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锦图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03-31赵金淀

西部皮革 2021年18期
关键词:壮锦壮族图案

赵金淀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来宾 546100)

壮锦壮文称为 mbaw laiz fax,意为天纹之页,起源于宋朝,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锦一般使用棉线或者丝线编织而成,色彩绚丽、构图严谨、图案自然生动、体现了壮族人民热情、活跃、勇敢的民族性格,以及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壮锦是壮族的文化象征之一,壮锦图案作为壮锦的主要表现形式,直观地展示了壮族的审美文化和图腾崇拜[1]。

1 壮锦图案的文化价值

壮锦的图案具有独特的壮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壮锦长期以来保持着传统的民间织造工艺,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2]。壮锦早期的图案以方格为主,历经千年的发展,壮族人民在创作壮锦图案时,取材范围越来越广泛,图案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至今,壮锦的图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种类的纹样,一是以几何图案为主的连续纹样,有万寿纹、福田纹、万字菊纹、回字纹等;二是以自然花卉为主题的复合纹样,有凤穿牡丹、蝶恋花等;三是以吉祥瑞兽为主题的纹样,有蟒龙纹、双龙戏珠、鲤鱼跃龙门、狮子滚球等。近当代出现了许多富有民族风格的新图案,表现的主题有民族团结、壮乡山水、粮食丰收、歌颂祖国等。

壮锦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图案,真实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积极向上的民族性格,同时对研究壮族先民的生活环境以及民族风俗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小学美术课《壮锦图案》教学设计

桂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八课《壮锦图案》,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教学目标:了解壮锦图案的艺术特点及其蕴含的民族文化,感受壮锦图案的纹样之美;学会壮锦的图案设计原理以及绘制方法。并能将图案的设计运用到日常生活的美化装饰之中。通过设计绘制壮锦图案,让学生懂得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欣赏壮锦图案,了解壮锦图案的民族文化内涵、风格特点,学会设计壮锦图案。教学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的绘画制作材料创造性地设计出具有壮锦风格韵味的图案。

教学准备:教具:PPT 演示文稿、绣有壮锦图案的坐垫、吉祥物、挂袋等实物。学具:铅笔、橡皮、几何纸(白纸)、彩色笔等着色工具。

教学过程:

(1)讲述壮锦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壮锦图案》。相传宋代有一名叫达尼妹的壮族姑娘,无意中看到蜘蛛网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异彩,从中得到启示,便用五光十色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通过精心纺织,创造了色彩瑰丽的壮锦。

(2)欣赏壮锦图片、视频资料,初步了解壮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并介绍自己收集的壮锦图案资料,同时讲述壮锦的历史发展、种类、用途,并引导学生从壮锦的造型特点、色彩运用、纹样构成元素等多角度进行欣赏、讨论与分析,使学生进入审美的情境中,引发其对壮锦图案学习与探索的愿望。

(3)知识讲授。讲授壮锦图案的构成样式,并配以图案分析进行,以此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壮锦图案的构成形式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多种几何纹结合穿插构成的复合几何图案等多种样式。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述组织原理和设计方法,可简要讲授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构成形式,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其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为设计制作打下基础。

(4)学生小组讨论对壮锦图案的不同认识。

(5)教师示范、同时讲解壮锦图案的绘制过程。首先展示自己设计装饰的小物品,引起学生的探究心理,再结合课前绘制的图案绘制步骤图进行讲解,形象直观,可提高教学效率,也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

(6)学生作业:临摹一幅壮锦图案。学生用几何纸或图画纸(图画纸需画上几何纸一样的小格子),选择本课中一幅壮锦图案认真临摹。临摹步骤:a.用铅笔在几何纸上(或画上小格子的图画纸)定出图案的基本形。b.在定好的基本形上填色。c.调整,完成。

