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国家对传统工艺的态度与认识
——以中国、印度、日本、欧洲国家为例
2021-03-31张骞
张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1 “工匠”与“艺术家”的定义与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将“工匠”一词解释为“手艺工人”,即在某一领域具有工艺技术专长之人,例如画匠、木匠、石匠、铁匠、厨师等。而“艺术家”是指“从事艺术创作或表演而有一定成就的人”,这一群体具有极高的审美能力、娴熟的创造技巧,在文学、绘画、雕塑、书法、舞蹈等艺术领域具有杰出成就。
工匠更多的是技术的重复和技艺的打磨和提高,力求早日出师并独立营生;艺术家追求的是创作、创新,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追求和精神寄托,通过作品反映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数量上,工匠是占多数的,艺术家在少数,而从工匠到艺术家的跨越也需要经历很长的一段路程。接下来我们通过对东西方的对比,以中国、印度、日本、欧洲国家为例,进一步探究不同国家对“艺术家”与“工匠”这两个角色的认识。
2 不同国家对传统工艺的认识
英国艺术评论家爱德华·史密斯在《世界工艺史》一书中提到,在中国人的眼中,艺术家和工匠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艺术家追求高尚的审美和辉煌的气韵,而工匠以他们精巧的手艺为荣。例如,在绘画艺术中,画家们有大量时间专心描摹人物或自然,通过画作寄情山水、花鸟,潜心从从周围的人事中获取灵感,不会束缚在体力劳作的圈子里,比如宋徽宗赵佶;而工匠们整日在坊间劳作,很少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去专注于艺术创作。再比如陶瓷,中国的陶瓷在世界上一直保持着生产垄断地位,生产用于内销和外销。工匠们日复一日、以高标准制作质量上乘、具有中式风格的瓷器;销往海外的,基本上也是按照顾客(如欧洲商人)的要求制作的,工匠们没有太多自主权。
在印度社会中,艺术家和工匠们也是两个分离的概念。随着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印度人制作的家具、印花和染色布等大量销往欧洲,这些工艺的设计大部分是按照顾客的喜好,工匠们本身没有太多自主意识。例如,印度出口的印花布是按照欧洲人提供的带有“中国式风格”的式样。在欧洲人眼中,印度的艺术家是工匠,而不是创作家。
对比之下,日本是一个高度崇拜手工艺和手艺人的工业化社会,手工艺和艺术之间没有界限。手工艺人自身也有着高度的工匠精神。他们在技术上对自己手艺的要求极其严格,他们不停地仿制、收集,力求增加传统积淀,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作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手工艺是一种有道德价值的活动,手工艺是它的实践者道德状况的表现。这一理念,也影响了欧洲19 世纪80 年代的“艺术和手工艺运动”,人们开始相信,手艺人不只是技艺的拥有者,还能表达更多的东西。从这一点来看,整个现代工艺的理论都来源于日本。
在欧洲,人们把“技”和“艺”看得同样重要,文艺复兴时期很多艺术家是多才多艺的全才,如一位工艺设计家可能也精通绘画、雕刻家和建筑。另外,欧洲不同时期的手工艺理念、以及各种手工艺运动也影响了手工艺品的风格,我们不妨从不同的时期来看工艺史的发展脉络。
首先,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米兰赦令的颁布使欧洲进入一个基督教统治的社会。因为基督的养父是木匠,教士阶层通过宣传和教化,使手工艺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崇,从贵族妇女到平民阶层,手工艺逐渐流行开来。人们在各种规格的作坊中从事制陶、刺绣、印刷等生产。16 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理念的引导下,工匠们开始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探索,往艺术家方向蜕变。这一时期,艺术与手工艺开始分离。很多手工艺行业,特别是和纯美术之间联系紧密的行业,开始诞生出独立的美术家形象。例如,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如本韦努托·切利尼、吉贝尔蒂、波提切利,都是从金匠开始做起的。对于这些艺术家,他们创作的源泉是自然,他们为艺术梦想而生;而手工艺人,更多的只是知识和技术的传承者。文艺复兴后的17、18 世纪,艺术与手工艺和分离程度进一步加深,两者在层次上也进一步分化。随后到来的工业革命,以及之后各种形式的工艺运动,人们对工艺的理念也有了新的理解。
总体来说,欧洲的手工业发展虽然是一个手工艺和艺术分离的过程,但两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艺术家会努力发挥“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工匠们也崇尚“艺术家精神”、不断创新,共同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艺术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有机融合下,人们逐渐摆脱了人力和技能的限制,由此加速了工业化和社会变革。
