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铜版画创作语言表达

2021-03-31蔺相嵘

西部皮革 2021年20期
关键词:铜版画版面河流

蔺相嵘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1)

引言

铜版画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在不断地发展中产生了纷繁复杂的铜版画技法,能够表现丰富的画面肌理,笔者本次创作的作品《黄昏下的河》画面中所表现的静谧的氛围,十分契合铜版画飞尘刮刻等技法的表现语言,能够更好地表达画面中的独特感受。笔者将记忆中美好的景象通过铜版画的语言进行创作,表达自身对艺术的诉求。在不断深入与摸索中,探究更多铜版画表现语言的可能。

1 创作内容、主题和理念

1.1 创作内容

铜版画作品《黄昏下的河》描绘的是北方乡村傍晚,当晚霞消退,天地间变成了银灰色,橘红的晚霞,静谧的河流映照着纯净的天空,辽阔的土地上满是枯草,树以及高速桥和桥下的人模糊地出现在远方。创作内容将现实生活场景与记忆中的场景相结合,采用铜版飞尘技法的方式进行绘制,抒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1]。

1.2 创作主题和理念

通过傍晚的天色、远处渺小的人物、平静的水流和广阔的土地来体现笔者对于独处的享受,追思在迷惘中叹息的曾经,在平静中寻找真实的自己。其实整个创作更是笔者对童年家乡的一种怀念,笔者通过铜版画的表现方式呈现出其心中的家乡景象,画面中的静谧氛围,即是现实中最难得的生活状态。作品通过释放积极的情绪,让孤独的人打开心灵的窗,在其中埋下阳光的种子[1]。

2 创作过程

2.1 构思

本次创作的灵感来自笔者对家乡的回忆。由于家乡原本的美好景象正在渐渐消失,笔者希望通过铜版画的表现方式再现其记忆中的家乡。笔者在家乡寻找那些熟悉的地方,以便完善记忆中的景象,通过对现实景象中元素的筛选,添加到画面里。这些画面中的元素,比如河岸上的石墙、远处的高速桥,都是现实存在的物质,但对于画面氛围,笔者处理得更加主观,例如宁静的晚霞就是笔者对画面的主观想象。在构图方面,笔者通过对真实场景的感受,将画面定为横构图、宽幅,有一种广角的视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借此来还原对童年及家乡的怀念,以及对独处时静谧状态的追求。笔者在对家乡进行多次拍摄后,选取了多个材料进行对比,而此过程也是笔者挖掘、认知真实的自我的过程。最终笔者选取了有河流的这个景色作为本次创作的素材[1]。

2.2 视觉来源

在创作初期,笔者的视觉来源主要来自生活里的真实景象与朦胧的记忆。在赏析美国画家怀斯的画面时,其画面让我既感到真实而又充满诗意,会给我带来宁静而孤的一种享受,这正与笔者本次创作的状态相符合。而且怀斯对画面的正负形处理使得画面在宁静中极具视觉张力,也是极为美妙的。而在笔者创作的画面中的天空、河流与地面之间正负形的构成都深受其影响。在怀斯的作品《克利斯蒂娜的世界》中描述了一个患小儿麻痹症而残疾的少女,少女克利斯蒂娜在荒凉的草地上抬头仰望地平线上那座她的房子,大面积的草地显得十分荒凉,但少女在怀斯的笔下,是一个高尚的、有尊严的模特,她拒绝使用轮椅,宁愿在艰苦中生存,也不愿意被人抚养。与其说克利斯蒂娜是一个小儿麻痹症的患者,倒不如说是一名历尽艰辛的跋涉者。为了追求一种美好的愿望,她举步维艰,尽管如此,她的初衷仍未改变,她仍向往着理想与自由。这幅作品不仅在画面构成上对笔者有所指引,而且,画面中空旷的草地与人物之间呈现出的孤独感,以及远处房屋和近处人物之间的关系,都在揭示着人们心灵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倾向——对“家园”的憧憬与渴望,这种独特巧妙的表达方式,正是笔者的画面中所缺少的。

在创作的后期阶段,笔者参考了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融入了自己主观理想化的内容。梵高的《罗纳河上的星夜》《星月夜》《乌鸦群飞的麦田》都为笔者带来巨大灵感。作品《星月夜》描绘的是从一定的高度远观小镇的夜空,画面主要由画家心中的宇宙填满,天空中的星星明亮而硕大,而云彩也随着星光卷曲成一团,画面右上角的巨大月牙金黄耀眼。这些抽象的“圆圈”使得天空显得充满神秘感,让置身于这片迷幻星空下的“我”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及自然的强大。笔者在画面中对河流和枯草地等元素的描绘充分受其影响,将河流、枯草等元素主观化。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梵高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像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笔者据此探究自己创作画面的构图,主要是河流不断蔓延,一直到远处细长的桥,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纵深感,而画面中宁静的氛围与缓慢流动的河流则为作品增添了一丝神秘感[1]。

2.3 草图

在绘制草图的初期阶段,主要解决构图问题,画面中的黑白灰分布、正负形的设计以及细节刻画的安排。在选取构图的阶段,笔者尝试过多种构图,最终决定选择长条形的横构图。这种大宽幅的构图方式,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张力,充分展现画面的延展性,给人们带来心旷神怡的感受[2]。

