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2021-03-31苏童
苏童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1 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模式现状
现代社会我国的人口年龄比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口老年化的现象越发凸显,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于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子女为了自身的发展或移居海外,或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有的虽然在身边,但是由于年代差距、思想文化背景的差异,子女们更愿意自己居住,以至于“空巢老人”的现象越发突出。老年人口的主要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考虑到经济情况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会选择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的模式下,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老年人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经济支出小,另外子女也可就近随时过来照看,能够更好地构建老年人与家庭、社区、社会的亲密关系。
机构养老,由社会养老机构提供养老场所,并提供相应的住宿、餐饮、医疗服务,在相关工作人员的照顾下,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有了一定保障。但是机构养老的费用普遍偏高,普通家庭的老人甚至是农村家庭的老人难以支付。相比于居家养老,老年人接触的人群主要是工作人员和陌生的人,加之很少见到亲人子女,无法接收到家庭人员的关怀和理解,长时间下很容意产生心理问题。
总之不论是新近建设的养老社区、养老公寓,还是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我们都要紧紧贴合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老年人群独有的特征,针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以建设符合老年人生活安全、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2 居家养老模式下室内空间适老化设计的必要性
2013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在2025 年将突破3 亿,这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现阶段的养老机构普遍出现价格偏高、供给不足、社会参与度不高、专业的护理人才缺失等问题,加之社区养老模式还不够完善、养老公寓价格高昂的状况,种种因素致使大部分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这也是最经济有效的养老方式之一。居家养老可以缓解很多社会问题,熟悉的环境和邻居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结合起来,依托社区的生活、医疗、卫生等资源,在最大程度上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对于辅助设计的需求很大,一些设计细节上的疏忽可能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例如空间布局不合理、没有无障碍设施、交通不便、采光不足等问题,风险加大导致他们不适合居家生活,或者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具体表现在如卫生间没有设置无障碍扶手、卧室没有预留起夜感应灯、使用轮椅没有足够的回转空间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对老年生活空间进行适老化设计改造,通过合理布局、完善功能,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让空间具备适应性、预置性、灵活性、安全性,为日后老年人养老生活创造条件,让老年群体也能享有高品质的居家生活。
3 老年群体特征以及对空间的需求变化
3.1 老年群体的生理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变化日趋明显,具体表现在视觉方面对光的敏感度降低、光感不足;听觉方面表现为听力反映迟钝;对于温度的变化适应性差等;身体形态方面,身高下降、脊柱弯曲,表现为行动不便,身体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来看,他们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都出现了老化,身体不便的老人也只能以家为中心,因此对室内空间也会有所要求。如果室内环境昏暗或者动线不合理、没有无障碍设施,或将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3.2 老年群体的心理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子女缺乏对老年人的关注,导致很多“空巢老人”的出现。身体状态的下降,缺乏应有的关心,社交圈的缩小,以及社会角色的变化,使他们的心理状态随之改变,所以他们安全感缺失,也会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
考虑到安全保护的问题,在室内设计中应注重无障碍设计、安全警报的加入,从而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老年人的娱乐休闲方式少之又少,退休后枯燥简单的生活模式可能会影响老年的心理健康,为了缓解这种不积极的情绪,我们在室内设计中可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喜好,如读书、书法、品茶,加强对书房、茶室的设计,促进与家庭和他人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提升他们的归属感。
在室内设计中,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达到充分了解,对室内空间进行改造和设计,优化室内空间的尺度和布局、加入无障碍设施、加强室内物理环境的舒适度,最大程度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4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4.1 我国目前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类型
4.1.1 同住型
这种住宅类型符合我国老年人的传统居住观念,家庭成员居住在同一空间内,有的是三代同堂,或者四代同堂,每个人有自己的起居空间,方便子女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但是对于居住成员多的家庭的来说,可能造成空间紧凑、生活不便的状况。
4.1.2 邻居型
老年人与子女住在同一小区不同单元或者不同楼层,这样子女和老人各有各自的生活空间,互不打扰,也方便子女的照顾。
4.1.3 分离型
这种住宅类型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或者分隔在城市两端。对于需要照料的老年人,做不到事事回应,久而久之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疏离[1]。
4.2 室内空间适老化设计原则
4.2.1 安全性原则
老年人对于居住空间的安全性更加依赖,除了做到基本的安全防滑措施外,如加入防火警报、煤气泄漏警报、安全求救装置,有效地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增设安全扶手、避免尖角,帮助老年人进行室内活动,增加室内的安全性能[2]。
4.2.2 适老化原则
