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构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2021-03-31谭程李建中

西部皮革 2021年18期
关键词:解构主义解构服装设计

谭程,李建中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1 解构主义概述

何谓“解构”?单从“解构”这个词语本身出发,可以将其拆分为“解”和“构”两个单字。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到“解”字意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意为“结构、构成”。两个单字组合在一起即有“分解之后再构成”的含义[1]。解构主义是基于结构主义的,但又不同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发端于十九世纪的一种方法论,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他认为一切的行为需要在结构规范的系统下才有意义。解构主义理论是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于20 世纪60 年代批判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提出的,其核心是破环、颠覆、反传统主义、反二元对立论。解构主义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有散乱、残缺、突变、失重、超常这5 个特征。简单来说,结构主义就是经过沉淀和固化的传统,解构主义就是打破传统的藩篱,对其进行瓦解、否定和反对,然后取出隐藏在其中的基本元素,重新组合整理,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解构主义不是固定的,它只是一种解剖再造的手段,只要思潮出现了停滞和固化,就可以用解构打破僵局,获得新生。

2 解构主义设计在服装领域中的兴起和发展

20 世纪50 年代后,全球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审美也更加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服装成为了人们表现自我的重要手段,从设计理念、材料范围、风格元素、服装流派等,大大突破了对于传统服装的理解,丰富了人类的服饰文化。这个时期下服装领域呈现一片多样化繁荣的趋势。20 世纪60 年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审美意识的提高,当时带有乐观主义无拘无束的摇滚乐风靡全球,披头士的穿着打扮突破常规,以中性为主,此后这种没有性别特征的服装变成了一种潮流。20 世纪70 年代兴起于欧洲的反时装运动使人们通过穿着表达对当时充满反叛与探索的主流社会的不满,年轻人在着装上追求表现自我,对现代服装结构发起了挑战。反传统意识继续延续,这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被英国某设计师捕捉并巧妙运用,随之设计出一套套朋克风格服装,其表现在服装上的大胆和革新与叛逆反传统的思想密不可分,在这个背景下,重视个体、强调部件的服装成为人们的追求。

20 世纪80 年代,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富有哲学底蕴的设计风格探索登上了设计界舞台,这是当时的解构主义设计师不满意现代设计的单调形式以及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过分装饰化所做出的尝试,它否定了现代主义设计所强调的整体性、统一性和构成主义设计所强调的结构感,认为设计应该突出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2]。解构主义设计其实最先影响到建筑设计界,随之作为身体软建筑的服装也受到影响,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解构主义设计师,如山本耀司、三宅一生等等。1981 年,山本耀司等人参加了巴黎时装周,他们推出的“乞丐装”和“破烂式”引起巴黎时装界的轰动。他们故意在服装上留下粗糙的线脚,包括毛衣上大大小小的破洞和毛边,同时打破了传统服装的基本结构,袖子、领口、衣身都没有按照正常的人体特征进行设计。这种独特的解构主义理念深深影响了之后的服装设计师。20 世纪90年代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引领了时尚潮流,渐渐地这种打破常规的设计语言被设计师熟知并运用在创意作品时装中,它冲击了传统服装设计的创作思维,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追求,使时装文化得以被丰富。

3 解构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1 在服装结构中的应用

服装的造型以及功能决定了服装的结构。服装结构又由两部分构成:服装的外部结构和服装的内部结构。服装的外部结构即服装的廓形,简单来说就是服装进入人们视线的外部大体轮廓,地位仅次于色彩。解构主义应用于服装外部结构通常是打破固有传统服装造型,通过颠倒错位、逆向组合等手法大胆地创新改造,对其进行解构再设计,使之摒弃传统对称、形式均衡、视觉重心等设计原则而呈现全新的服装外轮廓。解构主义对于服装造型而言意在打破经典,颠覆这些墨守成规的造型框架,以人为本,更好地提出人性化的设计。同时还注重结构上的立体感、造型感、比例感,重点突出人体美学。著名品牌三宅一生经常采用无结构且松弛的风格,打破了按人体结构进行服装设计的固有模式,其肩线、腰线、臀线等位置通常不是固定的,以此构成了非常独特的外部轮廓线。服装的内部结构包括了衣领、门襟、袖子、口袋、腰节、结构线、装饰线、过肩等。通过对内部结构的夸张变形、结构错位、拼接分离、打散重组等来诠释。其中解构主义在结构线中的应用非常关键。解构主义下的省道设计造型多样,分割线也是服装内部造型的重点设计对象,它同省道一起创新了服装的内部结构。川久保玲在2010 春夏高级成衣发布会上的服装中赋予了结构线独特的设计语言。

