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研究

2021-03-31

居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

赵 越

(唐山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

1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范围的不断壮大,绿色生态城区在我国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广泛普及,对于绿色生态城区的科学性、系统性体系构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现阶段新兴的城市化发展理念,是指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让城市具备海绵一样的特性。比如,吸水、蓄水和排水等,能够最大限度的在城市环境发生变化时提升城市的适应能力与反应能力,将外界环境对自身的建设发展影响降到最低点,不断强化城市的弹性。这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城市的经济增长,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城市的绿色生态发展,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水平,发挥出城市绿地建设、道路规划和水循环建设等对雨水等自然生态的吸纳、蓄渗与缓释作用,在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方面彰显着尤为显著的效果。因此,现阶段城市面临的难题就是应该如何科学、高效的进行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分析与研究力度,有效促进我国城市区域发展与建设规划水平[1]。

2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

2.1 明确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向

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多个领域,在进行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雨水与排水等自然人文特征因素,综合水资源利用以及水体环境的生态保护等进行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方向明确,从城市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统筹、经济效益和目标导向等多个方面出发有效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与原则。现阶段,绿色生态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需要借助于海绵的独特性质,将城市建设中的道路绿化、公园绿地和河流水系等对雨水的渗水、蓄水、净水用水与排水等多元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有效减少城市开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现存的自然水温生态以及水系造成的破坏与影响,将“慢排缓释”与“源头分散”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理念深入到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的方方面面,有效推行低影响开发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另外,基于“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自然环境的海绵城市绿色生态建设总结了更多借助于自然力量与绿色生态优先措施进行排水的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城市水循环来确保海绵城市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

2.2 注重宣传与交流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其建设规划实质上就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多方面社会力量进行协调配合,共同参与完成规划建设。为了有效提升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的建设质量与效率,相关部门要积极响应社会各阶层人士积极参与进来。首先,加大对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的宣传力度,通过自媒体宣传、报纸刊登和电视报道等多种样式的网络与非网络媒介进行传播与宣传,有效将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价值意义与相关的绿色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内容知识传达给社会大众,做到“全民渗透、全民参与”;其次,积极组织各类基层知识问答与参与交流活动。吸引人民群众的关注,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了解城市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内容的热情与主动性,向人民大众普及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理念。利用生态、景观和城市规划等功能,构建具备稳定性、安全性与活力性的海绵城市格局着力发挥城市中自然水系、道路以及绿地等对雨水的吸纳、渗透以及存积与净化等多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有效减轻城市的排水负担,增强城市市政排水设施的抗雨灾害能力,促进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让群众更加深入的了解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城市水文灾害、内涝、优化城市水环境、补充地下水、涵养水源和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教育与普及知识,能够让社会大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内涵价值有深刻的理解,有效增强人们的绿色生态意识与海绵精神,为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大家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最大拥护者,进一步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全民化[3]。

2.3 科学合理的设计城市的规模与功能区

与传统的常规化城市规划建设相比较,绿色生态城区的海绵城市用地规划更具规范性与科学性,重点表现在城市规划与绿地系统设计等方面,有效保证城市的各项功能发挥。通常情况下,再对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实施划分时,需要依据城市用地的主要功能对其展开规模式划分,主要包括的类型有城市居住区、公共建设区、弹性区、道路广场区、工业园区、市政区和绿地建设区等。在此环节中,不仅要将城市的区域划分与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有效融合,还需要注重对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在绿地建设环节中,利用雨水资源能够有效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推动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凸显城区建设规划格局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有效保证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整体设计质量,最大程度的强化绿色生态建设的实际应用价值。另外,在绿色生态城区的功能与规模划分中,应当确保公共建筑用地与城市居民用地的分离,并且保证城市居住用地和公共建筑用地达到城市总用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以期实现对城区建设规划的整体性与科学规范性,推动绿色生态城区的现代化规划建设。

2.4 强化科技引领,加大城市建设的创新投入

社会新形势下,现代化城市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改造与建设,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平衡稳定。现阶段,绿色生态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中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和透水路面等多种海绵化工程对于科学技术水平有着高标准的要求。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城市总体生态环境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创新投入,有效提升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增强海绵城市的改进力度。首先,要加大对创新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强化培训,实时了解各地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的新动态;其次,要加大对创新工作的资金支持,创新资料、材料和专项技术研发等经费支出要及时供给,有效保证城市创新产品的质量[4]。

3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在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与发展进程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调节城市内涝的效果,减轻城市的排水负担,有效完善城市地表生态水系环境,还能够有效满足绿色生态城市的实际发展需求,对优化城市水资源整合协调与统筹再利用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进一步完善与服务民生,推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规划设计作品
规划设计作品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