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山壁画的文化传播路径探赜

2021-03-31韩耀华

西部皮革 2021年8期
关键词:花山先民壮族

韩耀华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花山壁画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古代岩画,作为广西民族文化形象之一,承载着广西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肩负着提升广西文化形象的特殊使命。作为广西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著名的文化符号,加强花山壁画的文化传播路径建设,对于唤起民族集体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心具有重要意义。

1 花山壁画的多元文化内涵

不论从花山壁画的图像造型来观察,还是从它的族属、年代来分析,花山壁画都不同于普通的绘画艺术,蕴含着独特多元的文化内涵。其多元文化内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蹲式人形折射壮族先民强烈的蛙神信仰和等级意识;二是巨大画幅蕴含原始社会的繁荣进步与先民强烈的宗教需求;三是壁画选址反映先民的宇宙观及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1.1 蹲式人形折射壮族先民强烈的蛙神信仰和等级意识

花山壁画气势磅礴、造型古朴,其造型皆为双手上举,双腿半蹲姿势的立蛙式形象,这是一种典型的蹲式人形符号,这样的舞蹈动作与形象,与壮族先民的稻作经济有关。在没有任何医药卫生保健的原始社会里,人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并且随着战争的增多,为了部落或氏族的发展和强大,追求氏族的人丁兴旺就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在自然界中,青蛙为常见的两栖动物,繁殖能力旺盛,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青蛙的鸣叫与雨水有关。所以,蛙神被古代壮族祖先奉为民族守护神。

蹲式人形是壁画中最为基础的原型符号,其主要有正身人像和侧身人像之分。一般认为,正身人像属于权贵、巫师或祭司等身份较高的人,而侧身人像属于身份普通的群众,壮族先民以正身和侧身来区分身份高低,说明已有了社会等级意识。仔细观察壁画中的正身人像,在蹲式人形的基础上各有区别,再细分的话,还应该有若干种类型,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身上没有任何饰物和配饰的正身人像,二是有环首刀或长剑配件以及头饰的正面人像,三是有各种隆重头饰、武器配件、铜鼓及祭犬的正身人像。可以看出,装饰物和佩饰的不断增加,人物的身份地位也就越来越高。其次,处于各组图中心位置的高大正身人物形象比其他正身和侧身人像都高大数十倍,其体型醒目突显,给人崇高威严之感,除了头饰及配饰外,身旁还有铜鼓、狗等形象。铜鼓在骆越部族中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所以处于中心位置的高大人物为级别最高的首领或祭司。这些符号图案的出现,反映出壮族先民骆越族人的社会等级划分得更为明确,由此可说明,这个部族已经拥有了等级分明的社会制度。

1.2 巨大画幅蕴含原始社会的繁荣进步与先民强烈的宗教需求

花山壁画气势磅礴的场面和粗犷古朴的线条,显示了壮族曾经的辉煌。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骆越社会经济已经有了空前的发展,这归功于稻作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铁制工具在耕作中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牛耕的推广使用,提高了作物产量;三是引水灌溉方法的使用,满足了禾苗生长的需要。所以,壮族先民制作巨幅壁画时,已经有足够的人力、财力与能力支撑,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进步。

在崖壁上制作如此巨大的图画,显然是一项高难度的作业,不仅有画师的人身安全问题,还有在如此大的崖壁上作画,衡量合适的比例与构图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壮族先民制作如此巨大的图画,显然不是随意而为,一定是出于神圣的目的,隐藏着强烈而迫切的宗教情绪。首先,从颜色上看,均采用单一的红色绘制,古人类一直有“尚红”习俗,红色是生命的象征,还意味着神圣的力量,用充满神力的红色描绘,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其次,从内容上看,壁画所反映的隆重祭祀仪式,群体拟蛙舞蹈形象,也是宗教信仰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壮族先民强烈的宗教需求。

