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贵州关岭苗族刺绣工艺的变迁

2021-03-31黄永兴

西部皮革 2021年9期
关键词:挑花关岭马尾

黄永兴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贵州黔南 550600)

1 关岭苗族刺绣工艺的种类概述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1.15%,有布依、苗、汉等22 个民族,而关岭苗族的源流可追溯到“九黎”“三苗”。主要支系为歪梳苗、黑苗、高裙苗、小花苗、青苗,由于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及地域环境不同,各支系的服饰刺绣纹样各具浓烈的民族特色,在刺绣的工艺技术方面,各支系工艺种类亦有区别,手法繁多并具有独特的代表性。

1.1 数纱绣

数纱绣又名“戳纱绣”,是传统最常见绣法之一,针法包含反面平挑、直线绣、反面直线绣、挑花双面绣、十字挑、反面十字绣、反面半十字绣、重叠十字挑、三重叠十字挑等几类针法。关岭县“黑苗”支系服饰纹样的刺绣工艺主要是数纱绣针法中的反面平挑和十字挑等,“反面平挑就是将布料的反面朝上来绣。”[1]。制作时根据底布的经纬横向、纵向或者斜向运针而成,所以针法为反面斜线,正面看是平行线。整个图案布局由制作者心中构思而成,对基本图案进行变化、组合,从而创作出各不相同的作品,使其具有典型代表性。

1.2 马尾绣

马尾绣为当地苗语语音“惹唉”,马尾绣与黔东南水族的马尾绣不相同,关岭苗族的马尾是精心挑选马尾中较粗的,把马尾的根部和尾梢剪掉,只保留马尾中间较匀称的部分。而且一根马尾只能缠绕成一段马尾线,故关岭苗族马尾线细腻精致。水族马尾绣所用马尾的数量约2-9 根,线缠绕马尾成一根线,在图案的表现形式上,水族马尾线则粗犷大气。

1.3 剪纸平绣

关岭苗语语音称为“银根”,“剪纸平绣亦称为‘破线绣’,即把一根丝线破成多根线。”[2]。制作前需要剪纸花做纹刺绣底纹,以平行线重复排列针法辅助完成。该工艺的特点在于突起于布面上,具有半浮雕的立体效果。贴花绣工艺又叫“布贴绣”,用棉布裁剪成花纹植物的形状,再以平针或者锁针针法绣于花型布纹表面。此工艺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的雷山县、台江县、黎平县、从江县、丹寨县、麻江县等地。

1.4 挑花绣

挑花绣工艺亦称“十字挑”,主要以“小花苗”支系为主,刺绣技法比较单一,挑花绣为主,平绣和织绣为辅。由于小花苗服饰以框架构图为基础,在经纬线底布上将彩线绣成小十字,将小十字填满底布,民间称为“十字绣”,由许多个“十字”排列均匀整齐组成图案。“针法以十字针、齐针为主。齐针则是以平行线去完成一个点,每点起针、落针相距约1 mm,相当于完成坐标纸一小格空间,由点组成线与画面。”[3]。构成几何形纹样和抽象的植物纹样。

除以上几类独具特色的刺绣工艺技术外,绣法中还穿插着滚边绣、布堆绣、打籽绣、钉线绣、亮片绣等[4]。

2 贵州关岭苗族刺绣工艺技术变迁的现状

现在的苗族刺绣,只需要用电脑控制,在电脑里输入绘画好的图片,机器则开始制作,加快了服饰的制作和生产速度,因此也由手工艺转向机器生产。调查表显示,走访关岭县内几家苗族服装店和市场,以机器为辅助进行生产。有些专门制作服装配饰,如机绣的花边纹样,花边、蕾丝、塑料珠子及化纤布料,批发供应给其他服装店。还有一些是接受私人定制和改良设计,这类是客人将自己手工刺绣好的纹样和布料,送来加工缝制。另外一种就是为了迎合市场,生产者会根据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颜色进行重新设计,设计新式服装,大量采用新型的材料,所以在市场上买来刺绣纹样和各种珠饰品材料,拼接缝制,为吸引顾客设计制作得花哨明艳,这样的服装在款式和颜色上比较新颖,比较受年轻男女的喜欢。年轻人受自身审美影响,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认识薄弱,对传统服饰制作及刺绣工艺生疏,以及制作服装的时间成本的原因,他们更愿意花钱买加工生产的成品。加上现代的缝纫机以及各种材质的布料、面纱、毛线、丝线、化纤、化学染料的出现和运用,使传统的棉麻种植、纺线、织布、刺绣、蜡染等工艺逐渐走向衰弱,传统服饰和刺绣等工艺受此影响,工艺制作变得粗糙,纹样线条失去原有的精细,材质变得粗糙。现在苗族刺绣所选择的底布是市场上流行的塑料纤维生产的十字绣底布,经纬线密度粗,挑花效果略显粗糙。如“小花苗”以前的挑花底布是自己纺织经纬线均匀的土布,制作出来的挑花比起现在十字底布的挑花显得更精致细腻。相比花五天时间完成一块刺绣,人们更愿意花几块钱获得一块现成的刺绣纹样。再者,在颜色的运用上,配色已失去原有的质朴感,化学染料颜色鲜艳明亮,使服装的颜色显得艳俗,失去手工制作的温度感。现在苗族服饰只需要在特殊的时间,如活动、婚丧、嫁娶等节日穿戴,日常生活中很少穿戴。现在只有部分年轻人喜欢手工制作的服装,四十岁以上的苗族妇女依然保持着对传统手工制作服装的热爱,她们认为穿着自己做的衣服舒服,而且自己刺绣的花纹会比较细致,配色更好看,也更象征着作为苗族女孩对于刺绣这门技艺的传承和身份的象征。正因为如此,手工刺绣纹样的服饰才显得极其珍贵,刺绣纹样的设计、造型以及构图分布,都是苗族妇女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