老年人通过握、看、走、坐等动势来感知空间,这就要求居室空间要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尺度、生活作息。要对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做到合理划分和布置,充分考虑家具陈设与功能同空间之间的关系,针对空间的私密程度、功能属性、可变化条件做出灵活的功能设计。老年人的活动受到身体的限制,可能变得不灵活,另外大多数老年人居家的时间可能更长,日常的起居和家庭劳动对他们来说都会显得吃力。根据老年人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应尽量优化室内的空间布局,如减少卧室到卫生间的距离、增加夜灯,方便起夜等;开关、门把手、厨房的操作台适当降低高度;增加室内的储物空间等等。以及符合他们的不同生活状态下的生活尺度,从而方便他们的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4.2.3 智能化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智能化的元素被运用到室内设计中,针对于适老化的室内空间设计而言,我们可以加入对于室内水、电、天然气的监控警报,防止老年人因为忘记关闭带来的安全隐患。室内的智能实时监控,不仅有助于在外的子女关注父母的动向,也可以通过智能电视远程进行视频交流。考虑到大多数老人对智能设备的操作不太熟悉,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简洁直观、操作性强的界面,再加以指导,老年人熟练掌握也不再是难事。当然在室内空间适老化设计中,不应该盲目追求智能家居的使用,遵循老年人使用需求,才能真正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方便[3]。
4.2.4 预设性原则
考虑到老年人各个年龄段的生活需求,以及后期居住环境的可改造性和增加设施的灵活性,如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家具位置,灵活变换;预留管线为今后设施的使用预留空间;增加通道距离,为今后老人使用轮椅提供便利;不局限于单一的空间功能,提高可变性和延展性,增加住宅的使用周期。兼顾日后老年人生活需求,丰富空间中多种行为的可能性。
4.3 基于老年群体需求的室内空间设计策略
如今人口老龄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适老化产品以及养老建筑出现,但是对老年人的室内居住环境以及相关的公共空间的关注度还相对薄弱。受到年龄带来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变化,还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我们应当基于老年人群体需求特征,对室内居住环境做出相应的改造和设计。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老年群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前提下,还需要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4]。
4.3.1 满足老年群体生理需求的室内空间设计策略
生理需求是老年人最基本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已经习惯了自己生活的环境,潜意识里没有对居住环境要求过多的改变,对于影响他们生活的条件设施,也不会轻易提出要求。在室内设计中,应当针对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合理设计,增加生活的舒适度。
在室内设计中,光不仅能够照亮空间、营造氛围,适当的配光还可以辅助老年人的睡眠,改善他们的情绪。大多数老年人有起夜上厕所的习惯,为了防止老年人出现磕碰的情况,辅助以局部照明从而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另外光的合理搭配可以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对于客厅、卧室、卫生间采用均匀的暖色温,减少老年人的眼睛负担,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老年人的心理层面来说,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应当与光、热相协调,设计师尽量使用柔和、饱和度低的色彩,如米白色,从而缓解老人焦虑的情绪和身心压力。老年人常常因为听力受损而选择把收音机和电视开到大音量,这样的话会影响到邻居。在设计中,要提高隔墙的厚度,选择隔音效果相对好的门窗,适当地加入隔音棉等等。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出现身体不协调的情况,家具要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太高或者太矮的家具都会导致老年人起坐困难,还要注重家具的材质、尺寸、形态和功能。老年人的骨骼更加脆弱,需要晒太阳来舒缓身心。对于许多身体不便的老人,只能通过阳台来欣赏外界景色,因此阳台的设计也至关重要。阳台可以采用大落地窗和安全扶手,让阳光充分进入室内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可以设置休闲娱乐空间,如饮茶区;另外需要考虑到阳台储物空间,增加置物架便于摆放花草。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美景,增加与外界的交流机会。
4.3.2 满足老年群体安全需求的室内空间设计策略
老年人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地面的铺装选择耐磨、耐压、防滑的地砖,色彩统一简洁;水电改造期间预设监控、报警、呼叫系统,保障日常生活的安全性。室内空间避免高低差的产生,可以将阳台、厨房的推拉门更换为上滑轨推拉门或隐藏地轨式,卫生间、阳台设置的过门石处理为缓坡,防止摔倒,也便于使用轮椅的老年人通行。在卧室、卫生间等起坐有困难的地方设置扶手和防撞护角。
4.3.3 满足老年群体社交需求的室内空间设计策略
老年人也需要关爱,想要参与家庭活动。对于客厅这样一个利于家人和朋友交流的空间,既要能够满足自娱自乐也要能够满足社会交往需求,注重交往空间的文化性、多样性,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在客厅的设计中,注重营造温馨、开放的空间氛围,满足基本的会客接待功能;中式家具、复古灯具、写意书画,使空间有了文化气息;根据空间功能的划分,满足老年人观影、听音乐、看书的需求,和家人朋友能够一定的互动;家具、电器位置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考虑到老年人和儿童的安全,预留出轮椅通行空间。
4.3.4 满足老年群体尊重需求的室内空间设计策略
在对室内空间进行适老化设计中,应当充分尊重老年人以及他们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通过设计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幸福。空间要注意私密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划分,利于保护老年人的个人隐私,如卧室空间要保持私密性;另外应当给老人提供一个可以安静独处的私密空间,但是要保障老人与家庭成员的声音和视线交流,确保老人发生意外时得到及时的支援。
4.3.5 满足老年群体自我实现需求的室内空间设计策略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老人退休之后不再担任社会职务,多是居家享受老年生活。他们不甘于只是享乐,而是注重自我价值的提升,参与意识加强,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在居家环境中,老年人自己身体力行地做一些事情,获得自我肯定,并期望在精神世界得到满足,他们不甘愿被打上老年人的标签,积极尝试各种生活方式。文体娱乐空间的设计对于展现老年人才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书房可以作为老年人学习工作的区域,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书画、制作手工艺,老年生活也不再枯燥。适当地加入健身器材,满足因为天气原因或者身体条件不能外出锻炼的情况。
5 结语
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都有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在变老,在整个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为老年人口所做的准备和保障微乎其微。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对特定的生活环境有着更高需求,一个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一定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基于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室内空间设计,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质量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