2.4 正稿

在绘稿的阶段,笔者通过阅览《绘画构图与形式》等一系列理论知识的书籍,并赏析大量的绘画大师画作,其中怀斯、米勒、梵高等艺术家的作品对笔者帮助很大。在探究《绘画构图与形式》之后,笔者决定将整幅作品改为细长的横构图,画面中主要刻画了水的状态。为了不让广阔的地面显得单一,笔者重点突出了地面上的枯草和凹凸不平的土坡,以及不同程度的灰色调。灰色调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极为严谨,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其次,对远处的桥和树进行概括处理,让画面的远近对比明显。笔者将画面中的天空处理成由灰到白渐变,而对远处桥下的人物也进行了概括处理,这些都起到衬托画面氛围的作用。总的来说,正稿阶段笔者完善的更多的是客观性的东西,而主观性的元素则更多的是在版面中进行[3]。

2.5 制版

本次研究的内容主要由河、枯草和天空构成。为了表现画面中富有层次的灰色调,笔者采用飞尘的技法,首先简单地用1000目-2000 目的砂纸对铜板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在版面无明显划痕后,用滑石粉和醋酸钠溶液进行擦洗,这一步是为了去除版面表面的油脂,以确保在版面无杂质的情况下进行飞尘。为了追求画面的细腻,采用小颗粒飞尘。飞尘完成之后用烤版机融化松香粉,以顶针压住板面,让松香粉均匀地附在版面上,待版面冷却之后,用放大镜查看飞尘颗粒是否均匀,再参照飞尘试验条,对铜版进行腐蚀。为了不被腐蚀过程中产生的残渣所影响,使版面腐蚀得更加均匀,每隔五分钟摇晃铜版。此次画面要从重灰色调开始进行,所以笔者将腐蚀的时间控制在25 分钟。待腐蚀完成后,先用清水冲洗,再用醋酸钠溶液中和版面上的三氯化铁,终止腐蚀[4]。

轮廓初步呈现之后,笔者用胶带粘住河流以及天空的轮廓,可以达到在不破坏画面整体的情况下,对天空与河流进行局部塑造,在这一塑造过程中,用800 目-2000 目砂纸磨出天空的渐变效果,再磨出河的底色,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细节的刻画。刻画河流细节的部分是通过压刀进行刮压,压刀刮压过的部分会变亮,变亮的程度取决于刮压的力度,笔者刮压的力度是由轻逐渐变重,在这一过程会多次试印,直到刮压出的亮度在画面中达到理想效果。最后是蚀刻阶段,把树枝的粗细变化、人物的动势用刻针进行刻画。在这一过程,用刻针配合腐蚀,对其进行塑造,将树的特征和人物的动势充分表现出来[5]。

2.6 印制

首先要试印,试印过程即是不断完善画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用单色印制,并尝试不同程度上的擦墨,有利于对画面黑白灰以及底色进行下一步的调整。在正式印制阶段,选用320g 版画专用纸。为了更好地印出画面中细节,将纸张浸泡30 分钟以上。首先参考试印结果,再对版面局部进行不同程度的擦墨,通过不同的纱布以及不同程度的擦墨,突显出画面中河流的独特之处,例如,在擦的过程中,河流的部分会擦亮一些,突出河流在晚霞中透亮的感觉;相比河流,天空较为沉稳,在擦的过程中用纱布揉擦均匀一些,并局部给天空上色,这一过程用最小的纱布,把着色的部分擦出云层的肌理。然后用雪梨纸擦掉天空与桥之间多余的墨,以明确桥和天空之间的黑白灰关系;对于地面上的处理,会多留一些墨,擦的过程中更注重肌理的保留。地面也有不同层次的色调,为保留整体氛围,细节处用雪梨纸擦,把地面上不同色调的枯草擦出丰富的层次[5]。

3 创作意义

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令人身心疲惫,让笔者不禁回想起童年的快乐时光。如今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曾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如今已成死水的小河曾鱼虾戏水,这些家乡的变动对于笔者个人而言,是一种惋惜,而童年家乡留给笔者的美好回忆,笔者也始终不能忘记。因此,以北方乡村为题材描绘河岸静谧的景象,从单纯地表现记忆中的家乡景象到理解自己与景象的关系,从而引发笔者对自身生活方式的思考。作品《黄昏下的河》所展现的是宁静、自然和放松,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得到很多物质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共鸣,希望引起观者不要对世间的美好视若无睹。

本次创作表面看似是笔者对童年生活过的地方的艺术创作再现,但其实是笔者对自身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一次反思,更是对珍视生命和时间的一种表达。通过铜版画的表现语言,把一去不复返的情景定格在作品中。《黄昏下的河》作为宽幅作品,远处横向的高速桥和近处纵向的河流使画面的纵深感更为强烈,更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 结语

本次创作让笔者受益匪浅,对铜版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简单的欣赏到创作一幅作品,从观察作品表面到分析作品内涵。在不断地自我探索和自我突破中,把铜版画语言的魅力结合到创作当中,是笔者在版画的学习生涯中迈出的最关键的一步。

猜你喜欢

铜版画版面河流
铜版画技法在作品Salute to my hero中的运用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铜版画及铜版画艺术纸
铜版画创作中的个性化语言表现探讨
当河流遇见海
版面“三评”看得失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