1.3 壁画选址反映先民的宇宙观及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壁画点的选择显示出壮族先民对社会与自然的理解,更显示出他们的宇宙观及生态理念。“三界”观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原始哲学思想。壮族神话《天地分家》中说到,从前没有天地之分,天地是一个像三黄蛋一样旋转着的球体,最后爆裂分成三片,分别成为天空、河海和大地,从此天、地、水“三界”则成了壮族先民世代认同的宇宙观。那么左江花山壁画为什么要选择在临江的高山崖壁上绘制呢?首先,崖壁处于“三界”的中界,古代壮族的宗教观念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只要借助一定的媒介与仪式,可实现灵魂间的沟通与交流。先民认为,花山崖壁高耸入云,并且连接着江水。所以,选择在江边的崖壁上绘制,符合先民的宇宙观。

花山壁画的选址还体现了壮族先民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念,基于万物有灵的生态观,壮族先民选择在天然崖壁上绘制,而没有去改造自然,体现了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以沟通三界的崖壁为载体,绘之祭祀图像,达到天人相通,天人相和的生态目的。画中的蹲式人形,双手上举作跳跃状,是一种奋发向上的意象,是他们所希望的动植物的生长状态,通过他们的引领,使动植物更好地生长,同时祈求神的保佑,体现了天人相通、天人相合的生态理念。

2 花山壁画的文化传播价值

花山壁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不仅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广西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传播价值。花山壁画的文化传播价值主要体现在:花山壁画是壮族文化的起源;花山壁画是广西文化产业的大品牌;花山壁画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

2.1 花山壁画是壮族文化的起源

花山壁画是壮族文化的起源,根据花山壁画的规模和壁画所呈现的器物特征及表现形式,结合民间传说和碳十四年代测定法,可以推断出花山壁画的年代应是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联系壮族文化的史料记载可知,两千多年前,花山壁画遗址即明江流域,居住着壮族先民骆越人。花山壁画画面上除了为数最多的蹲式人形外,还有刀剑、铜鼓、鸟兽等,数量众多,形象丰富,据统计花山壁画画面有图像一千八百多个。这些图像反映了先民的生产活动、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所以说,这些生动的图像为后人形象地解读了古代骆越民族。例如画面上的铜鼓图像,反映了壮族先民以铜鼓作为祭祀器物的习俗,壮族的铜鼓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日,自古就有“铜鼓赛江神”之说,中外铜鼓学者一致认为,铜鼓文化与骆越族的宗教祭祀有密切关系。在远古时代,壮族先民把铜鼓视为“灵物”,用以祭祀,以求风调雨顺,人畜安宁,可见铜鼓与骆越族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再如,画面上有众多狗图像,说明历史上盛行狗祭,今天,在广西部分地区依旧有狗祭的迷信习俗。在壮族人民的观念中,狗不仅是一种动物,还是人类的保护神,因为它有特别的嗅觉,可以察觉到人类察觉不到的鬼神和怪物,以此来保护人,所以,壮族先民把狗奉为镇邪驱鬼的灵物。

两千多年前,壮族先民没有文字,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花山壁画以图像的形式很好地记录了壮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所以说,花山壁画是壮族文化的起源。花山壁画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解读了当时古代壮族先民骆越人的文化习俗,古代骆越民族的文化记载又演绎扩展了壁画的内容,两者互为借鉴和补充,为后人研究壮族文化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2.2 花山壁画是广西文化产业的大品牌

艺术源于实践,花山壁画展现了壮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是广西土著文化的见证,所以,花山壁画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是广西文化产业的大品牌。2016年,花山壁画申遗成功,从此掀起了花山壁画的研究创作热潮,例如周氏兄弟,以花山壁画为题材创作壁画和油画作品,作为土生土长的广西人,他们的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情感,再现了古代壮族的文明史。新颖豪放的创作手法,独特的绘画语言,既有对原始图式的继承,又有现代审美的创新,成功地从花山走向世界。随着人们越来越熟知花山壁画,除了以花山壁画为题材创作的各类艺术作品外,以花山壁画为元素的各种商品也是琳琅满目,并在市场上畅销,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花山壁画已逐渐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大品牌,对花山壁画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自觉打造广西花山的文化品牌,对于提升广西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3 花山壁画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当今世界呈现多元、开放的世界格局。2016年,花山壁画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也促使花山壁画从古老走向现代,从田野山川走向国际视野。左江花山壁画以其边境线上的跨国风情、穿越千年的神秘色彩、强烈的精神追求为广西增添独特的光辉。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地理区位具有世界性的特点,广西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连、习俗相似、语言相近,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在推进经贸合作共赢的同时,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更具优势。花山壁画作为广西具有唯一性、原生性、不可复制性的标识文化,肩负着提升广西文化形象的特殊使命。