3 关岭苗族刺绣工艺变迁的原因

3.1 文化渗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现代文化的传播、网络信息和科技带来的影响,其思想观和价值观也在时代进步的背景下慢慢发生改变,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刺绣面临着以下危机:

首先,现代学校的教育对苗族青少年儿童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教育机构已经深入农村,每个镇、村均已开办幼儿园,年满三岁就可以开始进入学校生活,每天在学校的时间长达五个小时以上,加上功课作业繁复,根本没时间学习刺绣,也影响青少年对刺绣的认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识越来越薄弱。

其次,手机、平板、电脑等越来越普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化,伴随着各种娱乐软件被不断创新和开发,已经占据人们的生活,可以说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年轻人而言,如果去做刺绣,枯燥乏味,而且耗费时间,若要做完一件成品,至少要几个月。这种需要潜心修行的工艺制作是需要大量时间,考验手工艺者的耐心和毅力,是需要花毕生精力去完成的终身事业。显然和刺绣比起来,年轻人更喜欢花大量的时间玩手机,作为平日里打发时间的方式。如今在这种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很多的年轻人对于刺绣工艺的喜爱和传承失去兴趣,从而使得刺绣工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最后,手工艺刺绣水平的下降。在现代苗族刺绣作品中,原本内涵丰富、工艺精湛的刺绣作品已很少见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针脚粗糙、用色混乱、纹样时髦、造型现代的刺绣绣片。传统的手工刺绣费时费力,手工刺绣逐渐被机器刺绣替代,种种因素导致苗族原生态的刺绣图案越来越少。

3.2 科技发展

社会文化的变迁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态,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尤其影响着苗族传统的工艺技术。由于机器绣片的图案设计由计算机程序设定,随意将同一图形元素转换变形重复组合,编好程序后输入织花机器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制作出大批绣片。从机绣纹样中的图形排列来看,整体图案元素重复排列,而机绣图案为同一模式下织制,所以每组重复图案的造型和色彩搭配如出一辙,甚至排线的疏密关系都保持一致,缩短了绣片制作的劳动时间。因此,传统的手工织布机、绣花架工具也慢慢被现代绣花机器代替,传统刺绣工艺传承和发展受到了重大影响。与机器刺绣相比,传统工艺刺绣花费时间长,如“歪梳苗”服饰前摆绣花部分,手工刺绣完成的时间在两个月以上,而机器刺绣只需要半天或者一天即可完成,方便快捷,亦可批量生产。由此使得传统手工艺逐渐被现代化机器所代替,逐渐淡出苗族人的生活,从而走向消亡的边缘。

3.3 传统手工刺绣年龄化断层

年轻一代选择了即时尚又舒适的现代服装,在学刺绣、会刺绣的人员减少的同时穿苗装的人数也在逐渐减少。年迈的刺绣工艺娴熟的老人渐渐离开了人世,村寨中唯有少数年老的苗族妇女着民族便装。同时,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年少辍学的女孩子选择到省外去打工也不愿在家学习刺绣,疏于对传统工艺的学习,她们不再把刺绣工艺、服装制作当成自己生活中的必备技能,更多地是选择到发达地区去发展自己。受外界文化的影响对传统刺绣、服饰的概念模糊,也是导致传统工艺技术衰退的原因之一。

结语

所有的文化都会发展变化,同时也在变化中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但在当今文化多元的时代,关岭苗族刺绣工艺也受到现代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冲击。通过对关岭苗族刺绣工艺的变迁现状和原因的分析,了解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由于文化的相互渗透及网络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使他们在主动或被动间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固有认知发生变化,使得传统手工艺逐渐被现代化机器所代替,逐渐淡出人类的生活。他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最根本的是本民族要提升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重视传承民族手工艺。

猜你喜欢

挑花关岭马尾
浅析雪峰山地区花瑶挑花的历史及传承现状
羌族挑花与黄梅挑花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
古生物发现之旅——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冰雪小镇 关岭永宁滑雪场
宋水仙:巧手生花马尾绣
扎马尾
开磷为关岭县送肥保春耕
渔歌子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