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延边州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2021-03-31葛励闻

西部皮革 2021年18期
关键词:延边州朝鲜族民俗文化

葛励闻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

根据我国民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旅游业和服务业。其中,大部分民族自治州分布在“绿水青山”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山区,为寻找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向,这些民族自治州开始将经济发展向旅游业方向倾斜,而旅游业开始着重开发民俗文化价值。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其独具一格的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建筑文化等,都是民俗文化的多重体现。如何让延边州民俗文化实现跨省传播和发扬,如何让民俗文化带动本地区经济实现新的增长,都是值得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的。

1 延边州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1.1 民俗文化的涵义

民俗文化,可称为传统文化,近些年也被视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名词。因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其常被看作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后,被人们传承的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向新领域发展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民俗文化更是以一种文化遗产形式存在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经历一次蜕变,由传统的继承方式向更为大众所接受的新型传承方式发展。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学习、继承和发扬,让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更为广阔的领域传播和发展,才是民俗文化存在的重要意义。

1.2 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坐落于群山环绕的盆地,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纯洁质朴,其特有的饮食文化一直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延边大学独具朝鲜族特色建筑风格的校门,以及对面绚丽夺目的双语牌匾,在华灯初上的傍晚,更是成为了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举办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是吸引大量游客来延边州游玩的重点项目之一。将独具特色的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在景色秀丽的山川河流间举办民俗文化节,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例如每年8 月份在中朝边境线的图们江边举办的“中国图们江文化旅游节”,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每年这个节日都会请来国内知名歌手前来助阵,由朝鲜族民族歌舞团表演歌舞类节目,就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农乐舞、象帽舞、伽倻琴等都会一一亮相,让游客在欣赏歌舞的同时,了解和认识朝鲜族民俗文化,将独具特色的朝鲜族风俗人情以欢乐愉快的方式传递给更多人。以这种方式推广朝鲜族民俗文化的节日还有很多,可以达到短期宣传高峰的效果。

2 延边州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2.1 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缺失

目前,延边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17 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83 项,入选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112 项。延边州在2015 年审核通过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纳入更为正规的框架中。为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更为专业的保护,也为接下来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更为切实有效的保障。

尽管如此,那些传统朝鲜族民俗文化仍存在失传的可能,传承人的后人也不再固守传统,视继承为己任,而外人又大多对此不够了解不够有兴趣。例如汪清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帽舞的现有传承人就面临没有继承者的风险。谈及农乐舞(象帽舞)的传承和发展,虽然现在学习象帽舞的年轻人数量也在逐步增长,但几乎都不是朝鲜族人,因此,未来可能会面临纯正朝鲜族象帽舞失传的风险。

2.2 民族服饰面临失传危机

朝鲜族服饰随着时间的推进,由以白色和素色为主的搭配向彩色搭配发展。男人们的服饰主体为上衣、裤子,也会根据节庆日搭配相应的帽子作为整套服饰的点缀。传统的朝鲜族男士服装,上衣衣袖肥大,袖口收紧,裤管宽肥,裤脚收紧,裤腰以缎带束起,基本以素色为主,彰显男人沉稳内敛的气质。传统女士服装以上窄下宽的长裙为主,搭配短襟长袖上衣,也以素色为主。朝鲜族服饰之所以以宽大舒适定型,一是因为在田间劳作时不会束缚身体,二是因为朝鲜族是喜欢载歌载舞的民族,常常跟随音乐或歌声便翩翩起舞,这样的服饰在风中舞动更为飘逸动人。现代朝鲜族服饰颜色光鲜亮丽,搭配更为时尚,粉色也不再是女士服装的专属,在婚礼节庆日,男士如果穿戴传统民族服装,会以粉色、黄色等更为靓丽的颜色来搭配,而女士则根据不同年龄搭配不同色彩的服饰。

但现在很少有本地朝鲜族年轻人穿戴民族服饰,如此时尚的搭配也无法吸引他们的关注。延边州依然有几条街道有传统服饰手工制作店铺,琳琅满目的传统朝鲜族服饰多种多样,但光顾的人却很少,在这样一种传统服饰可能面临失传的情况下,仍然有传统手艺人在坚持着,他们接下来面临的,可能是渐渐缺乏市场需求,也可能是无人继承。

2.3 民俗文化景点分散,未能形成一站式文旅产业链

延边州的八个县市,在朝鲜族民俗文化上各具特色。汪清市有象帽舞之乡的美誉,珲春市有着洞箫之乡的称号,而图们市和龙井市分别以长鼓舞和伽倻琴著称,这些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些地区,都有相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色展示点和教学基地。这些不仅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眼球,也为国内民族学、民族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研究基地,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外,还有不少民俗文化博物展览馆。在这里为人们展示朝鲜族的历史、传统文字、传统饮食文化、传统服饰文化以及传统礼仪文化等。但每一个民俗文化展览馆,都会根据本地的突出民俗进行不同的侧重点展示,县市之间距离虽不算十分遥远,但自行前往还是会舟车劳顿,给想要一一参观的人们带来不便。