2.4 花山壁画的文化传播路径

探究花山壁画的文化传播路径对促进广西各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加深中国与东盟各民族的友好情谊,推动广西对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花山壁画的文化传播路径可通过以下三方面实现:一是举办民俗节庆活动,传播本土文化;二是建设花山文化品牌,传承壮族文化;三是发展旅游业,促进文化交流。

2.5 举办民俗节庆活动,传播本土文化

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月三”作为广西的法定节假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广西的“壮族三月三”是广西范围最广、参与度最高的传统民间节日,据统计,广西各地共有2700多万人欢度“壮族三月三”节日,可见其影响之大。所以,将花山文化融入民俗节庆中必将产生很好的文化传播效果。广西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宁明的“三月三骆越根祖文化节”就是“壮族三月三”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国际性是其一大特色。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每年的“三月三骆越根祖文化节”,当地各族同胞与来自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骆越后裔齐聚一堂,欢度节日。

依托较有影响力的传统民间节日,可以使花山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与发扬。以群众性为主要特征的“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对于研究我国南方与东南亚的民族与民俗关系以及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了使花山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播与弘扬,可以举办“三月三花山文化节”,通过节庆的纪念仪式和体验式参与,使民众切身体会到神秘古朴的花山文化,激起人们的探索兴趣,使花山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被赋予更强烈的民族团结意义,唤起集体记忆,从而更加有力地凝聚民心,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

2.6 建设花山文化品牌,传承壮族文化

当今世界,是文化制胜的时代,打造文化品牌,是凝聚文化力、彰显文化力的重要举措。花山壁画作为广西的文化品牌,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独占性、神秘性和不可替代性,更能形成持久的、长效的文化效益和产业效益。花山壁画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国际性的地理区位,为建设花山文化品牌提供了思路,花山壁画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和重要的政治经济价值,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价值分量,在做好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努力打造一流的花山文化品牌。

花山壁画是壮族人民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共同财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花山文化遗产很好地传承下去。建设花山文化品牌,首先要做好扎实的文化奠基工作,营造花山文化氛围,向当地民众科普花山文化,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使其形成自觉保护与弘扬文化遗产的心理契约和社会共识。其次,要加强文化基础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可通过建设展览馆、文化馆、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形成花山文化研究基地,使文化活动有所依托、有所承载。最后,应加强对花山文化的保护与宣传力度,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花山壁画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做好文化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密切关注和研究花山壁画的生存状况,研究保护和开发的科学办法。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花山壁画的文化价值和保护传承的重要性,使民众自觉自发地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

2.7 发展旅游业,促进文化交流

加强花山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度,可利用独具优势的地理位置和政治文化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把花山壁画所在地打造成文化圣地。广西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为花山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带来契机,在广西与东盟各国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与挖掘花山文化的国际性内涵,有利于让花山壁画更好地走出中国,走进东盟,走向世界。我们应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召开的时机,通过对花山文化的宣传,吸引国内外游客到广西宁明的花山壁画遗址观赏游览。花山文化自身的国际性使其具有天然的文化亲和力和民族凝聚力。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花山壁画鲜为人知,也忽视了与东南亚间的历史渊源。所以必须重塑花山壁画遗址的文化圣地属性,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举办祭祖、朝拜的仪式,吸引东南亚人民前来寻根、溯源,使花山壁画走进东南亚各族人民心里。通过发展旅游业,让宁明花山成为东南亚古骆越人后裔的朝拜之地和中国南部的艺术文化圣地,从而促进各民族、各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花山壁画蕴含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价值,探索其文化传播路径,将花山壁画打造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国际性文化。花山文化的有效传播对维系民族文化血脉、增强民族团结、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家的友好往来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花山先民壮族
“五花山”的由来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题花山寺壁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花山恋
花山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