3 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
人们对工匠和艺术家的不同理解,也和传承方式有很大关系。通过一代代的继承和积累,传统手艺的积淀、工艺的精神信仰也不断凝集,在社会中展露着各自的样貌。
中国的传统工艺讲究严格的师承制度,通过选徒、拜师、传艺、出师等一系列流程将某一技艺发扬下去。这一师徒传授制度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徒弟更多时候是跟着师傅依样画葫芦,不断机械地效仿、重复。这使得徒弟只能学会师傅所授的那些手艺,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普遍的“匠人心态”:创造意识薄弱,习惯于承袭前人,不敢超越,没有艺术的创造力和反叛精神。
印度由于种姓制度的限制,手工艺的传承主要是世袭制,至今依然保持着这一传统,手工艺产品在印度的主要经济部门中占主导地位。另外,手工艺品也有独特的阶级差别,奢侈的手工艺品和为体力劳动者生产者之间的产品差异极大。例如,纱丽。一种被制作成奢华的纺织品,另一种是给穷人的粗陋织物;再比如珠宝业,被富人阶层看作是一种移动的财富。这些带有阶级属性的手工艺产品,随着社会和阶级分化也传承了下来。
日本的传统工艺传承要更丰富,一方面讲究师徒相授,传授所谓的“奥义”“秘术”,这种神秘的学识使得许多家庭手工艺能够保持生命力,而不是像印度那样依靠社会惯性。另一方面,这种稳定的继承来源于一些社会因素。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日本的手工业及其职业精神有非常充分的时间来积淀和传播。对比之下,中国自1840 年接连不断的战乱和革命中断了现代与传统的联系,很多原本在古代发展得很成熟的技艺如今却要工艺大师们辛苦研究、力图再现,指南车的屡次失传和屡次再度发现就是一个例子。除此之外,日本注意保护传统工艺和工艺精神。日本1950 年颁布的《文化财产保护法》中有著名的“人间国宝”认证制度,“重要无形文化财富保持者”被大众称为“人间国宝”,并享有特殊待遇。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从政府到工艺家、匠人、学者等,对工艺“传统”的本质内涵及其重要作用基本形成了一致的认识,为其后发展日本工艺“传统”,建立具有国家意识的文化保护政策,提供了思想与理论依据。
通过中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工艺精神中的重要内容,如信仰、纪律、仪式等,是在国家的认同下,在长时间的师承关系、在相对稳定的社会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对于如何保存和发展我们的传统工艺、传承我们的工艺精神,是现代社会值得深思的问题。
欧洲的传统手工艺大多是学徒制,在作坊中学习和实践。在中世纪,平民阶层的手工艺人们在作坊中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的劳动;文艺复兴时期,有行会的严格约束,学徒们在取得师傅资格之前,要经历严格的学徒训练和考核制度。随着技能的熟练,技艺学习者会将信息和实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自我意识也会得到加强并产生思考,而不只是完成工作。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受到新古典主义的影响,在手工艺上开始追求简单的规则和形式,并用严格的规范和标准管理手工艺人。这种理性的管理风潮,对工艺传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19 世纪后半叶,由A.W.N.普金、约翰·罗斯金、威廉·莫里斯等人倡导的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重新将传统工艺拉回了舞台。这场倡导手工艺复兴的运动虽然只是一股潮流,并未实现对传统的回归,但人们通过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对自然的追求以及对人文主义理念的倡导,重新赋予中世纪的手工艺新的生命。
4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由于历史传统、传承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对传统工艺的认识也不一样,不管历史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应该重视传统工艺这项物质和精神财富。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从一些国家的手工艺发展中积极借鉴,去更好的保存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工艺精神。例如,欧洲人对待手工艺和艺术是基本上是平等的,“工匠精神”和“艺术家精神”会互相影响,不断推陈出新,历史上很多工艺运动的先驱者也在工业化社会的潮流中唤起人们对人性、自然的思考;再如日本社会对手工业及其职业精神的崇拜、以及国家政策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也使得日本手工艺中的匠人精神得以积淀和流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今,各个国家手工艺的发展一直在历史的潮流中前进,未来还需要不断的变革传统、推陈出新,只有这样,传统工艺才能有鲜活的生命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