2.4 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品牌形象模糊

延边州推出过“四季延边”品牌核心,春有龙井梨花旅游节、夏有图们江文化旅游节、秋有朝鲜族秋夕节、冬有图们江冰雪旅游节。看似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旅游项目联动性却不够。例如我国西安市的民俗文化旅游定位,就是十三朝古都,兵马俑、华清池等特色景点,无一不彰显着西安十三朝古都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1]。虽然延边州无法与西安这样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相比,但我们可以借鉴其发展民族民俗文化的方法,打造联动旅游品牌的发展模式。延边州的民俗文化体现在多方面,如朝鲜族语言文字、饮食文化、服饰搭配、歌舞技艺、民俗节日、建筑风格等等。现阶段,并未将这些民俗文化串联起来,无法联动成为一个更为鲜明、更为具体的朝鲜族文旅品牌。延边州尚未形成部门联动发展,拉动企业投资和鼓励社区参与的良性旅游发展模式,因此,无法形成一个具体清晰的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2.5 民俗文化资源内涵缺失

延边州作为我国朝鲜族主要聚集地,这里居住着全国三分之一的朝鲜族人口,有着鲜明的朝鲜族文化特点,大街小巷的商户牌匾上朝鲜语和汉语双语并行且朝鲜语优先,公共场所广播也以朝鲜语和汉语双语言形式播出。延边州作为我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特点最为突出和集中的地区,这里有许多朝鲜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延边州对朝鲜族文化元素的运用和推广还不够充分,在民俗文化旅游方面存在产业化程度不高、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且层次分明的民俗文化产业链。作为具有朝鲜族民俗特色的边境旅游城市,不仅要宣传民俗文化,还要推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除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产品外,具有朝鲜族特色的工艺品、文创产品,在一套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条中也是重要的一环,然而,延边州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使得朝鲜族民俗文化内涵存在一定缺失。

2.6 宣传方式不够与时俱进

延边州在民俗文化推广上一直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方式,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大多依靠传统宣传手段,如大型广告牌展示、地方频道宣传片播放、广播节目推广和报纸杂志投放等方式。这些传统宣传方式,大多是中老年人在关注,年轻人很少关注电视、报纸等媒介,会更多地关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因此,不够与时俱进的宣传方式,很难得到外界关注。

3 延边州朝鲜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建议

3.1 与大学合作搭建民俗文化研究平台

延边大学作为坐落在朝鲜族自治州内的高等学府,其民族学专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旅游专业等院所,在民族发展问题上有其独特的前沿研究,这里的学者可以深入当地,直接面对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上的问题。因此,建议其充分发挥大学的职能和作用,可与省内各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搭建“少数民族地区文旅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平台,掌握延边朝鲜族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深挖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真实原因,了解民俗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阶段性地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3.2 加强延边州各县市之间合作,避免各自为营。

延边州下辖8 个县市,每个县市都有其独特的朝鲜族文化特色,如汪清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帽舞、龙井的辣白菜基地、和龙的酱汤文化等等。应将州内民俗文化特色串联起来,形成集吃、玩、住、行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旅游线路。延边州内会定期举办朝鲜族民俗文化活动,如东北亚(中国·延边)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图们江文化旅游节等[2]。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常常会吸引周边城市的游客慕名前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文旅节的举办和推广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并不能支撑长久的地方经济增长,因此,需要各县市之间拉动彼此合作关系,增强合作意识和发展潜力,为延边州经济增长和本地发展做出贡献。

3.3 加强宣传力度和宣传方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应积极发挥延边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加强对“美丽中国·鲜到延边”品牌的宣传力度,推广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宣传方式上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延边州传统民俗文化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普及,可创立本地民俗文化旅游公众号和视频号,在现下比较受欢迎的App 上进行宣传播放,加强延边州民俗文化资源在空间上的传递。也可以制作带有延边州民俗文化特色的文创工艺品,将朝鲜族传统服饰、传统饮食和建筑风格等元素纳入到纪念品中,让人们在体验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将一份美好独特的回忆带回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一直是延边州打造新型产业经济的方式之一,如何让传统民俗文化发挥其优势,始终是延边州经济发展中需要突破的一环。除了向人们展示本地民俗文化,还要将周边产品打造起来,以联动和协同的方式,突破固有模式,将延边州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转化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又一新路径。

猜你喜欢

延边州朝鲜族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奋进的交响 辉煌的乐章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KORE A TOWN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以延边州汪清林业局绿美家园小区为例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