凤

西部皮革 2021年3期
关键词:牦牛肉藏民牦牛

于启凤

(西藏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1 引言

西藏自治区因浑然天成的地理位置,本地牦牛肉也独具特色,深受大众喜爱,本文以当地生产牦牛肉为例,探索其在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部分藏民电子商务意识不强,牦牛肉产品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西藏牦牛肉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对脱贫攻坚有所帮助。

2 西藏牦牛肉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的概念正如电子商务的前景一般不断进步,不断全面。早于1996 年,IBM 公司提出了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1997 年,IBM 公司对上述概念进行修正改进,得出了Electronic Business(E-Business)的概念。事实上,电子商务是以人的活动为基础的,当然也应选择一个更为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定义:电子商务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开展的交易或与交易有关的活动。

2.2 西藏牦牛肉优势分析

牦牛历史悠久,具有300 多万年的历史,90%以上的牦牛生存在3 000 m 以上高海拔严寒地区,能够常年奔波于雪域高原,从而有“高原之舟”的美誉[1]。自2001 年1 月,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计划,旨在开发西部,发展西部。西藏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之一,将其特色产品推广出去,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十分契合的现实意义。牦牛,作为西藏地区一种特有肉类资源,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种类齐全的氨基酸,具有高能量、低脂肪的优点,符合当代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现如今,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牦牛肉产品加以推广,使牦牛肉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符合国家战略意义。

2.3 西藏牦牛肉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3.1 西藏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在我国“十二五”时期,国家大力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发展电子商务是226 个重点项目之一[2]。在如此大好政策支持发展背景下,近年来西藏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可谓之“神速”,然而,由于西藏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寒冷,与内地相比,以铁路、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尚未达到较高普及,以致优良的自然资源、具有藏民特色的当地食品、富有藏传佛教特点的手工艺品等无法大量销往全国。本文主要以西藏牦牛肉为对象进行研究说明。

2.3.2 西藏牦牛肉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其一,在西藏电商发展过程中,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为42 亿元,而青稞和牦牛肉的加工产值仅为13 亿元,牦牛肉精加工不足,一部分由于原生态牦牛肉不易被内地大部分人所接受,价格又普遍较高[3]。虽近年来,相比于其他藏产品,在各平台上的交易量逐年增加,但销售量并不高,据资料统计,80.1%的人是因为新鲜感、热门视频推荐而购买,其中65.5%的购买者并没有再次购买意愿,可见,未进行精加工的牦牛肉产品顾客满意度并不高。而主要以养牦牛为主的藏民在网络平台上获得收益甚微,加之通信设施不便,让一些了解电商的藏民不愿意进一步进行网络销售。

其二,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3],农村占主流,又较为分散,信息流通传播率低,据调查统计,50.77%的藏民对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概念是知之甚少的,在平台上进行销售牦牛肉产品更是甚微。这让西藏电子商务的发展刚有起效,又遇到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3 西藏牦牛肉电子商务发展出现的问题

3.1 以网络、运输物流等基础设施不够

1.网络基础设施。西藏地形以青藏高原为主,海拔从平均5000 米以上渐次递降至4000 米左右,导致网络信号接触不好。根据CNNIC 的39次中国互联网报告,截止到2016 年底,全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3.2%,网民规模增速6.2%;西藏互联网普及率为46.1%,网民规模增速5.5%。从两个数据可以看出,西藏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运输物流设施。西藏铁路网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74 万公里,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分别达到82.5%和47.9%,物流基础设施是国内薄弱的地区之一[4]。

3.2 电子商务意识较为落后,部分藏民存在语言障碍

西藏平均海拔4000 米,地广人稀,居民居住稀散,宽带覆盖率低,网络供给需求不足,这也就成为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5];当然,牧民文化程度较低,据统计,65%中年藏民汉语使用不便,其中智能手机藏汉双语系统的覆盖率也仅仅在70%左右,语言沟通也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阻力之一;消费观念仍然停留在用现金支付、以物易物。用微信、云闪付、支付宝等APP 网络支付更是知之甚少,初次听闻,更是对此持有质疑[6]。在售卖牦牛时,绝部分以村为单位组织售卖,其中一小部分,村内定期有中间商以较为便宜的价格大批购买牦牛,并没有如外界传闻“高利”,多年放养的牦牛收益甚少。牧民若能具备一定量的电商知识及意识,通过电子商务渠道销售牦牛制品,其获得的收益是远比目前这种销售方式要高的。