(7)教师指导,师生互动。

(8)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互评,教师课堂小结。

(9)课后拓展:根据自己的喜欢设计一幅有壮锦风格韵味的图案,用以装饰自己的房间。

3 壮锦图案在美术教学中的探索

《课标(2011 年版)》)按照美术活动的不同形式将小学美术教学分为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这四个学习领域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上各有偏重,但在基本特性上又有交叉,是互相联系、各有侧重的四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涵盖面最广、最为基础的学习领域。它包含了基础的美术术语、美术造型规律、美术造型元素、材料的认知等知识,这些知识是“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都需要使用到的。例如,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要用到最基本的造型知识;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要用到美术造型规律的知识、对美术材料的认知等;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会受到学生掌握的造型元素、设计理念、审美素养的影响。“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主要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美术造型规律、美术造型元素、材料的认知等知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对设计的思想、理念、构成元素的认知和动手制作的手工锻炼,都会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美术的基本认知,而这些基本认知是支撑起“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对经典绘画、雕塑作品、建筑、平面设计等赏析的基本知识构架,只有拥有了这个构架,才能更好地进行“欣赏·评述”。同样,通过“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对经典绘画、雕塑作品、经典建筑、平面设计的欣赏和分析,学生会逐渐丰富之前形成的美术认知构架,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美术认知和个人的审美倾向,最终形成学生的审美素质。在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审美素质的时候,又通过“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表现出来。因此,这四个学习领域是小学美术课程中各占一隅的四员大将,虽各有偏重,内容也不尽相同,却能够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互为依托、互相丰富,是一个四方桌缺一不可的四个桌角[3]。

桂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八课《壮锦图案》属于新课标中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该领域中对壮锦的欣赏、分析,支撑着“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对壮锦的功能的分析及对其功能与造型如何配合的分析与鉴赏,加深了学生对壮锦的理解和剖析。学生进行壮锦的设计并达到应用的过程中,运用了学生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获得的审美取向及对经典设计作品中造型、功能等元素的借鉴。

由此可将《壮锦图案》这一课进行拓展性学习,分别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向进行重点学习。首先“造型·表现”领域侧重对壮锦图案造型规律、美术造型元素、材料的学习引发学习的兴趣,通过对壮锦图案造型的临摹,加强对壮锦图案的造型、色彩的搭配以及工艺技巧的风格表现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壮锦图案元素的认识。“设计·应用”领域侧重对壮锦图案设计的思想、理念、构成元素的认知和动手设计进行锻炼,大胆创造新时代的壮锦图案;“欣赏·评述”领域侧重对经典壮锦图案进行欣赏和分析,丰富对壮锦图案的认知,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观察、捕捉壮锦图案的艺术美,学会欣赏评述壮锦的艺术特征,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综合·探索”领域在以上三个领域的教学基础上大胆创造探索新时代壮锦图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同时其他涉及图案、少数民族艺术、民间艺术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渗透进壮锦图案的相关元素进行比较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壮锦图案艺术的认识。

4 小学美术课开展壮锦图案教学的意义

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工艺的进步,壮锦生存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壮锦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生存危机,急需抢救和保护,更需要创新以便找到适合生存的土壤。壮锦的传承延续基本靠父子相传、师徒相授,同时壮锦面临的生存困境使得年轻人望而却步,也使得壮锦纺织技艺后继乏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DNA,它渗透到民族经济、政治、环境等各方面,渗透到个人、家庭、社会之中,通过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表现出来和传承下去。壮锦的传承需要年轻人,壮锦的未来也需要年轻人,所以壮锦走进校园无疑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课程改革以及时代发展的趋势之下,2016 年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期,尹少淳教授指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素养和能力[4]。将壮锦图案纳入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能丰富美术课堂,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校园里四处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这片良好的氛围里,通过对壮锦传统图案的学习,不仅能重新对家乡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认识,还能通过实践亲身体验和感受其带来的魅力[5]。同时通过对壮锦图案的学习,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壮锦的艺术美,而且学生在亲自动手中感受到壮民族织绣的图案美、色彩美,为自己是一名壮族人而自豪,为壮锦有着如此辉煌的过去而骄傲,更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审美观点,为日后孩子们能传播民族文化埋下伏笔。

猜你喜欢

壮锦壮族图案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