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现代设计的角度谈形式与功能

2021-03-31王颖

西部皮革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秦始皇武器形式

王颖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1 东方秦始皇时期武器的功能性

秦始皇时期的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是众所周知的“奇迹”。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修建自己的德陵墓、营造阿房宫、修筑长城,以及规模宏大的兵马俑。

邵琦曾在《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有言,秦国在当时之所以能统一了天下,与秦国思想有关,是与根据现实情况来改变来国家的体制不可分开的。当时的度量衡统一和设计的提升,才使秦获得了最后的胜利[1]。

秦朝,距今2000 多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大一统的帝国,雄厚的国力让秦国可以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武器,秦人制造的武器,是按照标准化制造的,误差之小,让人难以想象。

从秦始皇时期设计的兵器的形式是以物质性为主,功能以实用性为主,形式即古代艺术中的经典性和延续性。古代设计中的经典性指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某个东西具有很大的价值性,能给后人留下很大的学习性。从而使历代在此基础上创新成新的经典。

功能性,是指武器的产生,为当时和后来的社会战争及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当时社会下,他们对于武器的制造所采用的金属等,并未意识到会造成它的积极性。

因为武器对于当时来说也只是功能美的作用为主,根据当时的秦朝社会背景,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所设计出来的器皿能呈现出它原有的价值。往往还是以作用的实用性为主。且根据资料显示,秦始皇时期的农业生产、金属冶炼武器等,都服从于功能。

在军事和农业方面,秦国成功的有许多因素。在前几个世纪中,熔炼、锻造和铸造铁器发展也尤为迅速(然而在西方,铸铁技术在公元14世纪才出现)。农民开始使用铁犁,有利于深耕和提高耕作效率,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的农业的生产。同时也为之后的朝代农耕文明打下了基础,影响了历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金属冶炼技术对于生产武器至关重要,正是利用武器,才让秦得以灭掉邻国。可见,兵器的大批量生产在秦国就已经肇始。当时的法律下,每件武器上必须刻有铭文,且监管者是丞相,故对于制造武器这一行业的足够重视。由此可了解到,金属冶炼技术不仅造福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使秦国统一了全国,还使当时的社会文明有所进步。

由此可见,在当时秦的统治下,武器制造是中国大规模生产的又一早期范例,在当时情况下,巨大的战斗力是有迹可循的。可见沙利文的观点“形式追逐功能”这点,中国古代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初步有了雏形。当时的秦始皇要统一全国,所发明的武器:弓、弩、箭在当时是先进的远射武器,所使用的武器是追逐于它的功能、功用性的。

2 古与现代思想“并行不悖”

2.1 现代设计史中的形式与功能

工业革命之后,近代年间有了现代化意识,社会不能满足思想,就出现了城市化浪潮,大众审美也发生了变化,功能决定形式的功能主义倾向成为主流。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路斯也提出了“装饰即罪恶”的原则,它主张一切要遵循功能主义化。到了20 世纪初,建筑师沙利文的理念“形式追随功能"(Form Fllows Function。这是功能论者的标志性口号。

芝加新学派诞生是一场意外,是在19 世纪70 年代。1871 年芝加哥发生了一场人火事件,最终城市的大多数建筑被毁坏,因此,在短时间能快速恢复居民的住宅区、办公楼等建筑,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钢结构的框架建筑类型的大楼就油然而生了,同样要考虑到框架建筑的结构体系对功能的要求,芝加哥新学派逐渐形成了简洁又方便快速的建筑形式风格,芝加哥学派从此就诞生了。“形式追随功能"本身正如”器以像制用样是反映当时的现况利造物设计的最初问题,此口号也同样适用于当时中国秦始皇时期的社会背景,但是其口号一日被功能主义利用就丧失了其存在的良装,并被视为过微和过时的口号。

