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的墨韵表现
——以水墨动画为例

2021-03-31王潇莎

西部皮革 2021年8期
关键词:墨韵墨色水墨画

王潇莎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在中华民族蔓延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完整的绘画体系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中国绘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水墨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独树一帜,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和审美观,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成熟性标志,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水墨画是在白色的纸或绢上用墨创作的没有绚烂色彩的“黑白世界”,它并不是完全没有颜色,而是用不同的墨色或少量色彩来表现画家一种精神世界,是一种绘画形式。在中国水墨画的基础上研究而成的水墨动画是中国早期动画的代表,它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以传统中国画大师水墨作品为原型并遵循其艺术风格、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内涵的艺术动画。水墨动画既体现了水墨交融的意趣与审美又自带动画的生动性与叙事性,将水墨画与动画片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走出了我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之路,为丰富世界动画片种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文化研究价值。

1 墨韵的定义

对中国水墨画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水墨画看似简单的寥寥数笔却浸润着华夏民族颐养千年的哲学精神和独特的审美观念,道出了中国人世代承袭的对于天地间“浑元”之气的追逐。水墨画的代表人物王维曾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在对水墨画表述时我们常言“意随笔行”,这四字中虽然没有“墨”,但其表达意思中的物质就是“墨”,精神表达就是“韵”。而“墨韵”蕴含情趣与韵味,就是在技法和方法的融会贯通中体现的一种绘画境界,它在于笔墨运行渲染之间,在于黑与白的视觉逻辑相互转换之间。

墨是水墨画的关键词,是看得见的物质,它和色彩相对,既是黑色又不是黑色,老庄哲学思想倡导以水墨代替色彩来表现对象,这一思想促成了“以墨赋彩”的艺术表现手法。它由于水分的不同有着焦、浓、重、淡、清、白六彩,所能表现的内涵十分丰富。常见大自然中的花为红、树为绿,但在水墨画中,可以通过画家与观者的内心来感应作品中的一景一物,这里的花和树被用以或浓或淡的水墨形式来表现,反而比用色更传神。水墨形态的运用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辩证的思维方式。阴阳互转互生的辩证关系,是水墨发展、运用的思维基础,因此在传统绘画中,通过水分的多少来决定画面墨色的干湿、浓淡、虚实、黑白等规则,要求水与墨在辩证中追求和谐与统一,产生不同的墨韵效果。如何把这些奇妙的墨韵效果运用到中国动画当中,我们接下来就看看它在水墨动画片中具体的表现方式。

2 墨韵在水墨动画片中的表现

我国动画创作在运用水墨画时,充分突出了其水墨特点,水分与墨色晕染效果虚实相间、空灵优雅,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不再用以前动画电影史上固定的“单线平涂”制作方法,中国水墨动画家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先后创作出《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和《山水情》四部中国水墨动画片代表作,曾多次获得世界上多个国家的权威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成为中国水墨动画“中国学派”的典型之作。

2.1 《小蝌蚪找妈妈》

上海美术制片厂在1961年创作出了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动画原型取材于齐白石的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白石先生的画用笔生动简练、运用水墨意象造型,看似寥寥几笔却把小蝌蚪形态勾勒得活泼生动,朴实又自带童趣,充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味,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随着片头一本中国画册徐徐打开,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地道的水墨画,画中荷塘点染景致分外清晰,满荧幕代表着水的留白画面里,一群可爱有着浓黑墨色的小蝌蚪正游来游去地找妈妈。墨点状的小蝌蚪看不到诸如眼睛类传达感情的器官,却能通过改变尾部的运动频率来传达情感。譬如它们见到金鱼等小动物时频繁摆动着小尾巴来表示找到妈妈的喜悦之情,以及被告知不是妈妈时慢慢移动的小尾巴表现出犹豫、失落之感,一快一慢的动态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画水墨画中笔墨的表现方式,这时的客观物象,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虽然整部动画片剧情简单且略显幼稚,但是它别具一格的画面和独特的水墨画韵却使观者眼前一亮。不论是静谧的荷塘还是欢快甩着尾巴的小蝌蚪,不论是金鱼、鲶鱼、螃蟹、乌龟,还是青蛙妈妈、虾公公等,每一个形象通过动静的对比、不同墨色的变化都显得那么生动传神。特别是浓淡相间的金鱼游动的那段画面,伴着悠扬的民族乐,金鱼姿态如羞答答的少女般优雅,缓缓地进入画面,轻摇裙摆似的鱼尾如细纱随风飘摇,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诗画般美轮美奂的水墨意境。

2.2 《牧笛》

两年后由特伟和钱家骏编导,吸收山水大家李可染的风格并凝聚了众多艺术家心血的水墨动画片《牧笛》诞生了。《牧笛》以牧童寻牛为明线、以笛声为暗线,用水墨形式描绘了片幕、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牧童睡着丢牛、梦里吹笛寻牛、梦醒笛声引牛归等画面,在动画片中处处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影片的背景设计是由画家方济众先生绘制,开篇展示《牧笛》片名后,就采用动画移镜头的表现方式,似给观者向左徐徐打开一幅水墨画长卷,一列列的演职员名字彷佛是书写在水墨长卷上的字,随着水墨画卷的移动逐一显现。这种方式让观众欣赏水墨画的同时还能对制作动画的团队有所了解,加上随着悠扬的笛声将镜头推近到树林和堤岸,观众仿佛进入了动画中的水墨世界,置身布满春意的树林,感受墨彩的氛围。整个场景的绘画风格与李可染的牧童、水牛非常和谐,水与墨相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画面效果。

