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云纱在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31侯昕志唐维

西部皮革 2021年13期
关键词:面料服装

侯昕志,唐维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最原始的缝纫方法产生于新石器文化时期,手工缝纫技术更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达到顶尖水平。缝纫概念的产生是在旧石器时期,将动物的骨头打磨成细条状,钻空后穿以动物的韧带或植物的藤茎,再将兽皮、树叶及树皮等天然材料用骨针进行拼合。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传统面料及传统手工技艺上取得的成就都是中国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大瑰宝,让华人无论在合适何地都能引以为豪。而如今中国市场上的绝大部分服用面料都不是中国特有或传统面料,它们不被了解,且发展趋势不明朗,香云纱就是其中被遗忘的一珠。因此,本文就香云纱面料在服装中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香云纱面料概述

薯莨纱、俗莨绸、云纱、响云纱都是香云纱的别称[1]。香云纱是生织的全真丝提花绞纱织物,底色深,较难染出鲜艳的颜色,大多是深色系的面料,且手感硬挺,并不丝滑,随着穿着时间的推移,黑胶逐渐脱落会使服装越来越柔软且富有独特的古朴质感。这种贵比黄金的纯天然染色丝绸曾经行销世界,如今,古老的染色工艺却只存在于顺德一隅,其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

制作香云纱的传统工艺要经过染色、晾晒、扫色、过泥、摊露五道工序。首先,需将薯莨粉碎、榨汁、沉淀、过滤、提炼后对丝绸生坯进行浸泡;其次,进行晾晒需将布匹绷直晒于草地,布匹面向草地的一面因露水的蒸腾形成的颜色较深,另一面因阳光暴晒形成的颜色较浅,则有了香云纱独特的面料特征;再次,进行扫色时利用“钉耳”将布匹固定绷直,将染液倾于布匹之上,通过扫把扫匀染液,以此往复地进行侵染扫色及晒干步骤,最终会呈现棕红色;然后,进入到过泥的程序,利用干净且富含矿物质的的珠三角特有河泥,在阴凉无光的地方进行涂抹,静置1 小时左右可清洗,便形成了一层黑胶;最后,进行摊露,在晚上将布匹置于草坪使其打上露水,在进行柔软拉幅后便可清洗晾晒,最终完成香云纱的制作。

2 香云纱在服装中的应用优势及局限性

2.1 香云纱在服装中的应用优势

香云纱具备艺术性优势。其表现在它是自然之下诞生的艺术品,天时地利人和是一匹完美香云纱形成的必要条件,使它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首先是染色的原料,第一个原料是薯莨,选用表皮发红光滑的上等薯莨,粉碎榨汁后液体呈深红色,是优质的香云纱染料。第二个原料是河泥,河泥不仅要富含多种矿物质未经污染,还受珠三角顺德、番禺一带的地域限制,因此是区域性特有产物。河泥在涂抹过程中只涂抹一面,使得涂抹的一面呈黑色,另一面呈黄褐色。其次是晒布的环境,“上靠晴天风和日丽,下靠翠绿整洁草地”完美的诠释了晾晒过程所需的外部环境。机器加热与阳光晒制让染料发挥的作用及呈现的外观状态差别明显,这是现代工业无法取代的步骤,最佳晒制时间在每年的4 到6 月及9 到11月,如遇大风或连雨天其品质都会受影响。每年每批的香云纱品质都略有差异,真正的看天吃饭,2-3 年间才会出现一批绝佳品质的香云纱布料,这是上品香云纱如此昂贵的原因。最后是晾晒的草地,草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硬度且形成一定的密度,高度在2 厘米左右最为合适,其在撑起面料的同时给予面料呼吸的空间。香云纱对环境要求极其苛刻,对人工技艺同样如此,染色时的“翻布”、晾晒时的“绷布”及“踢竹”、扫色时的固定“钉耳”、过泥时的“涂抹”、摊露时的“揉拉”等,是人与自然共同完成的杰作。我们用这样的香云纱制作出的服装,不能只将其看作是日用品,更应把它看做是艺术品去欣赏,升华其中的艺术性价值。

香云纱具备历史沿袭优势。其表现在历史长河中,它历久弥新,美丽与哀愁在它的身上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种用纯植物染料及天然染色技艺进行上色的丝绸面料[3]。明朝永乐年间香云纱就以每匹高达12 两白银的价格大量出口海外[4],在清朝时期广东更是富有“广纱甲天下”的盛名[5]。在民国时期香云纱迎来全盛时代,销售在海内外长盛不衰,这个时期是广东丝织行业的里程碑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在之后的发展中,香云纱的生产产量日益提高,工艺日渐醇熟。古老面料缝制出的服装具有独特的沉稳气质,是时间的积淀、历史的重塑,是现代面料模仿不了更无法代替的。