另一位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曾言“少即是多”,它的提出并不是空谈,而是当时的环境下,功能主义更符合当下的社会大环境。也确立了“少即是多”的历史地位。密斯认为形式是不重要的,设计只有发挥出它最根本的功能。其形式也就随之而来了。

他曾在纽约的对西格拉姆大厦成为国际主义设计中运用了“密斯原则”就充分体现出功能的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涌现出许多不同的文化与派别,而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提升了大众的审美观也改变了大众的生活。而最早在设计中,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提出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体系。他也曾在他的著作中也曾提出“少就是乏味”思想理念。

此时的建筑设计风格不断改变了此前的思维,认为功能不仅仅是最重要的,也将形式的作用逐渐脱离功能的附属中,而作为独立的设计概念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下。

2.2 当功能大于形式

对于现代的视野来分析,从“物”本身的形态特征来说,不可否认,形式是服从与功能的。它是作为有用性来作为参照点。

对待功能和形式的关系上,自古哲人就给出了较合理的设计思维,即“象以载器,器以象制。

因此,在设计中,追逐功能与形式的思想并不是从西方所独有的,中国早在孔、孟时期就已经有了基本的思想。例如,墨子曾提出“先质而后文。这就是功能第一的思想观点。这一观点与“沙利文”所推崇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西方包豪斯的学者们,也遵循“少即是多,空即是整体”。

2.3 形式与功能应并行不悖

从某种意义下,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和物质与实用的统一有一定的同等性。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设计、制作中达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秦始皇时期所生产的武器,利用了其功能性。后面的学者们,将其不断发展满足社会所需。

沙利文的观点被浓缩成一句格言,即“形式追随功能”。实用性设计最主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它必须有效地执行或支持某项任务。然而,一件首饰、一尊瓷雕,或者一个装全家福的相框并无那样的特定目的。

笔者认为,现代设计追求形式上的美感,注重艺术性和社会性,但同时不能忽视功能。只有形式却丧失功能的设计同样也毫无意义。

只有功能没有形式美的设计也难以满足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需求。以实用性为特点或以重要性为特点的事物外,还有无数的产品以惊人的方式将二者相结合,它们既注重产品的功效又注重产品的表达方式。一件照明设备一方面是一件具有实用性的照明工具;另一方面,通过雕塑形式,它同时又表现出高度的个性,甚至具有独特的风格。

研究中国设计的文化有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它,可以使中国的设计风格更好的走向国际化。

从秦始皇时代雏形开始研究分析设计的变化历程,将会对整个中国设计的变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设计者的个性、思想;当时社会背景的缩影。

2.4 未来形式与功能结合的发展趋势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运用旅游参观历史文化的来放松心情的人是呈递增的形式出现,自1974 年秦始皇兵马俑首次被发掘,该馆自开放以来,接待了国内外大量游客,给予高度评价。

文创产品设计风格也不断的现代化、也受当下年轻人与学者的喜欢。文创产品在现代市场是传递文化信息的不同符号,市场上的很多产品设计渐渐融入不同地区的文化元素来吸引消费者,既能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宣传性;也能使古代的设计思维、文化源远流长。运用秦时期的地区来做一些相关农业、军事性的设计,将秦始皇陵博物馆发扬光大。

运用秦始皇陵博物馆主题设计产品,做一些带有学习性、生活性的吸引消费者,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秦始皇时期的金属冶炼技术创造的武器,应用传统元素设计现代文创产品也是必要的。所以在现代社会下的今天,古与现代是设计思维可以并行不悖的[2]。例如,秦始皇陵元素在“秦豆初开”开瓶器中的设计应用。

综上所述,在现代设计审美需求和功能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设计师要注意功能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结合,不必过于追求产品的追随关系和决定关系,而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师要多根据受众的实际需求和产生的实际问题展开设计,同时要关注受众的情感体验,为设计注入人性化因素并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秦始皇武器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秦始皇忆师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拜荆条
请放下你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