片中那棵牧童睡觉的大树、层峦叠起的山峰、茂密苍翠的竹林等都用焦、浓、种、淡、清五种墨色表现不同前后虚实关系,且多用积墨法与破墨法,这些深浅不同的墨韵、笔墨融合的层次变化颇丰,水墨韵味十足,堪称一绝。加上画中牧童吹笛、山涧戏水、摇曳的竹枝等传递出细腻含蓄的感情,都能通过水墨画面直接表现浓浓中国情调。再来看片中牧童水中骑牛的一景,水与墨的巧妙运用渲染了牧童的皮肤丰润有弹性,用浓黑有力的笔墨渲染的牛精神饱满,在水中只画了看得到的牛上半身形状结构,下半截留白却让观众感受到水的存在,体会南方水乡惬意的生活,这就是水墨动画的高境界。最后看牧童回村的画面,只见他斜坐于牛背上,悠闲自得地吹着心爱的短笛,身下的水牛正和着笛声缓缓地跺着回村的小步,水田里倒映着他们的身影,渐渐地与景物融为一体,消失于田间深处。这一笔一墨的情境增加了影片的抒情性,体现了诗意的境界,让人不禁联想起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完美诠释“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句所带来的画面感,饱含浓郁的民族气质与东方神韵。

2.3 《鹿铃》

1982年的《鹿铃》是一部根据“白鹿洞书院”流传的美丽传说改编而成的水墨动画,也是借景抒情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画面效果清新淡雅,先后获过多项国内外大奖。艺术大师傅抱石曾说过:“中国水墨画之境界在于能将事物之‘动’绘制出,使画面静中显动”,加上水墨动画片经过计算机制作后还需保持画面自然、“气韵生动”,要做到这种境界绝非易事,只能通过画面墨彩传达出的韵味来抒情。比如我们可见在《鹿铃》水与墨的交融中,泼墨写山,浓墨皴树,淡墨晕染点树叶,铺彩成鸟儿,自然留白出小溪流,绘制一幅春意盎然之景,画面直抒心意体现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再以浓墨和重墨区分小鹿的父母,小鹿则以赭墨代之,可见,不同的墨色在这里不仅可以区分性别还可以表现年龄的大小。这些以挥洒自如地用笔结合为媒介,将水墨相融的韵味表现出来,使画面形象更为生动。加上小鹿喝水、在山间奔跑等片段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的完美感受,把墨韵在山水动画之“境界”:物境、情境、意境刻画得入木三分,给观众无限的想象,回味无穷。

2.4 《山水情》

水墨动画中获奖最多的影片,公认为至今无人超越的典范代表作是1988年拍摄的《山水情》,其画风清淡、幽远,具有诗一样的气质,是中国动画片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明代王夫之语:“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画家在创作《山水情》过程中,笔墨挥洒间宣泄出个人的豪情快感和浪漫诗意,让人完全陶醉在水墨制成的山水之间。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师徒过河场景中,大量自由挥洒、拂扫的泼墨而成的山成石,它们或浓或淡隐其形状,或泼洒成水涧瀑布,墨色层次变幻丰富,墨韵之间沉浮的光影,使得画面一派“惊涛拍岸,乱石穿空”的激昂景致。然后以精湛的动画技巧表现出来,配以瑟瑟的古琴声,让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景一览无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天人合一的境界。影片表现师徒分离的高潮画面中,更是邀请了国画家现场作画,并把作画的过程一一拍摄下来,最后再与动画镜头合成。

整部影片先进行背景拍摄,后期合成逐帧拍摄的动画镜头,用来体现原作变化多端的墨色带来的丰富水墨层次感,以便更好把控、完美展现整幅作品的墨彩墨韵,这是对老式水墨动画逐格拍摄的一种创新手法。艺术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且高于自然,墨韵的产生在于笔墨运行渲染之间,在于黑与白的视觉逻辑相互转换之间,代表了人的精神及人对天地万物的体悟。正是这种处理,把《山水情》所特有的墨韵清晰再现于荧幕,成为了最能代表中国艺术特征的作品。

2.5 当今的水墨动画片

21世纪的水墨动画片,随着数字化与信息技术的进步、观念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复杂的信息已经可以提炼成有用数据,进行水墨动画制作。水墨动画初期那种一帧帧、耗时耗力地绘制原画后再生成动画的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CG软件技术(Computer Graphics)制作出的数字化水墨动画。它可以用控制键调整画笔及笔触大小,绘制出理想的自然水墨晕染效果。如《神笔马良》中的泼墨仙人就是引用梁楷著名的《泼墨仙人图》中的人物造型,这是中国写意人物水墨设计的数字化实现。再如数字化水墨动画《桃花源记》,采用三维软件制作模型,设置参数并通过空间摄像机“推拉摇移”加强景深来表现水墨场景,不同墨色的变化使其画面更具逼真,体现出别样的墨韵美。不论是逐帧绘制出来的水墨动画作品,还是数字化水墨动画,都基于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美学原理,以体现笔墨韵味为宗旨,无形中也是对中国水墨画的一种传承与创新。

结语

在世界各地动画的交流中,中华文化已经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水墨动画跨越了各种界限,展示出了其独有的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民族特色,获得了辉煌的成就。水墨动画中运用烘、染、泼、积等水墨画墨法为动画画面增添了水墨效果,创造了含蓄内敛、富有诗意的韵味,水墨氤氲的画面用这种独特的水墨形式就能表现出一种心境,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笔墨应当随时代产生新变化,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宝藏,为我国水墨动画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我们应当扎根于传统水墨动画的墨韵,结合现代的数字化技术,再次创造强有力的“新水墨动画”。

猜你喜欢

墨韵墨色水墨画
墨韵书香
牡 丹 (水墨画)
墨韵书香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墨韵书香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墨韵书香
安静的水墨画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