香云纱具备品质优势。其表现在与一般触感柔软的丝绸不同,有较为明显的纸质感,可谓轻柔而富有身骨,是中国丝绸中的绝佳上品。香云纱是少有的能够同时具备散热性及保暖性的丝织品,夏天凉爽离肤,春秋防风阻凉。制作成服装,其抗晒性、抗水洗性、速干性、透气性、抗皱性、硬挺性、抗霉性方面均表现优良,且能够除菌驱虫。其质地轻薄,肤感良好,并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更加柔软和亮泽,是丝织品服装爱好者的首选。

2.2 香云纱在服装中的应用局限性

香云纱在服装中的应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加工工艺上。香云纱几经沉浮走到今天,走过鼎盛,走过低谷,渐渐被人遗忘,古老生产工艺的继承人越来越少,渐有没落的迹象。香云纱的加工工艺步骤是十分繁琐的,且相当消耗时间与人力,产量低下,因此现在市面上香云纱的价格在人民币100 左右一米,一匹布的价格高达2000 元左右,如再制成服装价格更是昂贵。香云纱引以为豪的全手工、机器无法替代的加工方式成为了如今限制其发展的最大因素。香云纱是严苛的外部环境与精细的内部工艺结合诞生的产物,每年只有六个月适合制作香云纱,需要存放几年才能拥有上好的品质进行售卖,在如今这个快速消费、机器大生产的时代完全进入不了年轻主力群体的市场。香云纱在制作生产工艺及存放时间上的限制让其价格居高不下,在服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香云纱在服装中的应用局限性还表现在应用范围方面。现阶段市场上只有旗袍会采用香云纱面料,而旗袍的消费群很狭窄,如今商家更愿意用新型面料制作旗袍,成本低,易被市场接受。从旗袍外观效果来看,香云纱表面富有漆状光泽,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从耐磨性来看,揉搓后容易脱落,形成斑驳的效果;从洗涤来看,只宜用清水浸洗,洗衣液等化学物质会损害其质地;从耐汗渍性上来看,吸汗后需及时洗清,否则易生白色汗渍,打理起来相当费事。

3 香云纱在服装中的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香云纱的发展,其可以满足服装现代化的需求,能够顺畅地进入大众服装市场及服装配饰市场。在服装中,首先可以更换不同底色的原始绸缎,得到丰富的香云纱色系,除褐红和乌黑两个传统色外,黄色、紫色、粉红色已经能够生产出来;其次可以将印花的绸缎代替白绸进行染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最后可以运用不同的剪裁技术,与其他面料混搭,或融合刺绣手段呈现出多样的面料效果。在配饰中,香云纱不需要与人体直接接触且用料较少,能够解决香云纱不耐磨、不耐汗渍及成本高等弊端。香云纱应用在服装或配饰中除颜色及花纹的变化外,还在肌理上能够呈现出水洗及褶皱的效果。因此,香云纱不会止步于人们传统意识中的形态,将发展出更多的新型面料投入到服装及配饰的制作中。

香云纱服饰是历久出上品、严苛筛精品、积淀就大成,应该走小众高端路线,培养固定的消费群体。香云纱面料代表了中国低调含蓄的审美观,是水墨画中画家笔下刚健沉稳的笔触,每一批次的布料都具有唯一的纹理结构。香云纱呈现出的是千姿百态的形式及独特的性格,让每一件制作出的服装都具有绘画感,因此从审美上香云纱会对消费群体进行筛选,这个特征决定了其小众化的接受范围。香云纱的成本高昂,如用工业化原料代替植物染料,用工业化生产代替人工技艺,能够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但也丧失了香云纱的本质。香云纱的特点是自己独一无二的代名词,这个特征决定了其小众化的消费范围。

香云纱服装具有良好的研究意义、研究价值及留存价值,能够在国际舞台中展现中国软实力。香云纱呈现出的外观特征及背后看不见的手工技术都是中国传统精湛技艺的代表,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明政府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技艺的保护。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香云纱的发展便能稳步前行。香云纱服饰代表的不只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水平,更能代表中国这个文明大国的文化自信及深厚的软实力。香云纱作为中国顶级的丝织物,不仅在外貌上呈现出独特的气质,在功能上也完全不亚于现代科技产物下的功能性面料,其对人体皮肤有保护作用,富含多种氨基酸,对皮肤敏感人群更是友好,俗称“软黄金”。香云纱服装具备的意义及价值是非常深厚的,在一匹丝绸背后寄托的是整个民族的骄傲,是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国软实力的最好礼物。

4 结语

随着历史巨轮的推进、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不会再生活在古建筑中,但它是一个国家、名族、乃至人类社会的根基,人类社会无法抛弃根基去谈发展。人们鲜用以前的东西,却从不忘怀走过的路,制作香云纱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当今社会应该继承和发展的,重视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产物将是香云纱服装发展的重点方向。我们需要对香云纱在服装应用中的艺术性优势、历史沿袭优势、品质优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将这个古老中国面料制作的服装重新推向大众视野及世界舞台。虽然存在加工工艺、应用范围、价格等方面的局限性,但其在文化、现代化及高端路线上有很好的发展势头。

猜你喜欢

面料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男装流行面料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道具服装
设计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男装流行面料
PV展面料趋势浪漫启幕
热销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