3.2 在服装色彩中的应用

色彩作为服装的三要素之一,是最为直观的视觉传达要素,不同的色彩带来不同视觉效果的同时还会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变化。色彩的解构在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色彩的明度、纯度、彩度等通过拆分重组都会被重新赋予新的生命力。首先对色彩进行采集、过滤、提取达到对色彩分解的目的,然后通过对分解后的色彩进行有意识的重组、调整色块大小和形状、位置分配、面积比例等设计后构成新的色彩形式。具体的设计思路主要是抓取原有色彩的典型特征和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师的意图在新的设计上组合重构来传达想要表达的感觉。色彩解构设计的方向通常有两个:一是在分析色彩组织成分和构成特征的基础上保留原有色彩关系和面积比例,使主色调和原有的风格不变。二是打散色彩原有组织架构,根据设计需求重新组织再构成,使之构成新的色彩形式[3]。

3.3 在服装材料中的应用

服装材料是服装的造型物质基础,也是服装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设计师用来表现服装风格的最佳手法之一。对于解构主义服装来说,其服装材料的解构表现在对其进行面料再造,即对面料进行再次设计或材料的创新创作。其主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分解-重塑-再组合的过程。通过对服装材料的抽褶、压褶、折叠、刺绣、钉珠、粘合、拼布、拼接、悬挂、堆叠、抽丝、燃烧、钩织、编制、羊毛戳、印染等工艺来丰富肌理效果,释放材料的属性潜力,赋予服装全新的外观感受。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手段应用于服装面料的开发及制作,产出一些具有实用性的功能材料和未来科技感的材料,面料的设计手段也与时俱进,目前科技手段在面料的设计制作上常见的有数码印花、激光切割、3D 打印等,这些面料常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打破了服装设计的局限性并拓宽了思路。在常用的服用材料之外,还有非服用材料的运用,如塑料、纸张、电线、金属制品甚至电路板等突出未来感,它们也不再局限于本体,它们更加的自由,不被固有的审美思维和搭配风格左右,赋予了服装新的“个性”。荷兰某设计师于2019 春夏高定秀搭配着她拿手的3D 打印、激光切割技术创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海底奇境。

3.4 在服装图案中的应用

服装图案作为服装设计中的第四个要素,极大地装饰和丰富了服装的效果。图案解构是服装设计师根据设计目的将原有图案要素分解,保留核心元素之后再结合艺术设计手法使其他元素与之融合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解构后的图案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在混乱中追求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效果。图案之间的形态既要相互关联和呼应,也要衬托与整体造型之间的协调和主次关系[4]。解构设计中可采用夸张变形、错位拼贴、异质重组、同质变形等设计手法对图案进行二次设计[5]。通过打破图案的原始特征,结合形式美法则,改变图案的位置、形状及结构来达到创作目的,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的艺术形式。服装图案虽是装饰图案,但是可以与服装的结构产生联系,图案形式多种多样,平面的、立体的抑或是平面立体相结合的、整体的、局部的、镂空的等等。解构主义下的图案更加的灵活和自由,各种图案文化的融合带来强烈的视觉吸引力。日本某服装设计师在2018 春夏系列时装秀以“多维涂鸦”为创作主题,在夸张多变的服装廓形上出现了16 世纪艺术家Arcimboldo 的静物作品,用超现实人像、少女漫画人物、玩具和电脑游戏场景等,与粗糙的拼布、喷漆的涂鸦艺术、褶边和僵硬轮廓的红色塑料雨衣混合在一起,充满趣味。

4 结语

现代解构主义风格下的服装仍然是凸显个性,强调个体本身,在其设计中不断从民族、历史、现代、街头等各色文化中汲取精华。各国服装设计师们凭着对时尚敏锐的感知力、洞察力和捕捉力,从服装造型结构、面料材质、色彩构成、服饰图案等方向对服装设计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应用,使服装设计领域在时代的发展中永立潮头。在如今这个设计风格多元化的时代下,解构主义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创作空间,赋予了解构服装更为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时代魅力。

猜你喜欢

解构主义解构服装设计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还原
解构“剧本杀”
重塑与解构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在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