3.3 牦牛肉加工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

3.3.1 牦牛养殖

目前西藏养殖牦牛尚未形成类似与内地大规模养殖集群,大部分还是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生产经营。宰杀牦牛时,因藏民佛教思想,生性善良,致牦牛年岁过长,肉质偏老,影响品质。

3.3.2 牦牛肉产成品

产成品方面过于单一,主要以风干牦牛肉干、真空牦牛肉干、牛肉粒等都是较为常见的肉类产品,无特色新奇牦牛肉制品,销路较窄。

3.3.3 牦牛肉品牌

品牌意识不强,藏区内著名的有阿佳牦牛肉、奇圣牦牛肉,在内地却少有耳闻,缺乏标准化、规模化。

3.3.4 牦牛肉产品推销

据统计,一部分是来源于西藏旅游的游客购买西藏特产牛肉,另一部分是以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

3.4 缺乏相关食品、电商专业人才

3.4.1 食品工程人才

西藏区内共有4 所本科院校、3 所高等职业院校,但尚未设有食品方面专业,致使特色民族食品研发方面人才欠缺,这对本土食品“走出去”是不利的。

3.4.2 电子商务人才

其一,2018 年西藏高等职业学校设有电子商务专业,成为全区唯一设有电子商务的学校[7]!相比于内地许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起步是较晚且缓慢的。直至现在,电子商务人才产出也是较少的,投入电子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更是连二成不足,绝大部分毕业生终以考公、考编作为工作目标。

4 西藏牦牛肉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4.1 响应政策号召,加大对基础设施人力、财力的投入

西藏地区绝大部分为农村,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比较大,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主要靠政府相关部门和电信运营商统规划,虽政府补贴力度大,尚未普及的地区仍占比较大,还需加大资金投入。同时给予农民在安装网络方面一定的优惠,促进更多藏民安装网络[8]。其次,引进一些大型电商企业进入农村,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的优势,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型电商企业能够促进牦牛肉产品销售和农民购买生活必用品。

4.2 加大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

寻找相关专业人员,配带翻译,在城市和农村宣传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同时,举办一些活动,如讲农民靠电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故事,进行入现场演示等,增加和提高电子商务在藏民中的知名度、可信度。通过以上宣传工作,召集对牦牛肉电商感兴趣的藏民,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和技术上的指导。政府利用有效资源在每个自然村建立电子商务咨询站,在每一个县建立一个集咨询与培训的综合站,帮助藏民解决疑难问题。

4.3 对西藏牦牛肉加工进行大力招商,加大研发

鼓励,引进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牦牛肉生产加工企业首先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9]。放眼整个西藏自治区,其经济实力较薄弱,牦牛肉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社会知名度不高,当地政府可举办一些投资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西藏及西藏牦牛肉的影响力。构建牦牛肉产业园区,打造大型工业集群,将牦牛宰杀,产品研发,制品成批生产,包装,发货集点等一系列程序归于一个工业园区,不仅能节省一定人力财力物力,还能保证信息有效性,根据市场需求快速研发生产。当然,牦牛肉招商引资还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及协助,例如,优化招商环境(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培育招商中介商及招商人才,引导当地企业积极招商等。

4.4 当地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积极与高校电商及食品专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实习机会,平时加强交流沟通,提高电商就业待遇,为大学生毕业后引导回乡创业就业打好基础。当然,当地政府也要积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回区内支持电子商务发展[10]。这样既分担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提供就业机会,用丰厚的工资证实大学生不一定非得“考公考编”,同时,人才的引进会让正在快速发展的西藏牦牛电商更上一层楼!

5 结论

西藏牦牛因其居住环境独特,品质绝佳。发展西藏牦牛肉电子商务对于西藏电商发展和带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藏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电子商务等相关技术的培训和引进了一批牦牛肉制作加工厂商,而且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工作,为西藏牦牛肉走向大众的视野,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牦牛肉藏民牦牛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古道散茶香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麦洼牦牛肉和高山牦牛肉品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请菩萨找零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
不同部位高原牦牛肉品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